分享

【文史知识】夸父逐日

 悟性就在脚下 2017-10-31

 

 

大荒之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这里有一个人,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黄色蛇,手上握着两条黄色蛇,名叫夸(kuā)父。

夸父是炎帝的第六代子孙“共工”的重孙,也是土地之神“后土”的孙子,他所建立的“夸父国”,也叫“博父国”。

夸父国附近有“拘瘿(yǐng)国”,也叫“利瘿国”,那里的人常用一只手托着脖颈上的大肉瘤;这里的黄河岸边,生长着一种长达一千里的“寻木”之树。夸父国东面有“跂踵(qǐ zhǒng)国”,也叫“反踵国”,那里的人都身材高大,脚也非常大,脚是反转长的,走路时脚跟不着地。夸父国西边的“禹所积石山”,是黄河流入的地方。再往西去,在北海之外、海水环绕的孤岛之上还有“聂耳国”,能看到出入海水的各种怪物,那里的人使唤着两只花斑大虎,耳朵一直拖到胸前,行走的时候,用双手托着自己的大耳朵。

夸父是巨人,所以夸父国里都是巨人,可以长到一般人身高的两倍。

关于夸父之死,有两种说法。

一是夸父帮助蚩尤打仗,参加了涿鹿之战,结果应龙在杀死了蚩尤之后,又杀死夸父,才神力耗尽而不能上天。

但更多的说法是:夸父因“逐日”而死。

夸父的个子很高、腿也很长,尤其善于奔跑。有一天,夸父立下宏图大志,一定要与太阳进行赛跑,看看自己奔跑的速度是否可以赶得上太阳。

【文史知识】夸父逐日

这天一早,他随着太阳升起而出发,跟着太阳反射在地上的影子奔跑,由大荒之东起跑,从早晨追到了中午,又从中午追到了傍晚,一直跑到了“禺谷”才追上了太阳。

禺谷也叫“虞渊”,位于大荒之西,是太阳每天都要落入休息的地方。神人“竖亥”曾经用脚步进行测量,大荒从东到西,那可是 “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的巨大直线距离啊!

这场比赛看起来双方的距离是一样的,但神鸟“三足乌”载着太阳在天上飞行,而夸父只能在陆地上紧紧跟着太阳的影子一步一步的奔跑。这场比赛究竟是否公平?谁也搞不清楚,但这就是夸父非常了不起的志向。

这么远的距离,夸父居然和太阳一样,仅仅只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而且还他曾经追上了太阳!

禺谷虽然到了,可是只要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这场田径比赛的游戏就还没有结束,夸父就必须继续快跑。只有到了太阳完全落山的那一时刻,夸父如果跑在了太阳前面,那他才算是胜利了。

跑着跑着,迅速冲刺、决一胜负关键时刻到了,万万没想到,夸父突然口渴难忍,只好暂时离开禺谷,去到处找水喝。

夸父一口气喝干了黄河之水,却不解渴;他又一口气喝干了长江之水,但还是不能解渴。转而北上,他往“雁门山”的方向跑,因为那里有一处大泽。

大泽方圆千里,在雁门山的北面。雁门山是大雁冬去春来出入的地方,所以,大泽就成了各种禽鸟生卵、孵化幼鸟和脱换羽毛的地方。只有跑到了大泽,夸父才找到能供饮用的巨大水源。结果,还没等夸父跑到那里,就渴死在半途之中了。

夸父渴死的地方,就在夸父国东边的“夸父山”。夸父山中有许多棕树和楠木树,还有茂盛的小竹丛。山中有许多野兽、禽鸟。山南面盛产玉,山北面盛产铁。“湖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黄河,水中多出产珚玉。

夸父山北面后来有一片方圆千里的树林,林子里有很多马。夸父倒下的时候,扔掉了手中的拐杖,于是他的肉体浸润了拐杖,就在这里变成了这一片方圆千里美丽树林,名字叫“邓林”。因为“邓”的古音与“桃”的音相近,所以“邓林”就是“桃林”。

夸父化成的这么一大片“邓林”,居然只是由两棵非常大的树木形成的。其实这并不奇怪:夸父国旁边“拘瘿国”的黄河岸边,也生长着长达一千里的“寻木”之树;夸父国西边有“反踵国”,反踵国之西有黄帝妻子嫘祖吐丝的“欧丝野”,欧丝野之东那三棵没有枝干的桑树,也高达一百仞!所以中国俗语:“双木成林”、“三木成森”都还是有些依据的。

夸父与太阳的“奔跑比赛”虽然以失败而告终,却依然为中国人所喜爱,演绎出 “夸父逐日”、“夸父追日”的成语。

这个成语有两层意思:

一是贬义:指夸父不衡量自己的体力,不自量力。

然而更多的是褒义:赞扬夸父敢于挑战太阳的勇气。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所以现在人们把探索、挑战的顽强精神称赞为“夸父逐日”,代表着中华民族以弱克强、不畏困难、不怕牺牲、追逐梦想的英雄浪漫主义。

中国于2012年开始实施科学“夸父计划”。这是一项进行太阳风暴、地球极光和空间天气环境探测的计划,是由三颗小卫星组成,进行空间天气探测的监测系统。中国古典神话故事“夸父逐日”,讲的是神人夸父不惜用生命来追赶太阳,该计划的名称正由此而来。

这项计划将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是世界上唯一的、系统探测日地空间的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