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雀儿山 |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满满的全力以赴

 昵称49084665 2017-10-31


有时候

登山只是借助山

来实现对自己的认识

勇敢

不是你做了多么厉害的事

而是你即使害怕

也依然去做

关于雀儿山,藏名为“措拉”,意为大鸟羽翼。意如其名的,是极少数以鸟来命名的雪山之一。

冰雪皑皑,巍峨雄伟的雀儿山居沙鲁里山系北段,最高峰海拔6168米,该山山势挺拔,壁立于周围十座5500米的群峰之上。

故有“爬上雀儿山

鞭子打着天”之说


登山前,先晒下我的技术装备

· 摄影装备 ·

sonyA7R2单反、14MM70-200MM镜头、三脚架、延时摄影配件、GoPro两台、头肩及手持的gopro配件、大疆精灵4pro6块电池、手机蜘蛛三角架

· 基础装备 ·

睡袋、防潮垫、冲锋衣裤、羽绒服、抓绒衣裤、排汗内衣裤、高帮徒步鞋、袜子、保暖手套、保暖帽、防晒帽、大背包(60L以上)、冲顶包(30L)、碗筷、保温杯、登山杖、雪套、护膝、登山镜(墨镜)、头灯、洗漱用具、防晒霜、纸巾

· 登山装备(租用)· 

高山靴、冰爪、长冰镐、安全带、头盔、上升器、下降器、主锁3把; 牛尾1根、抓结1个。

· 其他 ·

碳水化合物的徒步干粮 etc.


5000海拔的中秋

    

104日,中国2017年的中秋节,对我来说大概就是个普通的周四而已,正因为在这么高海拔上,周围都是皑皑雪山,这样的日子免不了让我有点思念家人。

小时候听母亲说,中秋的时候,拿着月饼对着月亮说想念,想念都会被传达到。

我不迷信,但此时此刻很想试一下对着月亮说想念,是否能真的传达到这件事,这大概是一望无际的雪山带给我的情怀。


最幸运的是遇到“赤脚大仙”

最幸运的是在这里遇到“赤脚大仙”,雪山上的神秘人物,到过雀儿山的人,没有不知道关于奇人赤脚大仙故事的。

我也是后来知道他原本是文革期间,逃到山上避乱的本地藏民,在新路海东北方向几十米高的悬崖上,一个人以洞当屋,生活十几年。后来文革结束,长叩到拉萨,发现世俗的生活已然不适应,他更热爱山间水秀中的一切。

于是又回来这边修行,他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从他身上能看到尊重自然环境是多么寻常又神圣的事。

他把别人供养他的钱财请人篆刻玛尼石,他希望以后他不在了,他的祈福和心愿也依然留在这片土地上,那时候还没开发,条件还很差,他一直住在山洞里,甚至连鞋子都没有,至今三四十年了,不管春夏秋冬一直习惯了光脚,所以被叫做“赤脚大仙”。

雀儿山冰川的退缩是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快60年了,文革前冰川末端所在的位置比现在还要低许多。

赤脚大仙说:“以前冬天冷,夏天也没有多热,以前晚上睡的时候还要穿厚衣服,现在都不用了,以前冬天要穿羊皮做的衣服,现在不用,以前树很多,冰川就在前面,雪山也很多,獐子、鹿也很多”。

不过这是他第一次跟人上山,只为了给我们到5200米海拔的尼玛推开光。后来我才知道他经历过这么多岁月了。

我想我不会忘了他

他是玉树地区威望的赤脚大仙

他修的是佛

名为多呷喇嘛


雪山上拉面简直是最美味的食物

雪山上煮的泡面,因为气压温度等等的原因,雪水很难煮开,水也很难煮热,泡面煮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正因为这样的热食来之不易,所以吃的格外的香。

我知道再往后走,我就吃不到这么热腾腾的食物了。

因为后面的路更难走,风也更大。 

我们的一号营地。


一根绳上的我们

天刚亮我们就出发了,这一路更多的时候我们不能用走来形容,而是爬,冰裂缝对登山的我们来说无疑就是雪地地雷。

协作让我们结组行走,就是我们腰上系着绳子,连着我们的伙伴,有一人踩空往下掉,我们全部的人都趴下不让那股力量带走,再把掉下的人拉上来。

我们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不让安全绳脱离自己,生怕离开了安全绳就会瞬间滑下山谷。

走冰裂缝时,协作严禁我们拍照,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的偷偷拍了。

影像对我的意义就是如此的大

人生要看的经历的事物太多了

这些惊心动魄多么的值得保留

走过冰裂缝后,要开始我们真正的攀登路程了,对于有恐高的小伙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战胜这种恐惧需要强大的信念。

好在我没有恐高,加上跑完马拉松和100公里越野后,我的体力增强了很多,在这样的高海拔上基本上还是活蹦乱跳的。

我的朋友陈捷可就惨了,作为健身教练的他体能当然没问题,但是严重恐高的他到后面基本就安安分分了。

这种没有百分百安全保证的高度让恐高的朋友产生很大痛苦。

很多时候痛苦能产生一些特殊的力量,这种信仰不是没有根据的。吃苦象征着他切断了与世俗世界的某种关系,这超越于各种事物之上,如果本性里的害怕不再表现出来,那说明他比本性更强大。

不要觉得这是自虐,我十分明白这种突破后的勇气和力量。


黑夜的冲顶

这是我们最后能休息的一个营地,大家心里都很紧张,好在天气良好,出发登顶前有一小时的准备时间,我把能保暖的衣服都穿上了。

5896米的高海拔上,我们要准备冲顶了,经过了半个小时紧张有序的登顶准备,混乱的头灯开始汇成有序的一条光的长龙,向山上进发。

拍过很多关于自然的美,也看过很多动人心,可此时此刻依然感动,眼前的美是用生命做主料,用勇敢和坚持做配料构成的。

我们每个人小心翼翼地连接好上升器,在约45度的雪坡上攀爬。坡度越来越陡峭,我只好使用冰镐插进雪中借力上爬,虽然这样攀爬让手臂很累,但是我的酸软的大腿肌肉可以得到休息。不知道走了多久,夜色还是一样的漆黑。

到最后大家都好像忘记了寒冷、辛苦、高原反应,只为了奔向那最别致的视界。

我向后看大家离我都有点距离,我萌生了要今天第一个攀登上的念头,和我齐头并进的是一位马拉松女选手,我们都希望第一个登顶,最后我用体力碾压了她。 

你看,我做到了。

第一个登顶,由于连续的爬升,使我心跳加速,但是当我走向空无一人的顶峰的时候,眼泪还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自己也控制不了我自己。

不管是对自然的崇拜和感动,还是我们作为人类对这个星球的感情,我知道那都属于我经历的一部分。

大家也陆陆续续的上来了。

我们在6180米的山顶峰,等待太阳慢慢升起来,这是我最对日出最深刻的体会和记忆。

不想用美来形容,我们都知道人生中总有那么几个时刻无法形容。

这是一种动容

来自内心

日出后,我们就开始下撤,大约十个小时我们就回到了山脚下的大本营,再回到了甘孜,那个与雪山无关的文明社会

我知道时间会把我身上的疲劳修复好,但是攀登留给我的感受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


写在后面

最后写点我的登山的经验之谈:

1.越高的海拔水越难煮开,所以开始攀登时就要把带去的火锅拉面吃掉,后面指南吃能量胶盒巧克力来维持体力。

2.高海拔要多喝水,煮雪水,直到自己的尿液变澄清,否则血液再高海拔将变得粘稠,不过大量喝水带来的问题就是半夜上厕所,所以要自带一个尿壶。白天上厕所酒会方便很多,找一块石头挡着,挖一个雪洞就好了,世上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厕所就这样出来了。

同时在休息时,要保持适量的活动和休息,休息时要时常做腹式呼吸。

3.高海拔保暖最重要,贴身衣物不宜全棉,全棉太吸汗不易干,高寒地带会冻死人,应选择专业排汗内衣,保暖层要抓绒衣,就是羽绒服,最外层需要防水防风性能好的冲锋衣裤,内裤携带两条以上,徒步袜子三双以上就好。

4.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脸部晒伤毁容,要准备好雪镜,头套,肌肉贴,防晒霜之类一系列高强度防晒产品。千万不要小看雪山的太阳威力,因为空气稀薄,紫外线相当于两三三倍,暴晒的情况下皮肤会出现带红,疼痛,脱皮,起水泡等一系列症状。


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要登山要这么折腾自己。

选择这样的冒险和生活,我从来没有对自己怀疑过,我知道这是我能在最短时间内看到自己内心深处另一个自己的方法。

我时常对自己说你要活出多种精彩,才不枉费来这人间一趟,我想每一个冒险里都藏着一个我,有着我对自由的向往和诠释。

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自由年代,心有多大自由就有多大。

下面是本次攀登雀儿山视频精彩回顾:


网络的世界那么大

来到这里都是缘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