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三十而立的“立”真正指的是什么吗?

 老鄧子 2017-10-31

《论语·为政篇》第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讲“三十而立”,这里的“立”指什么?立的是什么?为什么是三十而立呢?

朱熹(南宋理学家)

有以自立,

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

【朱熹认为,“立”指的是可以将自己的志守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志于学”的那个阶段。】

皇侃(南朝经学家)

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经,从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经之业,所以成立也。

【皇侃认为,“立”指的是已经将五经学完了。古代的人三年学一经。十五到三十刚好十五年,可以学完五经。皇侃认为贯通五经就是孔子认为的“立”。】

刘宝楠(清代经学家)

其谓“三年通一经”,亦是大略言之,不得过拘年数也。诸解“立”为立于道,立于礼,皆统于学,学不外道与礼也。至三十后,则学立而德成之事。

【刘宝楠不同意皇侃的看法。他认为“三年通一经”的说法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不能仅仅因为年数刚好相同就这样解释。他认为“立于道”、“立于礼”之类的说法,其实都可以用“立于学”来包含。学本身并不在道和礼之外。所以孔子十五岁志于学,至三十岁则学有所成。】

我们今天提到“三十而立”,更多的还是指到了中年,应该要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了。事业和生活都要进入一个稳定的状态。清朝的宋翔凤就认为选择三十岁是因为“壮而有室”,就是说有了妻子儿女,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但是这一点显然有问题。孔子讲的“立”如果是成家立业的意思的话,那他自己是在19岁结婚,20岁有孩子的。那岂不是应该说“二十而立”?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不知礼,无以立也。”也正因这句话,很多人认为立就是“立于礼”。观察孔子的一生,也是在三十岁以知礼闻名。如果孔子想要说知礼,为何不明言“三十而知礼”?

孔子谈到“礼”与“立”的关系有两处:一处是在《论语·季氏篇》中,另一处在《论语·尧曰篇》。

 

 《论语·季氏篇》第十三: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尧曰篇》第三: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概括言之,这里讲了君子之道的几个方面:不知道《诗》,就没什么可说的(或指不懂说话的艺术);不知道礼,就不能立身处世;不懂得分辨言语,就没办法知人。可见,在孔子那里,“礼”与“立”本身确实存在某种关系。孔子一生有一个愿望就是恢复周礼。孔子本身关于“礼”的思想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礼仪规范。但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将之理解为社会规范。一个人要是不懂得社会规范,当然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礼”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历来学者也是意见不一。在这里为了方便,我觉得我们可以参考刘宝楠的说法,也就是认为三十而立指的是“立于学”。因为这样更能够和上下文联系起来,而且“礼”与“学”本身并不矛盾。对孔子而言,三十岁之前就是在学“礼”,三十岁后终于对“礼”有了一套自己坚定而成熟的思想。这也可以叫做“学有所成”了吧。

孔子十五岁志于学,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十五年的求学,博观众家,广访名师。然后厚积薄发,融会贯通,最终创立出自己的一套学说体系。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在刚开始志于学的的时候,我们要谦虚地取法于其他人。但是如果一味地听从和学习别人,而没有自己的筛选、整理和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学而不思则罔)。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们要能够形成一套自己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看法,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能够独立地做出选择和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这种独立做出选择和判断的能力,要靠从“志于学”到“而立”之间慢慢的学习和思考来培养。

 

三十而立,在心不在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