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中有味在书屋

 绍宜 2017-10-31
文/于振邦

  勺米寻香遇翠竹,咸亨蘸墨掸书屋。

  砚湖沽酒迎风醉,犹念仙鹿三味熟。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上小学的时候,从开始学习鲁迅先生所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起,我就盼望着能有一天,亲自去看一看先生笔下那张曾刻在陈腐世界里、古木书桌上的一寸见方的“早”字,也想沉浸在民居乌篷的新风古韵,听一听简朴的百草园中如“长妈妈”所讲生动的“美女蛇”传说,并体验一回冬日里雪地捕鸟的童年趣事。

  而今总算得愿。在没有阵阵似火骄阳炙烤的片片飒爽中,我也再一次地找回了少时的自我。秋意正浓,路宁风清,但此程行来不及喘息平定,我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鲁迅先生于12岁至17岁期间所读的私塾——“三味书屋”。


  在三开间的洁雅小花厅门外,我斜倚护栏,端详那醒目的“三味书屋”匾额——清末书法大家梁同书的字。写的实在是纯正、古朴,两边辅以“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的抱对。远远地看着,细细品来,真是煞有一番韵味在其中。

  “三味书屋”,本为“三余书屋”。“三余”,出自三国时董遇所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为人应珍惜闲余时光,奋发向上。也曾读过苏东坡的《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记得里边有“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诗句,立时为他“以不倦心志蓄养闲适心境,用陶然心态乐享百味人生”的高远情致所折服。究其一生的境遇,想必个中滋味,绝非仅有“三味”吧!

  自古以来,读书人将诗书典籍视若佳肴美味。此中“三味”,乃是“读经味如稻梁,读书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今虽难查出处,却似乎已言明其“食若精粮”的博然深意。宋朝李淑亦有“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之言论。对此,我无意于任何的道听途说,只是用心地念读着鲁迅先生关于塾师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的评介,得知他曾坐馆教书达六十余载,而其“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祖训,更以淡泊明志、修身治学和精诚传家的意旨,成为“三味书屋”的镇馆之训。


  “三味”之说对于鲁迅先生而言,自是得此真味,奉为箴言。惜时如金的他,一生也如自己说过的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他甚至将时间视若生命,认为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终以笔耕不辍而成一代文豪……我想,现在的“读书人”也都应该有这种用心品咂“三味”的精神。即使无需做到“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也要抱一颗“天天向上”和识得“愁滋味”的心孜孜以求,进而能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志趣,志于学而内修身,勤躬行以进大德。尤其是在当下,即便我们身居“大城”尽览“小书”,也要从“微语”里识见“大成”,奥妙全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是否真正捕获到了个中“三味”。

  走过书屋。这段心旅依然让我情重意浓。归期已近,在暮时斜阳的氤氲下,我再一次恋恋不舍地回头,望了望路口那扇叠翠修竹掩映下的“鲁迅故里”(Luxun Native Space)墙面,比对着先生幼时虽处陈腐私塾却谐趣频生的生命历程,竟有意犹未尽之感。而后,若有所思地迈步,带着包裹好的“三味”真义,继续伺机寻味自己下一个际遇里的人生......

  作者简介:于振邦,大学英语教师,国家一级企业培训师,国学文化爱好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