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味书屋三味浓

 新虞舜客 2014-09-05
 
 

三味书屋三味浓

文/新虞舜客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文章中说: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也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三味书屋”的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那时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鲁迅文章中是这样描述的:” 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现在匾牌和画没变,只是在画的下面增放了寿先生的照片。鲁迅先生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那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还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己,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书屋何为“三味”?据介绍三味书屋的前身就称三余书屋.三余是指: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取名三余是希望学生爱惜时间,充分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后来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将其改名为“三味书屋”。 关于三味的通常解释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而寿家后人有新的解释: ‘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据说,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定的。

先贤们对读书的感受多有三味的要求,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这是其一;其二,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精神食粮;其三,寿镜吾先生的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是为三味书屋的师训。

总而言之,三味书屋因出了文化巨匠鲁迅而扬名;其师寿镜吾先生,因教出鲁迅这样学生而尊敬;而鲁迅,则因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三味更挺拔。2012.05.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