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卧守净土 2019-10-20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望子成龙,估计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心愿。无论你是生在豪门,抑或是乡间普通人家。自打我们生下来,父母,或者父辈便寄予厚望,希望我们将来要读书,有出息。

放在今天,亦是如此,对于马上要公布的高考分数线,一旦分数线要出来的话,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了,谁的父母不指望孩子考个好大学,有个好起点呢?

 

鲁迅的爷爷,爸爸也是抱着同样的希望,把他送到了绍兴城里最为严厉的私塾——三味书屋。和我们刚刚入学启蒙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读书,读书好玩么。我们在每年9月份,幼儿园开学的地方,都会看到一群孩子哭哭滴滴的,甚至大号“我不要读书啊”、“我不要去上学啊”。

鲁迅进入三味书屋念书的时候,已经快12岁了,当然不会哇哇大哭,以示反抗。只是内心有些纳闷而已。读书就读嘛,何必要找这么严厉的一家私塾呢!

以这个年龄段看,鲁迅进入三味书屋,已经不是小学生了,而是类似我们今天进入的初级中学,乡村初级中学,民办私立的。只是那时候没有这种概念。而且这叫名叫三味书屋的学校,可不是一般的学校,颇有来头的!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一段描写:“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 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 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 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从这段文字的描述里看,一是家人要把他送到这个学校去,不知道为什么,只能说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当然是父辈望子成龙,早日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光耀门庭了。谁叫你是周家长子,而且是长房长子,大梁就得你先扛起来啊,得给弟弟妹妹做个表率才是。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二是,看出对童年的一种无奈的告别,当时没有理解父辈送他来此地的殷切之心,只是以为自己因为在百草园里顽皮,才被送到这“全城中最为严厉的私塾”里,不想来此地,也不得不来啊,所以从内心里将,也还不是要和百草园里的“蟋蟀们啊”、“覆盆子们啊”、“木莲们啊”道个别。这种告别,其实也宣示了鲁迅对童年的一种告别。


三味书屋到底是怎样的一座私塾?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较为著名的私塾。鲁迅在12岁—17岁这个年龄段,一直求学于此地。三味书屋位于绍兴县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老师。他为人治学均值得称道,给鲁迅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寿镜吾老先生在这里坐馆课徒60年,可谓历史悠久。这种悠久不单是指三味书屋的陈设等,更重要的是指这家私塾的名气,被业内所认可。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再来说说三味书屋的结构。

在《百草园》里,鲁迅是这样描述的:“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 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 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 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这匾和画,在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当地党组织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几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的孩子们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当时的私塾结构其实就是这样的。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大家在语文课本里早有耳闻了,此处不再赘述。

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寿家台门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住屋。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堂屋匾额上的“三味书屋”四个楷体字,一说为杭州人梁同书所书。梁同书为清代书法家,性耿介,工书,晚年名满天下。他终年93岁,著有《频罗庵遗集》。其为三味书屋题写的不仅这块匾额,还有堂屋中的抱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三味书屋,你为什么是三味,不是“四味”或者“五味”呢

关于三味书屋的来历或者命名,还有颇有来头的,并非无缘无故就取名为三味书屋。基本的解释就有三种,到底以哪一种为准呢?恐怕也无定论,主要还是看大家的接受度吧。文化这个东西就是如此,可以多方位的解读,不过比较大众化的解释是第一种,这种解释也被2005年人民文学版的《鲁迅全集》所采信。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第一种:“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

据寿镜吾老先生的次子寿沐邻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但此典出于何处,已难查找。”后来有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所言:“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认为“三味”可能出自与此。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见“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当然也有人对此质疑的。有人认为: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见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怎么会用“肴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这种反问,貌似读书人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用“肴馔”、“肉酱”来比如读书,或者书的种类也未尝不可吧。

第二种:“三味”表达的是一种反清思想?

寿镜吾先生的孙子寿宇先生认为:“这样的解释淡化了祖先对清王朝的反叛精神。”他在所著文章中讲道:“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这第一点'布衣暖’非常重要,这是我祖先峰岚公、韵樵公的思想核心,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质,他们认为在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当官就是为虎作伥,是害人害己。

于是,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作为子孙的人生指南,不许自己的子孙去应考做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的滋味。”寿宇说,寿镜吾生前曾对他说:“这三味的含义不能对外人说,也不能见诸文字,这是祖先韵樵公定的一个家规,因为'三味’精神有明显的反清倾向,一旦传出去可能要招来杀身之祸。”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到底是否有这种意思,不得而知,因为当事人都已作古。不过很多解释,能够自圆其说到也可以理解的。按照寿宇先生的解释,似乎有些拔高的嫌疑。不过也不排除,晚晴时期,诸多读书人敢怒不敢言,以教育兴学,灌输自己的一些民族观念。

第三种:它是佛教语言的借用,“三味”即“三昧”

除上面两种解释植物,也有人认为是借用了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随着佛教思想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渐引申为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也有人认为是《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来改成了“三味”,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余”的,但此种假说也质疑不断。按照这些解释,那就是古代或者传统社会读书,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发奋苦读了。不过古代还是有职业读书人的。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 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 博学的人。”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字镜吾,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教书认真,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 他曾对鲁迅说过:“周树人,希望你继续努力。”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寿家台门由寿镜吾的祖父峰岚公于嘉庆年间购置,总建筑面积795平方米,前临小河,架石桥以通,西有竹园,整幢建筑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闻名中外的三味书屋就在寿家台门的东侧厢房。


后来,后来,鲁迅去哪里上学了?

自从鲁迅12岁那年进入三味书屋求学之后。第二年秋后,也就是1984年,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前后长达六年……

鲁迅就读的三味书屋是哪“三味”,为何不是“四味”或“五味”?

六年,也差不多算是高中毕业了,鲁迅先生又奔赴新的地方,去异地寻求出路了。

文 / 胡 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