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心肠先生:关于发酵果蔬和肠道菌群,不得不说的事!

 图书馆三千零一 2017-11-01

2017年10月26日,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分会邀请,我在海口举办的“果蔬加工产业与学科发展研讨会”上作了特邀主题报告。


果蔬对人体和肠道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相关文献我一直有特别关注。但获邀在专业人士云集的果蔬大会上作主题报告,我还是非常诚惶诚恐,生怕班门弄斧外加纸上谈兵会露怯。


不过后来一想,舍不得露怯交不到朋友,尽我所能分享相关知识并给人启发就好,所以我就应允了这场报告。


结果还好,有两位现场听到的老师是这么评价的:




这让我心甚慰,熬夜阅读文献并准备的内容被充分认可,让我嘚瑟了好几天!


按照我在朋友圈的承诺,今天我把幻灯片分享给大家。


我会在自己做群主的“热心肠菌群”500人微信群中分享高分辨率未合并图层的pdf版本,预计本文群发推送一天后发出。


如果你需要,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入群:




如果你希望认识我或申请加入“热心肠菌群”微信群,请长按二维码加我微信(注明单位和真名,群只向专业人士开放





强调一下,加我的时候一定注明单位和真名哦,已经在群里的人无须重复加,这篇文章推送后一天我应该就会发pdf,所以加我请尽早。


说回到演讲内容。


之前我给自己提过一个要求——每个不同的公开演讲,都要有足够比例新内容。这次我在10月25、26、27日三天,分别在深圳、海口和无锡各作三场不同主题的报告,因此内容准备工作非常巨大,而我的时间有限,故内容上势必会盲人摸象,会只触及冰山一角。


而且,也因为我确实是个外行,内容上肯定会有瑕疵,做得不好或者说得不对的地方,请你务必留言向我提出。


我在这先行拜谢!


以下是演讲幻灯和简要内容:







2017年,肠道健康(菌群)和科学营养领域继续发展,新成果不断,精彩纷呈!






我推荐《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SAPP)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prebiotics.》,这篇文献明确了益生元的概念和范围,对研究和产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从1995年至今,益生元的概念被不断更新和优化。






2015年,科学家们已经提出要拓展益生元的定义和范围,并已经提出了一些候选益生元。





2017年,科学家们进一步取得一致,彻底明确了什么是益生元,什么不是益生元。最值得关注的是——共轭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酚类和植物化学物质(均是植物性食物中的主要成分)被列入其中。


众所周知,一些植物寡糖、多糖类物质被列入益生元几乎无争议:






膳食纤维的重要作用被广泛揭示。





分子机制越来越清晰。


近些年来,关于植物多酚类物质等发挥益生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2016年,Nature Medcine上发表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石榴等水果中含有的鞣花单宁产生尿石素,后者能增加细胞自噬并促进线虫长寿。





多酚之外,少数研究关注人参皂苷等如何被肠道菌群代谢。




从趋势上说,越来越多植物有效成分被归结于益生元,果蔬的整体益生作用受到强烈关注。


我个人认可将更多植物性成分拓展进入益生元概念中。


上面我个人认为最有价值的文献,值得关注果蔬领域的人认真阅读研究。







在肠道中,肠道菌群发酵以异生质为代表的外来物质并产生新的代谢产物,影响人体生理功能。





最典型的特征——巨复杂,如“八卦图”所示,盆根错节!





植物性食物等饮食因素与肠道菌群的复杂关系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个体化营养学中被充分重视,虽然复杂,但人类也在渐渐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





在体外,发酵果蔬有部分类似的生物转化过程。





同样,非常复杂!








嫁给你的微生物!






在人体的口腔、消化道、皮肤、生殖道、呼吸道等部位都存在种类和数量惊人的共生微生物。






特别强调细胞数量的计算方法:人体中自身细胞大约有30万亿个(主要为红细胞,成人有约5升血,每升中约有5万亿个红细胞),细菌数量大约有40万亿个(结肠内容物体积约有0.4升,每升中约有100万亿个细菌)。





共生微生物能够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方方面面。





肠道菌群除了影响肠道,还与身体其他各个器官的功能相关联。





大部分疾病都已经与肠道菌群建立了相关性(注意,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





众多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也被确认。






膳食纤维代谢影响肝脏功能。






同时影响大脑功能。






影响免疫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进一步被明确。





肠道菌群代谢胆碱/卵磷脂并进而影响心血管疾病(血栓)发生的分子机制非常清晰,是近年来肠道菌群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发现。





来自于冷压特级初榨橄榄油、香醋和葡萄籽油中的3,3-二甲基-1-丁醇(DMB)可有效阻止肠道菌群将胆碱代谢成三甲胺,阻断心血管疾病(血栓)的发生进程。





食物中的色氨酸被肠道乳杆菌发酵后,产生芳香烃受体配体并激活下游免疫功能,大脑和肠道的炎症得以改善。







关于黄酮类物质如何被肠道菌群发酵代谢并产生潜在作用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益生菌因其具有改善肠道菌群并促进健康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众多“酵素”等发酵果蔬产品也声称其中的发酵用益生菌具有益生作用。


但由于微生物组的研究整体上才刚刚开始,对益生菌的机制和功效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深入,不确定性很大。关注果蔬发酵的人士,建议暂时不过于关注益生菌,而要多关注植物有效成分和代谢产物。





加拿大的Emma Allen-Vercoe教授的演讲幻灯。





从生态学家的角度看来,益生菌可能并不能有效撼动种类和数量都巨大的肠道菌群。





两株在市场中很知名的益生菌,在针对特定状况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被证明无效。





益生菌还可能带来菌血症等潜在风险。





果蔬和其中的多糖、多酚等物质的有益作用是较为明确的,而益生菌的功效还具有不确定性,现有的研究和转化可多关注在代谢产物上。



肠道菌群和科学营养领域的研究,带给包括果蔬在内的食品行业巨大的研究和转化机遇。传统营养学有缺陷,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不应该按照药物研发的思路来做食物和营养相关研究。


结合菌群的研究,更多从整体上看问题,也有众多专门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个领域大有可为,不容错过!





2012年到2016年,微生物组研究论文数直线上升,预计2017年会突破10000篇。





大量CNS杂志封面关注肠道菌群,在Nature Genetics封面上,还特别放上了发酵果蔬,这很值得果蔬领域人士兴奋!





方法得当、资源具备的情况下,一些高水平研究可能会在果蔬发酵领域产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仝小林等提出结合细菌(Bacteria)、黏膜免疫(Mucosal Immunity)、炎症(Inflammation)和糖尿病(Diabetes)的BMID轴模型,认为可以以此来研究单体物质或复方中药对糖尿病的有效干预问题。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李松林教授等作的综述中,系统性总结了三萜皂苷、黄酮类、异黄酮、环烯醚萜苷类、生物碱、醌类、木脂素类、鞣花单宁以及凝缩类单宁等物质在肠道中代谢所涉及到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子机制以及涉及的肠道菌群种类。


这些被总结的研究值得果蔬行业的专业人士充分参考:










关于中草药如何通过肠道菌群改善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正在受关注,部分已经被认可。这值得果蔬行业人士参考学习。





在一篇关于植物和蘑菇(如灵芝)类食物如何发挥抗肥胖、糖尿病的高水平综述中,对植物有效成分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值得参考学习。






震撼的研究成果的取得,跟技术进步甚至革命密不可分。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宏代谢组学等“组学(Omics)”工具更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案例:深圳谱元基因研究院团队曾利用组学工具深入分析酵素中的菌群结构。











Roboguts等体外模拟结肠的发酵系统值得关注。





果蔬和发酵果蔬的营养价值值得期待,相关研究可以为产业化积累有效的科学背书。



简要介绍我本人对相关产业链的认识,并首次在公开演讲中介绍“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










(本页原图涉及一些暂时不方便公布的内部数据)









我们的三位一体布局。



研究与转化有机结合的新型研究院。



即将与国内知名的投资基金和产业孵化器一起推动肠道健康和科学营养领域的产业孵化。





按照个人的演讲习惯,给听众们提三个建议。







果蔬代谢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与因果关系研究值得期待。






在产业化时,能去除有毒及抗营养物质而保持或增强活性物质的果蔬加工方法最值得期待。






果蔬加工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也有责任在农村加强简单粗暴、直接有效的科普行动。



这就是我在海口演讲的全部幻灯片分享了,除部分数据做了处理,没有删除任何一张幻灯片,内容不好或者现场讲得不好的片子都保留了,供大家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