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资持有A股规模首破万亿 影响正日益显现

 Yang马 2017-11-01

  央行最新公布的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表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资产(简称“外资持股”)达1.021万亿元,首次超过1万亿元大关。

  相较同期沪深两市逾56万亿元的A股总市值、逾44万亿元的A股流通市值而言,外资持股占比约为1.7%、2.3%。考虑到外资持股相对集中,且近三年增速较快等因素,其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市场生态与投资理念等方面的影响正日益显现。

  沪股通、深股通贡献三成持股

  回顾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外资持股近三年增速较快,2014年3月至今,累计增幅超过200%。这一增长轨迹与2014年以来沪股通、深股通的陆续开通有很大关系。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至2014年3月,境外资金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的规模一直处于下降通道,至2014年3月末,降至阶段低点3193亿元。

  2014年4月10日,沪股通机制正式宣布启动后,外资持股规模转而开始上升。到2014年10月末,沪股通正式启动前,外资持股增加到4713亿元。

  沪股通启动后,外资入场进一步加快。2015年5月末,外资持股达到第二个阶段高点,持股市值超过8500亿元。其后,随着A股指数的回落,外资持股市值在2015年11月回落到4600亿元上下。

  进入2016年后,外资持股重新进入稳步增长态势,当年11月深股通启动前,持股市值重新回升到7000亿元上。

  深股通开通后,外资持股市值上升的步伐更加稳健。2017年初以来,外资持股在绝大多数月份均为正增长,至9月末突破一万亿元关口。

  统计显示,截至10月末,北向资金累计流入A股市场3263亿元,这个数值约占外资持股的三成以上(尚未考虑持股升值因素)。这表明沪港通、深港通已经成为外资增持A股的首要通道。

  对市场风格影响日益显现

  在外资持股快速增长的同时,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两者有关系么?

  “有,而且非常关键。”上海一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外资在A股市场过去一年的风格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蓝筹股的上涨。”上述投资总监认为,2015年以前,市场偏爱小盘股和主题炒作,既有历史原因,更有市场流动性上的考虑:股市整体流动性偏紧,长线投资者规模不大,导致资金消耗量小的小盘股和垃圾股格外受宠。“炒不动”的大盘股则被边缘化。

  但随着外资的持续入场和“抄底”蓝筹股,蓝筹股的投资者结构开始出现变化。以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88%的贵州茅台600519)为例,今年10月25日以前,该股日成交从未超过32亿元,对于一个市值超过7700亿元的巨无霸来说,这种状况似乎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而此类情况在蓝筹股群体内比比皆是。

  “其中的原因就是,蓝筹股的大量筹码被外资‘锁仓’了。低估值的蓝筹股被外资等长线投资者大量持有后,整个市场的格局开始变化。”上述投资总监认为。而随着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也渐成风潮。

  随着外资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持股情况也越来越受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