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9%生鲜电商倒闭了,解决万亿市场痛点创业者又来了?

 笑大 2017-11-01

在电商行业深入渗透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无处不电商”的时候,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各方大佬或小弟一边高喊“生鲜电商是最后一片蓝海”,争先恐后去“投海”,却又大叫生鲜电商的高死亡率,指着头上的鲜血控诉生鲜电商礁石遍布,各色媒体也是跟着摇旗呐喊,一边鼓噪着行业诱惑,一边道听途说点评故人。

这个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奇域在这里就不列举行业数据了,有心人自行网络查索,奇域在这里用最通俗易懂的逻辑和语言聊聊对生鲜电商行业的看法。

生鲜电商的本质就是商业,不管你用什么高大上或深不可测的词汇来描述,商业就是商业,只需用最纯朴的商业原理来看待这个行业,所有商业类型的基础只有两部分:市场和产品;用什么方式把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这才是模式,所以脱离了对市场和产品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来谈模式无异于闭门造车。

生鲜市场的几个特点:

1. 毫无疑问,生鲜产品是百姓日常生活日必备的消耗品,是刚性需求,并且以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生鲜市场的规模可以达到万亿级别,生鲜电商在这块市场的渗透率只有个位数,所以这就是所谓的“蓝海”;

2. 由于是每日的消耗品,所以消费者对于生鲜产品的价格比较敏感,一两毛钱的价格差都会影响顾客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

3. 生鲜产品重在新鲜,产品的新鲜度对顾客的购买决定起到绝对的影响,甚至超过价格的影响;

4. 生鲜产品是非标产品,品质优劣的判断主要基于个人的主观衡量,对于产品的产地、品牌等因素基本忽略;

5. 生鲜产品市场供应充沛,消费者不会抱着“囤货”的心态大批购买,购买特征是“少量多次”;

6. 中老年人是购买生鲜产品的主力人群,这个看看自己家里或者周围家庭就知道了,中老年购买生鲜产品更相信“眼见为实”;

7. 网上购买生鲜产品的大多是“宅人、年轻人、富人、忙人”,这些人的共同点是:没时间或不愿意去实体店,对于价格不敏感,敢于尝试(冒险),有网购习惯。

把市场研究透了,才有可能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看看生鲜电商都有哪些“坑”?

1. 一味追求所谓的供应链价值,绝大多数的生鲜电商企业追求产品的源头采购,自建生产基地、地头包销等多种形式,力争把采购源头放在产品的初始端,追求采购价格的优势;但是奇域认为这是一叶障目的做法,商品的生产、仓储、物流、销售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又隐含着更细分的环节,生鲜电商更应该集中资源做好销售,用销售规模带动上游各环节企业的调整进步,特别是在销售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盲目追求所谓的产地货源是舍本逐末,何况生鲜产品的特性不是靠烧钱就可以做好的;盲目的追求产地货源和采购规模,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你不死谁死?

2. 没有细分市场,妄想“大小通吃”,由于购物习惯和生鲜产品特性,绝大多数的国人(家庭生鲜产品购买主力的中老年人)更愿意在实体店中“眼见为实”购买生鲜产品,这是个客观现实,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存在,可是大多数的生鲜电商企业妄图短期内就改变这种消费现状,以“品种齐全、价格低廉”为口号吸引大众顾客,不仅获客成本增加,而且会大大增加运营管理的成本,可是消费者并不买账,因为网购生鲜并不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

3. 重资产投入运营,脱离销售规模,很多生鲜电商企业创业伊始就倾力打造冷链仓储和物流,资本雄厚的企业甚至达到不计成本的地步,以为有了这些基础设施就能做大做强,殊不知运营冷链仓储物流的日常成本高昂,没有销售规模做支撑只能被这些成本耗死;

4. 创造伪痛点自娱自乐,玩死自己,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半小时送货,很多生鲜电商包括最近红得发紫的盒马鲜生,都把送货时间短做为服务口号,承诺顾客下单半小时就可送货上门,其实有多少顾客有这么迫切严格的时间要求?生鲜产品说到底是满足家庭一日三餐的饮食需求,正常家庭都是早中晚三餐吧?吃饭时间稳定,购买食材(生鲜产品)本质是计划性消费,绝大多数顾客即使网购生鲜也会计划好到货时间做饭时间,但是生鲜电商企业创造出一个半小时到货的伪痛点,除了给自己增加运营难度和成本之外,根本就决定不了顾客是否需要网购;

5. 是否免费配送是个“天大难题”,不管是第三方平台配送或是自建物流团队配送,每单的配送直接成本(加上包装耗材的)不会低于10元,如果细算下来要达到15元以上,如果免费配送等于配送成本净亏,如果收费配送就会抑制顾客购买意愿,现在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消费到一定金额就提供免费配送,例如天猫超市生鲜产品消费满88元免配送费,基本上等于商品的消费利润被配送成本吞噬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