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寿春城》筑城始于何年的探讨?

 快乐英平 2017-11-01

摘要  本文通过对寿春(楚郢都)与古州来、下蔡的历史沿袭和关系的深入探讨。依据考古界的发发掘和有关学者研究成果,对州来即今之寿县的推论予以赞赏和支持。并以此为契机,以历史的、唯物的辩证思维,理性的对寿春城筑城究竟始于何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了:“寿春城筑城绝非源于楚迁都寿春之时(公元前241年),而是在楚迁都寿春之前,最早的始建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591年“芍陂”建成之时,距今约2600余年”。

【整理编辑:时英平】

关键词  寿春城  筑城年代  探讨

据安徽省文物局官方资料:“寿春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关(寿春镇)城南九龙乡境内。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春筑城始于楚迁都寿春之时,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战国都城中仅次于燕国都城燕下都的第二大城。汉代以后,城址缩小至故城东北角,即今寿县城关(寿春镇)一带,后代多沿袭其址。”按此说法,寿春筑城始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徙都寿春之时,距今约2260年左右。但这一权威说法,遇到了考古成果和诸多学者的质疑、挑战、甚至是否定。寿春城筑城究竟始于何年?这是一个很难确定与回答的问题。在探讨这一问题的同时,首先要缕清寿春与下蔡、州来的关系。

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陈梦家,在《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寿县蔡侯墓铜器》论文中有如下推论:“此所推测,最不能定者是今寿县的古地名。我们所以暂定它可能是州来、下蔡者:一则州来故地不一定仅限于淮北,如此才能理解左传“州来淮北之田”一语;二则水经注淮水东岸(见注释1)的下蔡当在淮南;三则楚考烈王的神采在今寿县西南四十里而寿州曾治于下蔡;四则由于此次蔡侯墓在寿县西门出现,若蔡都在淮北似不应涉淮而葬于淮南。以上所说,只能指示蔡都在淮南寿县境内,并不一定在今县城内。”

陈梦家之见,在后来发掘的淮南蔡家岗赵家谷堆一号墓(蔡元侯之墓)和二号墓(蔡声侯产之墓)又得到进一步的证实。陈老先生的推论给了我们如下启示:一是蔡都在淮南(编者注:系指淮河以南之意)寿县境内,但不一定在今县城内;二是既然下蔡都城在今之寿县境内,那么蔡都迁都到州来之说,就表明了寿县在下蔡之前,可能就是州来。这是较早提出寿县(寿春)即古州来的学者之一。

一九九一年,时任寿县博物馆文物部主任的任经荣先生,在《东南文化》第02期发表《蔡都州来辨址--兼论寿春城的历史形成》一文。文中,旗帜宣明的提出了“蔡都寿县说”。任先生以寿县西门内侧的蔡昭侯墓、淮南蔡家岗赵家孤堆蔡墓、东津渡西侧小型蔡墓、县城西南西圈春秋蔡墓均处于淮河南岸为有力证据,而迄今在凤台县未发现春秋遗存。故而对“蔡都凤台说”提出置疑。

任先生根据文物出土地及已发掘墓葬的资料,推测出“蔡都寿县”的大致方位。提出下蔡都城可能在出土春秋晚期铜方壶、战国中晚期大府铜牛、鄂君启节的史家圩子、邱家花园及其附近区域内。并进一步提出:从寿春城遗址示意图来看,史家圩子正位于该中心地带。任先生提出的下蔡都城的可能位置(寿县史家圩子及其附近区域)与周边发现的蔡侯墓及其它春秋墓葬的位置相毗邻,西北距蔡昭侯墓约4公里,距西圈春秋墓地约2.5公里,东北距小型蔡墓约3公里,距蔡声侯墓约10公里,这样的墓葬与都城的位置分布,既符合下蔡的国情国力又符合古代安葬地点的选择习俗。任先生的推论给我们揭示了如下几点:

一是下蔡之都、州来之城在今寿县可以确认;二是蔡都“凤台说”是一种没有考古实据的推测之论;三是寿春城是在'下蔡’都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四是现今寿县史家圩子及其附近区域为蔡都州来的所在位置可能性最大。

二零零六年年,吉林大学祝振雷发表了《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一文,该文有如下一段:“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于吴。吴为蔡远,约迁以自近,易于相救;………蔡昭侯二十六年(前493年)为避楚就吴而迁国于州来,即今安徽寿县,此后至蔡为楚所灭,一直未迁他地。”(见注释2)此篇论文关于寿县的历史沿袭有两个界定。一是寿县(寿春)是蔡国(下蔡)的国都;二是认定了州来即今之寿县,由于该论文有其独到的见解与突破,并得到史学界的高度关注,被评为优秀论文。

该文认定了州来即今之寿县,与以往州来即今之凤台的定论有别,这是考古界深入研究蔡昭候申之墓,以及对淮南蔡家岗赵家谷堆一号墓(蔡元侯之墓)和二号墓(蔡声侯产之墓)的深入研究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实我以为这并不意外,长期以来寿县与凤台历史渊源颇深,春秋时曾同属州来又同属下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清雍正十一年,析寿州所属故下蔡县地暨州城北门以外地置凤台县,并划州城东北隅6坊为凤台县治;”(见注释3);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凤台”之名则是由于当时州、县同城而治,又因寿州北山之中有一山峰曰凤凰山故而得名。可见,寿、凤两地的地域和历史渊源的深厚交织和渗透的的关系。

笔者通过大量的史料研究,对寿县即下蔡、州来的推论持以下观点:

一是现今的寿县(寿春镇)比起现今的凤台(下蔡镇),前者在古代更适

合建城。寿县地处八公山(淝陵山)之阳,淮河以南(又称淮东)东淝水入淮的地方,是古人建邑、筑城的最佳选地。

二是从发掘古墓葬及考古界的成果表明:已发掘的多处蔡候墓和春秋小型墓葬均在淮河南岸(又称淮东)的寿春故地,分布在寿春遗址的周边地区。而地处淮河北岸的凤台并为发现同时期的墓葬与遗址。这是对“下蔡寿县说”的有力支撑。

三是蔡国迁都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赐原州来国土12县给予令尹黄歇,黄歇号春申君,遂得名为“寿春”。寿春从此得名。当时的州来国是个小诸侯,所属12县分布淮河两岸,既然赐予春申君黄歇,又遂命名为“寿春”,充分说明“寿春”的前期可能即是“下蔡”、“州来”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今之凤台县城得名“下蔡”的最大可能应在战国晚期,并非得名于公元前493年蔡昭侯为避楚就吴而由河南新蔡迁于州来之时。原因是现今的寿县、凤台在先秦时期同属州来、下蔡,由于“寿春”先于得名,故同属州来、下蔡的凤台在寿春之后便称谓“下蔡”。可能有人会说:这是杜撰!但理性思维这即是顺理成章之事。

以上资料充分说明:州来之邑便是后来的下蔡、寿春,即现今的寿县。可以想见,州来、下蔡与寿春的大抵位置应在淮河南岸(又称淮东),八公山之阳,东淝水入淮的区域。既然蔡迁都州来,而又明确州来即今之寿县,那么按照州来、下蔡、寿春、楚郢的脉络展开思路,其寿春城的浩瀚规模必定是在州来、下蔡都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寿春城(郢都)的繁荣景象则是经历四、五百年州来、下蔡王国的积累和楚国的积极开发逐渐形成的。基于以上事实,寿春城筑城究竟始于何时?确有进一步讨论之必要。那么在楚迁都寿春之前是否已建有初具规模的城池?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让我们再进一步探讨:

有关研究显示,先秦时期,一些文化繁荣、经济发达之地往往也是聚落、城址密集之处。楚都寿春城就是典型例证之一。

建城依据之一: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春秋楚令尹孙叔敖兴建“芍陂”(古称que bei,今称安丰塘)。工程在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楚相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利用这一自然地形,“芍陂”之水可以自流灌溉到30公里以外的淝陵山下(今统称八公山),东淝水的入淮口之处。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使得这块广袤的土地良田万顷农业发展、经济繁荣,成为楚地重要的产粮基地。为州来、下蔡、寿春的建邑、建城、扩建城池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为后来的寿春(郢)成为全国仅次于燕国都城燕下都的第二大城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

“芍陂”历时七年,建成于公元前591年,春秋时期,淮河是直接入海的河流,位于淮河南岸(又称淮东),淝陵山之阳,东淝水入淮之地带,应是筑邑最佳选择地。“州来”诸侯小邑的兴建,应在这一时期得到兴起。此时的“州来”已是楚国管辖的小诸侯国,虽后来曾属楚、吴两国轮番管辖之下,但州来建邑已成铁定之事。左传记载:“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楚“然丹城州来”(注释5);其后,昭公十九年,“楚人城州来”(注释5),”就是有力的佐证。

建城依据之二:周敬王27年(公元前493年),蔡昭侯为避楚就吴而由河南新蔡迁于州来,逐改名为下蔡,充分说明公元前493年在寿县地区已有城池出现。蔡国是春秋时期授封的诸侯国,没有一定规模的城池,是难以作为国都的。

建城依据之三:公元前447年蔡昭后四年,楚惠王灭蔡,下蔡之地重新回到楚国。成为楚国北方富庶的疆域。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赐原州来国土12县给予令尹黄歇,黄歇号春申君,遂命名为“寿春”,寿春从此得名。当时的州来国是个小诸侯,所属12县分布淮河两岸,既然赐予春申君黄歇,又遂命名为“寿春”,充分说明“寿春”是当时州来、下蔡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楚国北疆的富庶之地。充分证明了“寿春”、“下蔡”、“州来”是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此后的寿春逐渐成为楚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战国后期楚国屡次迁都,最后定都于寿春即在情理之中。

建城依据之四:公元前262年“寿春”既已得名,也早于楚考烈王迁都寿春之年(公元前241年)。试想如果楚迁都寿春之前没有一定规模的城池,春申君黄歇又如何会建议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又如何能接纳安置楚国庞大的皇室和文武百官及其家室?答案只有一个!此时的“寿春”在春申君黄歇二十一年的经营下,已在“州来”、“下蔡”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充分说明:寿春城筑城并非始于楚考烈王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之时,而是在此之前。

建城依据之五:楚考烈王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到公元前238年考烈王病逝仅有3年时间,再到公元前223年秦兵攻陷寿春楚王负刍被俘,加起来楚国在“寿郢”也只有短短的18年。虽可举全国之力兴建“郢”都寿春,但白手起家,国运衰颓的楚国,在短短的18年时间,是断然难以兴建了仅次于燕下都的战国第二大都城——寿春的?唯一可以理解的便是: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不是寿春筑城之始,而是寿春城扩建之年。

基于以上史实,可以得出如下推论:

在距今2600年前(公元前591年),由于“芍陂”的兴建,使得安丰、州来(古寿春的前身)一带,沃野万顷、市井繁荣,在淮水南岸,淝陵山之阳,东淝水入淮的三角地带,可能已有城邑的雏形出现。这个雏形的城邑就是“州来”(古寿春的前身);

在距今2500年前(公元前493年)前后,这个雏形城邑“州来”已初步具备一定规模。为蔡昭侯于公元前493年迁都“州来”(古寿春的前身)打下基础,从而成为下蔡国的国都;

在距今2270年前(公元前262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寿春城邑在春申君黄歇的经营下,逐渐繁荣,迅速发展,成为楚国北疆重要的经济发达之地;

在距今2250年前(公元前241年)已有相当规模的城池,又加上古寿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奠定了雄厚基础;为郢都寿春城的扩建提供了必备要素条件,在政治、经济的双重需求下,寿春城得以迅速崛起。

我的结论是:寿春城筑城绝非源于楚迁都寿春之时,而是在楚迁都寿春之前,最早的始建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591年“芍陂”建成之时,距今约2600余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徙都寿春之时,是寿春城大规模规划扩建的年代。寿春城的浩瀚规模是在州来、下蔡都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春申君黄歇的谋略经营下发扬光大的;寿春城(郢都)的繁荣景象则是经历数百年州来、下蔡、和楚国的不断积累和积极开发而形成的。

需要声明的是:以上的结论仅代表本人的观点,当然,这需要史学界进一步考证。鉴于寿春古城遗址尚未进行开掘,目前关于寿县筑城始于何时仍无确切考古或历史资料,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开掘考证,定会带来惊喜,我辈与后生当翘首期盼。

注释1:淮水流经寿春(今寿县)的一段是南北方向,故此段的淮水“南岸”又曰“东岸”。

注释2:祝振雷吉林大学硕士论文《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前言第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