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炖三季报(上)

 昵称32023634 2017-11-01

开始之前,先通知个好消息:经读者推荐,昨天唐书房购买了“号内搜”服务。今后,你可以凭借你记得的任何关键词,在书房里搜索寻找历史文章,不用再去翻的老眼昏花了。


号内通菜单放在原来的“书房福利”菜单位置,点击进去就可以搜索。也可以向书房发送关键词“号内搜”提取搜索界面。

书归正传。

三季报信息量不大,一般不会有什么重大信息值得表述。除了茅台已经在周六发表了《李保芳的小算盘及茅台重估》一文之外,其他的持股公司,今天一锅乱炖了。

 

借着茅台开头,就先说酒吧!

洋河,作为中小板企业,按照规定业绩是需要提前预告的,所以半年报就已经有三季度业绩增长10~20%之间的预告了,报表披露15%增长,中规中矩。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0%,有加速迹象。


洋河,省内王者,根据地扎实。省外重复根据地深耕经验,具有引导渠道把握市场的能力和经验。啃硬骨头出来的团队,和股东利益捆绑的团队,值得信赖。相比享惯福的五粮液老窖团队,我更信赖小洋在深度全国化过程里的攻坚能力。

 

当前海天稳,梦飞升。三季报已经预告了全年业绩64~70亿之间,对应当前1700亿市值,约25倍左右的估值,基本合理阶段,持有。相对于三季报多家从30%+到70%+的增长,市场用抛售表达了其难以预测的小性子。估摸着过几天,情绪稳定了,就没什么大碍了。

图片来自云酒头条 

再说古井贡B。

在目前营收最大的前六大白酒上市公司茅五洋老古汾里,真正的全国性的酒企也就只有茅台五粮液和老窖。洋河只能算半个,还没有真正走向全国——洋河营收远超老窖,只是因为在有限的几块地面扎的比较深而已。


洋河、古井贡和汾酒三家,是最有希望从地方走向全国,在消费升级以及行业集中的浪潮中完成扩张的。其中清香型白酒的消费群体我吃不太准,加上汾酒的企业价格设置以及大本营山西的经济形势,老唐都不太看好,所以没怎么关注。


古井贡有“贡”为名,有曹操家乡加持,有中国八大名酒之一的历史底蕴,有以梁金辉为首的管理团队,有投入高额销售费用扩张的习惯,有在白酒诸强林立的安徽省内厮杀出来的经验(白酒营销界有口诀云:东不入皖,西不入川),其主流产品集中在100~300元价格带,和茅五洋老的未来看点不同,目标人群不同。


我个人比较看好它在消费升级需求下的全国化之路。但这不是古井的最大优势,古井最大的优势是:有B股,而且便宜近一半。老唐是今年6月中旬买入的古井贡B,买入价格大约是31港币左右(书房有分享),折合人民币不到26.5元,相比当时的古井贡A50元左右的价格,近于对折。


即便通过四五个月的爬升,当前古井贡B价格为44港币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37.5元,相对于当下古井贡A73元的价格,依然是对折。憧憬古井的全国化前景,当前市值不到190亿(按照古井贡B股价计算),依然处于偏低估位置。若要说不确定性,可能主要也就看对湖北黄鹤楼酒的收购后的整合情况如何了。

 

第一持股行业白酒说完了,说说第二大持股行业银行。


其实我很少直接说具体银行,为啥呢?银行业财报术语复杂,对于绝大多数没有读过《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的朋友来说,说一堆拨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当年计提、坏账率、不良贷款率、净息差、净利差、非息收入、核心资本充足率、二级资本充足率、扩表、缩表、同业资产……,跟天书一样,除了引发一堆询问这个是啥意思,那个是啥意义,你是不是zhuangbility等等的反应之外,没什么用处。


而如果读过《手2》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老唐在224页直接写了“2016-2017银行股价大概率上涨”的判断,并在230页干脆就给出了代码:

还聊什么呢?


其实还可以说一件郁闷的事情,让大家开心一下:在我写完《手2》的时候,真动过心思,想把正处于管理层动荡的民生银行H股,换成《手2》主角工商银行的H股。后来又有点犹豫,怕担上卖书鼓吹读者抬轿的嫌疑,就忍了。如果当时换了,今年就是左招行右工商,前腾讯后海康,茅台挂在正中央,人挡砍人,妖挡斩妖的格局!唉,就这样,失去了一次冒充股神的良机,哭死……


当前,简单的说,招商银行仍然一切均好,不良率连续下降,已经可以有拨备反哺利润的腾挪空间了。而招商H股价仍然低于招商A股约7%。我可能会在招商H股价超过招商A5%~10%的时候动手搬砖,如果没有,就继续傻坐。对于银行,最简单的估值就是市净率估值,招商银行的品牌和管理,足够我给予一定的溢价,看高到近2倍市净率位置。

 

民生的三季报,显示情况也在好转中,新不良生成率下降,逾期贷款率降低。虽然还是比招商差不少,仍处于砍同业、缩规模的阵痛中。但由于当前H股股价仅仅7.55港币,折合人民币6.42元,相对于每股净资产9.89而言,是打65折促销——招商H1.46倍市净率,招商A1.56倍市净率。依然是手2里的观点,我认为市场恐慌过度,民生股价必将修复到至少115%净资产以上位置,但时间无法预测。

 

接着说国投电力。


持有国投的核心在于,你认为今年不赚钱,甚至明年还不赚钱的火电厂,到底是包袱还是资产?如果认为短期亏损的火电厂,会拖累每股收益,是股价的包袱,那么持有国投不如持有川投。如果认为今日亏损的火电厂是资产,今天亏的都会在未来补偿回来的,那么持有国投优于川投。简单的说,国投就是一个水电兜底,赠送火电看涨期权的权益组合。


对于两投而言,当前潜在利好有:①煤电联动,上调标杆电价,减少火电亏损的同时,增加水电盈利。这个是公开政策,只要发改委不耍赖,2018年元旦,标杆电价就应该上调,由此将给国投带来水电和火电两大板块盈利的同时增加;


20171019日,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出《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西南地区水电消纳的通知》,推出11条政策,力争“十三五”后期川滇两省不再新增弃水问题,要在“十三五”期间新增四川送电能力2000万千瓦以上、新增云南送电能力1300万千瓦以上,确保水电送出通道需求。这是长期利好,消纳是水电的关键,多卖的每一度电,都几乎是纯利润;


③国家能源局9月份推出征求意见稿,准备延续2017年到期的大水电增值税退税政策,对国投而言,100万千瓦以下的电站,增值税税率由17%降为 13%100 万千瓦以上的电站,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 12%的部分即征即退政策再延续三年到2020年底。该政策若能通过,也会增加国投未来三年的净利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