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得始终。

 yangmingli2001 2017-11-01


作为大乘佛教徒,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要利益众生。我们要经常检验自己修行和做事的目的:比如我们工作、做生意、拍电影、开医院,目的到底是什么?要经常去想。

我们刚开始发心时,可能真的想去利益众生。但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样的发心会慢慢丢失。你的心会逐渐为了这件事的成败、得失而纠结痛苦,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搞得完全忘记自己的初心。

不忘初心很难啊!真的很难。要冲动地起一个念头,来一个感动,满地打滚儿,痛苦流涕,这些很容易,谁都会,有时候哭完了还爽得不得了,那叫排毒。但真的要坚持下去,好难呐!因为你内心衡量这些事的根本,还是在于现实的得失。因此,你的心就不免在现实的得失里产生很多忧虑、焦躁、欢欣。次数多了以后,一方面,心会疲惫;一方面,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根本不去想当初是为了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虽然我们每个人做的事情有大有小,做的种类也不一样,但其实每个人做事都会有个“我想要什么”的动机。你去观察一下自己,做这件事是否真是为了众生的解脱?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丢失目标。

丢失目标以后,很多痛苦就来了。那你说:“不丢失目标,痛苦就不会来吗?”也会来,但由于你没有丢失这个目标,你那个初心会帮助你抵抗过那些痛苦。

还有,既然你是为了发起菩提心去度众生,只要你内心里这么努力去做了,你就赢了。外在的成败真的是有因缘的,不是你学了佛、发了菩提心,你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比如释迦牟尼佛说佛教在末法时代后期一定会消亡,如果发了菩提心做什么事都成功的话,难道说弘扬佛教的这些高僧大德们没有菩提心?他们有的嘛,但佛教还是会灭。为什么呢?因为因缘如此,众生业力所致,它就是要灭。

但对于发菩提心的这个人自身来说,如果你的内心真的照着去了,你就赢了。你没有因为外在的因缘不济就消失了菩提心,外面的因缘虽然不济,但你有菩提心,你就赢了嘛!你可以因此而获得解脱,可以在另外的因缘中获得更大的成功。但如果你因为外在的失败而导致内在的初心也忘掉了,那你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连根本都丢失了。

刚才是说失败。还有,因为成功,我们也很容易丢失菩提心。

很多人成功后就开始想到各种各样的享受,各种各样现世的利益,因此又忘了初心——这是大乘佛教徒最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我们居士,有能力时就是要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这是所有佛教徒的根本。不管你用什么手段,你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初心是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是,那《入行论》里所说的这些我们就没有做到。

不管我们开公司、办养老院,或者做其他慈善机构,目的就是要发起菩提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得有智慧,需要一些手段。你说:“哎呀,我有初心,所以我一定要成功!”你谁呀?你去嘛,看别人不一巴掌打死你——娑婆世界的嘛!

你可以有些手段,但在这些手段中还是不能忘掉初心。这是好难的一件事啊,真的好难。一个人坐在一个与世隔绝或偏僻的地方修行时,有时候也会觉得难,但那个难是出于孤独,其实不算什么。如果真的把你关在一个房间里面,不让你出来,你就不活啦?你还是要活的嘛。你看很多人坐牢几十年也就那么坐过去了,很艰苦的环境他也活下来了嘛,是不是?所以说这个不难。

真正的难,就是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起起伏伏的事态、赞誉、诽谤、各种各样无实或真实的舆论攻击时,你还是不忘初心,这就是最大的修行。

你说这个能证悟本性吗?我告诉你,这好像跟证悟本性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又跟证悟本性有绝对直接的关系。为什么?这个叫资粮。如果在那些状态下,心都能始终回到那里去,那你离那个证悟不会很远的。

很多人,你看嘛,把他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他修不下去。为什么呢?内心里面没有资粮,充满了业障,他只是为了取得这么一个安静的环境。但实际上,他一到那个安静的环境里就会花样百出,不要认为我不知道。

我们的相续如果没有经过各种各样的磨砺和冲击,没有经过很多积资净障的洗礼,一个人坐在那里再怎么修也不管用。所以说作为居士的我们,真的要做到不忘初心。我们在外面上班时,会经历娑婆世界很多奇怪的现象,我们要随时命令自己去做利益众生的事——真的要命令自己!

刚刚开始一定会难受得要死,过两分钟你就忘了,而且还要受到很多冲击和打击,别人不理解你、攻击你、鄙视你,但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自己发起菩提心。比如公司里面这些师兄弟们,你们在我面前都显得温文尔雅,全部都很有菩提心的样子,但互相之间就很难说了,我不在的场合你活得最真实,原形毕露,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出来了。

是的,你是活得很真实,但你这个“真实”就是导致你不解脱、不证悟的根本原因。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真实,只是以自己的习气为真实。我们应该怎么真实?要不忘大乘菩提心!长期地熏习,心才会慢慢开朗、开阔。一个长期发大乘菩提心的人,时间长了,他的头脑一定会很清晰,再跟他说什么离开四边、觉知本质这些,他就能理解甚至体会了,很怪的。

从理上来说也不怪,但能去做的人真的很少!人就是这样,总是按自己的习惯去做事,而且还做得很爽,要求好处。要求好处也没问题,但你要明白什么才是好处啊!佛菩萨告诉你,解脱和利他是最大的好处,你就要照着去做啊,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冲击——但哪有什么事没有冲击?你发个财也有冲击嘛,有几个人做了马云?也只有一个嘛。现在全世界有70多亿人口,有多少人是富人?还是穷苦的人居多嘛。也就是说,即使你不从事佛法,去做些世俗的事,你也会经历很多灾难。不是说我们学了佛法,发了大乘菩提心,有了空性的智慧,在世俗事情上就绝对会成功,如果是这样的话,释迦族就不会被琉璃王杀得干干净净的。

所以大家要记住,我们可能会失败,但如果我们愿意发起菩提心去做事,那我们内在就赢了。我这么说不是告诉大家我们会失败哈,没那回事!但这样的心态一定要有,否则你一定会遗失初心,慢慢滑到真的想挣钱等非常混沌、世俗的状态。

我们不能忘记生命中的两个目的:一、解决众生暂时的痛苦;二,解决他们究竟的生死大事。以这两个目的来帮助众生,不管你做什么,肯定都是有利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