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悉人性的职场之道,更懂你的上司,更了解你的下属

 nqj0108 2017-11-02
·

  从古至今,人才都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有力支撑。

  “才之栋,国之栋梁也”、“为政以人才为先”,自古至今君主选拔人才的历史故事里,也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管理和做人的智慧。

  不论是“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故事,还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到如今的“人才兴邦”思想的一脉相承,无不在述说着【人才兴则国家兴】的千古不变的道理。

  作为企业者管理来说,选拔人才,储备人才,重用人才是每个企业管理者的必备技能。并因此而诞生了一门学科:人力资源管理。

  但一说起人力资源管理,我们总认为这是一个舶来品,把西方的人力理论作为企业管理圣经,但在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中,我国思想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提出是很超前的。

《人物志》:洞悉人性的职场之道,更懂你的上司,更了解你的下属

  首先是识人

  早在论语时候,孔子就曾提出识人辨才的方法: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从前我听了一个人的话,就可以(直接)相信他的行为了;现在听了一个人所说的话,还要进一步观察他的行为,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纵横学家鬼谷子就识人辨人也是有一整套的逻辑办法:

  如:微察问之, 以观其辞;穷之以辞, 以观其变;

  提出一些很细节的问题请他回答,可以考察他的沟通表达能力;问题问得角度略刁钻一些,试着盘根究底探寻, 可以考察对方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人物志》:洞悉人性的职场之道,更懂你的上司,更了解你的下属

  其次是选人

  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曾有著作教人选拔将才的论述:

  【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什么是大将之才呢?

  遇见贤人感到自己有不够之处而能虚心请教,对别人的意见、谏言能痛快地接受如同顺着水流;待部属和其他人宽厚又不失刚正,指挥打仗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这样的将领称得上是“大将”。

《人物志》:洞悉人性的职场之道,更懂你的上司,更了解你的下属

  再次是用人

  识人、辨人、用人一直是古代治国管理之重中之重,清代历史名臣曾国藩曾这样选人:

  李鸿章向曾国藩推荐三个年轻人,请他帮忙给安排合适的职务。

  曾国藩先在暗中看三个人的神色,看他们面色怎么样。后又过了很久曾国藩才出来,与三个人交谈了几句话就让他们退出去了。

  接着他就对李鸿章说:“第一个年轻人可以让他负责后勤;第二个年轻人可以派给他一个虚职,不能委以重任;第三个年轻人大将之才,前途不可限量啊。”

  李鸿章大惑不解:“请问仁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曾国藩说:“第一个年轻人目光低垂,不敢仰视,问话有一句答一句,老实忠厚,但魄力不够,适合做后勤;

  第二个年轻人看似很恭敬,'是是’,很恭敬,但东张西望,言语机灵,献媚投机,不堪重用,这种人不能用啊;

  第三个年轻人目光凛然,话虽不多,却敢于直抒己见,与我意见相左(就是哪怕跟曾国藩意见不一样),也不卑不亢,是大将之才,这个人可以委以重任。

  果然,第三个年轻人后来官至担任台湾巡抚,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中法战争中保卫台湾的民族英雄刘铭传。至此,我们不由得看出曾国藩选人目光之毒辣,更能看出“人尽其用”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益处。

《人物志》:洞悉人性的职场之道,更懂你的上司,更了解你的下属

  成功的企业管理者,都在学习《人物志》人才管理的基础学问和底层逻辑。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故事里提到的曾国藩的识人之法是“察言观色”,就用到了《人物志》中对于人才的“基础八观”之法。具体点来说,就是察“神(神态)”观“精”(眼神),“识人之八观法”来源于三国时期的著名著作《人物志》。

  神(神态)正派与邪恶

  精(目光)聪明与愚笨

  筋(筋腱)勇敢与怯懦

  骨(骨骼)刚强与软弱

  气(气息)焦躁与安静

  色(脸色)阳光与抑郁

  仪(仪表)衰颓与庄重

  容(表情)谄媚与规矩

  言(声音)缓慢与急迫

  从以上这一点来“管中窥豹”,我们便可以看出三国时期刘劭编写的这部《人物志》是一本非常具有体系、逻辑和具体实施办法的人才管理书籍,被称为东方的“人力资源管理奇书”,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籍。该书全面论述了各类人才在生理素质、气质性格和政治才能方面的差异,以及适宜从事的职业,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材,并对鉴别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堪称中国古代人材思想之集大成之作。

  我们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说:“我自己很喜欢刘劭此书,认为他提出'平淡’二字,其中即有甚深修养功夫。在我年轻时读《人物志》,至'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一语,即深爱之。”

《人物志》:洞悉人性的职场之道,更懂你的上司,更了解你的下属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施赖奥克将《人物志》翻成英文,取名为《人类能力的研究》,在当时的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本书集儒家、法家、道家、术家等百家之长,落脚于君王管理国家和社会“道与术”层面。汤用彤先生说,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故甚具历史上之价值”。

  由于古今文化背景的某些同构性,所以该书对各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在如何认识自我、了解他人、选择成功之路等方面都没有过时。《人物志》是领导者必备的人事管理工具书,更是任何有志争逐职场人士的自我调理的修养工具书,拥有它的智能,你将会更认识你的上司,也将会更认识你的下属,更重要的是,你更能清楚自己的不足与极限。

  识人要有方,用人要得当。作为新时代的国学追随者、企业的领导人,识人用人之学问不可不知,不可不深研,这是团队的根、公司的本。

NQJ0108·欢迎您朋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