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产量构成及增产途径 掌握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

 笨笨迪 2017-11-02

番茄产量构成及增产途径 掌握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

1.番茄产量构成番茄产量主要由定植株数、坐果数和单果重量构成,可用公式表示为:

产量=定植株数×单株坐果数×平均单果重量

定植株数决定于栽培形式、品种、整枝方式等,生产者可根据具体条件选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一般日光温室每亩定植1800—2200株。

坐果数决定于品种、育苗技术、花期管理技术和留果穗数等。宁夏回族自治区日光温室生产上,秋冬茬和早春茬一般选留6—12穗,少数留4— 6穗以上;冬春一大茬一般选留12一24穗。每花穗留果3—4个较为适宜。

番茄产量构成的三项因素内,受栽培技术影响最大的是单果重量。果实重量决定于每个果实的细胞数和细胞大小。因此生产上培育花芽发育良好的壮苗以及加强定植后的栽培管理,特别是果实膨大期的肥水管理具有直接的重要意义。

2.番茄增产途径

(1)选择优良品种是番茄生产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基础。好品种一般增产10%—30%,在病害严重地区,选择高度抗病品种,增产可高达50%以上。另外,选择耐寒性或耐热性强的品种常常是冬季生产或夏季生产的成败的关键,这是栽培管理所不能补偿和替代的。

(2)合理密植是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生产上,在整地定植前,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形式栽培密度(株距和行距)就应确定。但定植后缺苗或病害或机械损伤所造成的缺株对产量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3)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是番茄生产,特别是冬季生产和越夏生产增产的关键。生产上常常由于落花落果严重导致产量较低,因此,提高坐果率对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4)病虫害防治是番茄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上普遍遭受病、虫的危害,轻者造成减产减收,重者甚至绝产绝收。

(5)适宜的栽培管理是增产的保证。栽培管理主要是环境条件的管理,也就是光照、温度、水分、营养和气体的调控管理。生产上增加光照,特别是冬季生产增加光照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光照是栽培管理的关键。光照管理应尽可能使植株接受更多的光照,制造更多的养分。温度管理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夜间温度管理稍低,有利于养分积累。水分和养分管理要充足,特别是结果期,更要充足,否则将影响产量。

番茄不同的栽培形式其栽培管理也略有不同。露地栽培由于光照充足,但温度和气体管理比较困难,所以主要是水分和养分的管理;而保护地生产,尤其是日光温室生产由于光照不足,所以要以光照为前提条件,进行温度、水分、养分和气体的管理。番茄保护地栽培的茎叶大小要比露地栽培适当小些,如果过分繁茂,甚至徒长,易引起开花结果的延期或落花落果,造成减产减收。

掌握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有目的地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对提高番茄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