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樱桃高产栽培技术!

 培训班背包 2019-10-20

(1)大樱桃适宜温度、土壤。最适宜大樱桃发芽的时间为10℃,当温度达到15℃以上时才为开花的最佳时期,温度在20℃以上时新梢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果实发育阶段将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为宜,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大樱桃果实50~60天便能成熟。由于大樱桃的抗冻能力较差,一般在温度下降至5℃时便会进入落叶期,随着温度的持续降低大樱桃会进入休眠期。大樱桃栽培的过程中对土壤条件具有较高要求,土层要达到一定厚度且有一定的松软度才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一旦栽培的土壤过于板结或者排水性不佳就会导致根系生长受限现象发生,根系无法向土层深入生长距离土表过近会对树木的生长状况和抗风能力带来严重影响。除此之外,对土壤的酸碱度也具有一定要求,将土壤pH值控制在5.6~7.0之间为宜。

(2)大樱桃适宜水分、光照、风。由于大樱桃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氧呼吸,为此,一旦土壤中的水含量过多就会降低根系周围的氧气含量,致使根系无法完成有氧呼吸对树木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而根系长期处于多水的状态下还会存在烂根的威胁,最终导致果树枯死。但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过低会造成树干缺水,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水分快速蒸发,根系无法吸收足量的水分,不能为树枝带来水分供应会造成树木提前衰老,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对大樱桃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使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降低。大樱桃具有喜光性。阳光充足部位的树木长势良好,在坐果率和成熟期上也会存在明显的优势。在阳光充足的区域栽培出的大樱桃果实的含糖量也会明显增多,这对大樱桃的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大樱桃栽培的过程中风力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秋冬两季,温度偏低,在风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导致枝条抽干的现象发生。受到大风的影响,树枝很容易出现折断或冻伤问题,对树干的养分含量造成一定影响,影响大樱桃产量。

(3)提高坐果率技术。在对以往的大樱桃栽培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大樱桃的坐果率与树木的生长发育、养分、品种、光照以及病虫害等因素相关。为了达到提升大樱桃坐果率的目的,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适当施加肥料。尤其是在花芽分化时期属于大樱桃生长循环的重要阶段,一定要做好营养元素的补充。

(4)整形疏枝技术。在栽培的过程中,除了要确保养分和水分供应之外,还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提升树木的光照率,这样不仅能提升大樱桃果实的质量,还对产量具有积极影响。在栽培的过程中,为了提升产量,往往会采用密植的方式,实际上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量,但是对果实的质量和品质将会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密植也会对树木的光照情况和养分吸收带来一定影响,为此,需要采取整形疏枝的操作来提升树木的光照率。

(5)休眠期和萌动期病虫防治。休眠期彻底清园,清除枯枝落叶;树干涂白,防治越冬的介壳虫等;深翻整地、起垄,冻死地下越冬病虫。回剪除病虫枝,刮树皮,集中烧毁;割刮流胶病斑,并涂石硫台剂保护;及时浇足解冻水,促进树体复苏。萌动期用48%的毒死蜱1200倍液加氨基酸锌硼钙200~300倍液,防治介壳虫和生理性缺素症;涂杀虫油带,在主干上涂抹15公分的杀虫油带,阻止害虫上树。

(6)萌芽后至花期和果实发育期管理。萌芽后至花期用萝卜丁拌敌百虫诱杀金龟子;喷洒病毒A抑制痨毒病;花期忌用杀虫杀菌剂,以免影响坐果。

果实发育期,第1次落花后至展叶期结合预防生理性病害喷氨基酸锌硼钙400倍液,防绿盲椿可选用10%的吡虫啉3000倍液,或毒死蜱1500倍液;结合叶面追肥,可喷洒24%的甲氧虫酰肼4000~6000倍液。

采收是大樱桃栽培的最后环节,要依果面色泽、果实风味的成熟度来确定采摘时期。采收过早,不能体现品种应有的优良性和品质,含糖量低,色泽与口感较差。采收过晚,易落果,肉松软,不易贮运。

大樱桃栽培的过程中对大樱桃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然因素、温度因素、土壤、光照以及水分等,这些因素均会对大樱桃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要想提升大樱桃栽培的高产技术,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