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墨村民淘宝卖鸟笼年入千万

 东风来了树林欢 2017-11-02

一个1509人的村庄,80%的村民从事鸟笼加工产业,仅在网上的营业额每年就超过千万元。这个村叫大欧村,位于即墨西北。去年,大欧村人均收入1.8万元,成为中国人气最旺的淘宝村之一。

鸟笼也可私人定制

25日,青岛新闻网记者来到大欧村村头的鸟笼销售商店看到,各种鸟笼琳琅满目,“这个鸟笼是纯手工雕刻的,工艺十分复杂,光这个小部位就雕刻了10多个人物。”店主拿起一个精美的鸟笼介绍说,这个鸟笼售价1万多元。店主说,他们还专门推出了私人定制服务,红木、象牙等珍贵材质的鸟笼也可以做,但价格比较高。

据《即墨县志》记载,大欧鸟笼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相传,在清朝顺治年间,大欧鸟笼进入北京市场,为公子王孙、富家子弟们所赏识,竞相购买,从此大欧鸟笼扬名国内。从当时的顺口溜可见当时大欧鸟笼受欢迎的程度:“张院的簸萁,毛子埠的升,大欧的鸟笼进了京”。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大欧鸟笼的制作工艺日益精湛。

大欧村是目前江北最大的鸟笼加工专业村,其鸟笼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欧村于2015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2015年12月25日,阿里研究院发布《2015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揭晓2015年中国淘宝村名单,大欧村首次上榜,成为中国人气最旺的淘宝村之一。

“每个月网上营业额10多万”

现在的大欧村一片红火,但多年前的大欧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形不成规模,效益也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改变难赚钱的状况,2006年“即墨市大欧鸟笼产险协会”成立。在协会的规范运作下,大欧鸟笼产销渐入佳境。不仅组织专业人员到南方学习先进技术,不断研发创新,还在协会内定期组织培训班,并向会员传授营销策略和世界各地鸟笼市场的需求现状等。

随着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大欧村鸟笼的影响也日益彰显,拿到了多项大奖。2015年,该村建设了移风店镇大欧社区服务中心,同时配套建设大欧鸟笼展销大厅及农村电商服务平台。

“我现在每个月的销售额能有10多万,多亏了电商服务平台。”村民王女士说,电商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免费的电商知识培训以及规划、技术、运营、策划、物流等多项服务。

通过典型示范、奖励帮扶等措施,大欧村开展电商业务的业户已有39户。

鸟笼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大欧村制做各种高中档鸟笼,精致鸟笼和竹制品销售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意大利等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村庄参与竹制品加工的人员1000多人,年收入总额达2000多万元。

作为鸟笼加工专业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鸟笼加工产业,鸟笼加工产业占村民总收入的70%以上,年产鸟笼50万件,全村电商年营业额达1000多万元。

在鸟笼产业发展过程中,大欧村不断创新经营方式,例如为适应顾客差异化需求,各家网店不仅出售成品鸟笼,还出售各种鸟笼配件、鸟笼半成品,供“养鸟发烧友”们自己组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