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没喝酒,却被判“酒驾”被交警带走了!

 tuzhanbei2010 2017-11-02


前段时间网上疯传了一则消息,说是福州一男子在开车路上吃了几颗荔枝,被交警检查时竟然检查出酒驾。没想到小小荔枝居然能如此坑人。

这几天小编又看到一则新闻,小伙子高速上被交警拦下来,刚吹了口气儿,快速检测棒立马亮起了红灯,已达醉驾标准。小伙当时就吓尿了,大喊:“我就吃了俩蛋黄派!”然而还是被交警叔叔拖走抽血以证清白了。

心疼小伙儿,受到了惊吓不说,这没吃饭呢还挨了一针被抽了一管子血。不过,这确实提醒咱们一件事:开车前可不能啥都乱吃!目前较为主流的酒精检测仪按测试原理来分大致有三种,化学反应剂、红外线和电极。


其中利用化学反应剂进行测试的酒测仪历史最为悠久。这种仪器内置两支装有化学试剂的容器,受测气体通过容器时,内部的乙醇会与化学试剂产生反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阻会影响仪器读数,换算后可获得受测气体的酒精浓度。

所以,只要你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就一定能被检测出来。但是,呼出气体有酒精不一定就是喝酒导致的。

像蛋黄派、瑞士卷这种包装好的保质期比较长的加工糕点都会含有食用酒精,保证产品在长时间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也能保持松软口感,延长保质期限。

接连着看到这样的新闻,显然车主被酒驾得一脸懵逼。蛋黄派导致酒驾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那么还有那些东西可能让你在监测时遭遇一脸懵逼呢?


1.酒心巧克力

虽然是巧克力,可我们装的是真酒啊!


2.格瓦斯

酸酸的甜甜的,随随便便干一瓶不是事儿,可别忘了人家是正经淀粉发酵的产物哦。


3.豆腐乳

白粥配上酱豆腐,一顿清爽早餐。不过吃完了可别马上开车。常见的豆腐乳中含有食用酒精,配方中含红曲色素和乙醇勾兑的成分,经试验验证,即使吃四分之一块,测试的酒精含量却高达1.835mg/ml,是“醉酒驾驶”标准两倍还多。


4. 高糖分水果

荔枝跟榴莲这两种水果的含糖量很高,在一定的存放条件下,会发酵产生乙醇,导致食用后口腔内乙醇含量陡然升高。其他含糖量高的水果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像苹果、葡萄、芒果、梨子等高水分高糖分的水果,要注意储藏时间。放的时间长了一点,在相对密闭缺氧的环境下也会产生乙醇。但只要漱漱口,乙醇含量很快就会下降,但如果吃了很多就要等久一点。


5.漱口水

以前不少漱口水含有酒精,不过发生过多起驾车者使用漱口水被查出酒驾事件后,如今越来越多的漱口水厂商已将酒精排除在配料表之外。但市民在选购漱口水时,还是应仔细查看配料表,因为市面上仍有部分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


6. 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止咳糖浆

这些常见的家庭用药都含有酒精,所以仔细看药品说明书很重要。

万一哪天一个没注意,这种假性醉驾的乌龙事件落到自己头上了怎么办?一世英名就这么毁啦。其实上面这些食品药品为什么容易让人中招呢。因为除非仔细看说明书,否则你根本闻不到酒精味儿啊,这就说明:酒精含量很低。

所以,当遇到误测时别慌,抽血都不一定需要,原地等个十分钟,那点儿酒精就挥发得差不多了,再测一次就好啦。

当然,不想经历这种麻烦呢,吃东西前就好好读读说明书,吃了上面列举的这些含酒精食品药品,就休息半小时再上路。只要你不喝酒开车,那就啥都不是事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