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冬天的阳光雷霆 2017-11-02

最近几年,国内小龙虾消费量猛增,小龙虾已成为每个家庭餐桌必备的菜肴。在上海、常州、无锡、苏州、武汉、南京等大城市,一年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从目前消费水平看,国内市场小龙虾缺口极大,小龙虾养殖大有“钱”途。小龙虾自从2015年开始,价格就持续走高,越多的养殖老板开始养殖,规格越大的下价格越高,今年小龙虾价格最高时达到60元/斤,而且今年小龙虾价格是一直持续走高,但是今年小龙虾养殖产量普遍偏低,虽然有如此高的价格,但是整体盈利情况不是特别乐观,原因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1、早期干旱。2、高温歇伏。

龙虾的生理学特点:龙虾属一年多次产卵类型。水温升至20℃以上时,在春、夏、秋季交配亲虾便开始产卵,产卵季节持续6个月之久,一年可产卵3-4次。产卵量随个体大小和性腺发育程度而异,一般每次产卵300-1000粒。个体较大的雌虾怀卵量多些。按照这个繁殖习惯只要亲本数量够,龙虾产量是不应该低的。但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雨水问题,龙虾在早春出动主要需要雨水刺激,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雨后龙虾大量出洞,爬下水中产籽。但是今年三月份四月份兴化地区雨水严重偏少,而这个时候正好是龙虾大量出洞的季节,雨水少就会导致龙虾出洞时间推迟,同时雨水少洞内干旱也会导致龙虾腹部的小虾苗出现死亡,今年笔者早期在塘口的时候就发现龙虾洞里挖出来的龙虾腹部小虾苗有死亡的现象。这是今年龙虾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今年四十天的伏天,高温持续时间长,特别是在7月下旬出现的罕见的38度以上高,而且持续时间长达一周时间,这导致很多塘口出现了龙虾缺氧爬边,打洞歇伏的问题,从这次高温过后,龙虾产量极具降低,很多塘口每天产量下降到高温前的1/3都不到,同时很多歇伏进洞的龙虾也死亡在洞里了,这也导致后期龙虾繁殖亲本数量降低。也导致后期龙虾产量降低。

那么针对这两个问题,在2018年如何避免,如何来提高龙虾产量呢?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现。

龙虾产量高低的基础之一是亲本数量决定的,如果是新塘口建议放到30斤/亩以上的亲本虾,在年前10月份左右投放,池塘水位保持在50公分上下,如果是原塘虾,可观察围梗上的龙虾洞数量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亲虾数量。同时龙虾池塘不建议过大,二十亩以下最好,越小的池塘围梗相对于池塘面积的比值更大,这样更利于池塘的龙虾打洞,亲本数量相对更加充足。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越小的塘口越容易出高产。

最好选择距离虾池较近的地方进苗,虾苗规格尽量大些且要均匀,活跃度强,体色青亮,四肢齐全。并且去年小龙虾没有发病的小龙虾为最佳。原塘小龙虾出动后要及时的肥水,培育出天然性饵料,建议使用肥水旺和乌金膏配合黄金益菌素一起使用,即可培育出适口的天然性植物饵料,又可以培育出动物性饵料。然后投喂适口的配合饲料,促进小龙虾生长。

如果早期雨水偏少,龙虾出动会受影响,建议先把水位抬高将龙虾洞淹没,再把水位降下来,后期根据天气情况,可使用小水泵往岸边打水,形成人工降雨,刺激龙虾出洞。龙虾出洞过晚,母虾的营养也难以持续的维持腹部籽虾的存活,因此也会降低籽虾存活率。

高温歇伏问题主要有两点原因,1、水体温度过高。2、池塘缺氧。这两者从根本上解决可以考虑增加池塘深度,保持池塘水位在1.5米就能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水源好的塘口持续保持流水也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从近几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小龙虾发病弧菌感染引发病变是小龙虾大量死亡和活力不足的又一大因素。普通杀菌药对弧菌效果不明显。“弧菌天敌”安全无刺激,晴雨两用,一瓶多效。即能增加肠道有益菌,降低饵料系数,也能治疗小龙虾因弧菌引起的疾病。如何鉴别弧菌感染症状:断须、断爪、末端发黑、发黄,尾扇边缘积水,肝脏发白及黑鳃,活力低。预防方案:内服+外泼,内服一瓶40斤料,外泼弧菌天敌一瓶3亩水体。,同时定期使用黄金益菌素发酵液外泼,也能较好的抑制弧菌问题。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7年小龙虾养殖总结:发生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