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总结!高效益河蟹、小龙虾池塘生态混养,做好这几点让丰收常伴你身!

 沈静ri1hwhyhv1 2019-12-08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代水产独家报道:

作者 | 刘爱民 李志国 周爱民 何友义

作者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

江苏是水产养殖大省,河蟹、小龙虾的养殖起步早、技术先进,市场成熟,现已成为省水产养殖主导产业。为了改善养殖模式,增加经济收益,近年来江苏省已经有不少地区对河蟹、小龙虾池塘混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姜堰区润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进行了河蟹、小龙虾池塘生态混养模式的多年实践探索,实现了河蟹亩产236.7斤,其中3两以上达189.4斤;小龙虾亩产179.6斤的养殖高效益。现将养殖过程中的相关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苗种是基础

1.1扣蟹选择及密度控制

扣蟹亲本要规格大(公蟹5两/只,母蟹3两/只),种质纯。扣蟹外观要求青壳、白板、食线粗壮、肝胰腺亮黄、无残肢、无磨爪。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苗种培育亲本选择坚持公、母跨区域独立采集,自然水域优先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公蟹的选择严格限制于阳澄湖、太湖、洪泽湖、长江等自然水体,确保亲本自然特征显著。多年养殖实践证明,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扣蟹在蜕壳成功率、生长速率、抗病力及大规格成蟹占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姜堰区润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虾蟹池塘混养扣蟹投放密度800只/亩,规格为50~60头/斤。

■ 育苗用亲本

■ 大眼幼体

■ 扣蟹

1.2龙虾苗种来源

目前小龙虾养殖如火如荼,但是苗种培育方面仍缺乏规范化管理,近亲繁殖、种质退化现象层出不穷。姜堰区润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养殖用小龙虾亲本均购买于不同养殖区域,投放密度在12000尾/亩(规格在2~3厘米)。

■ 小龙虾苗种

二、基础设施是保障

2.1池塘构造

从水草栽植、水草多样性、护草保草及虾蟹活动空间角度考虑,池塘构造以“回”字型或者多沟型为宜,姜堰区润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池塘建设成“回”字型。

2.2增氧设施配置

河蟹、小龙虾池塘混养模式,水中溶氧量是制约河蟹规格及小龙虾产量的关键环节,以前许多混养不成功的案例都是因为忽视了水中溶氧量的控制,因此增氧设施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我们增氧设施以纳米微孔增氧为基础,辅配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增氧,配合外源水的合理打进,确保养殖过程水体中溶氧量充足。

■ 微孔增氧

■ 水车式增氧机

■ 射流式增氧机

2.3、水草布局

由于河蟹、小龙虾是隐藏、躲避性较强的水生动物,尤其是蜕壳期间,更需要很好的隐藏环境场所,因此水草的种植种类及布局也是制约着养殖效益好坏的关键因素。姜堰区润泰水产养殖家庭农场水草布局采取环沟以伊乐藻为主,辅配水花生;坂田外围以伊乐藻、水花生包围,往内间隔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确保养殖周期内各种水草无缝衔接。

三、科学管理是关键

3.1水质调控

(1)肥水不使用化肥、农家肥等极易引发水质指标剧烈波动的肥料,注重碳肥、矿物肥的补充,可有效避免青苔的大规模爆发。

(2)注重定向培藻,尤其是底栖硅藻(如:小环藻)的培养,不仅可为虾蟹提供生物饵料,而且在稳定水质、提升水体矿化度、调节水草长势等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于高温期蓝藻的爆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不使用化学消杀类产品,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EM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调节、净化水质,减少水体及池底有机质的累积,防控虫害及有害菌的过度繁殖。

(4)根据不同水草的生长特点,及时护草、保草,定向使用颗粒壮根肥、护草素等产品。

3.2营养补充

(1)天然饵料的补充。除了定向栽植水草、培养底栖硅藻外,还投放螺蛳来代替传统的冰鲜鱼饲喂方法。螺蛳不但可以为河蟹、小龙虾补充动物性饵料,避免冰鲜鱼投喂过量、残留腐烂导致水质恶化的不良现象发生,而且螺蛳净化水质、底质的功能也非常强大,螺蛳投放量达300kg/亩。

(2)人工饵料投喂。从水质调控、防控水环境污染、确保营养全面性角度出发,全程投喂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熟化功能料,颗粒配合饲料的投喂更保证了虾蟹摄食的机率均等性,有效避免了由于摄食不足而出现的河蟹和小龙虾自相残杀或相互残杀的不良现象。饵料投喂以“两头精、中间粗”为根本原则,早期摄食量较少的阶段,以投喂小龙虾配合饲料为主,虾蟹进入生长快速期,摄食量增加后,转喂河蟹配合饲料,饲料蛋白控制在36~42%,饲料蛋白不可过低,确保虾蟹蜕壳生长及后期河蟹育肥增重的营养需求。

(3)钙质等营养的补充。钙质的补充贯穿整个养殖周期,不仅仅局限于蜕壳期补钙,日常管理(如:肥水、调水等)过程中也要注意随时补充,确保养殖全过程水体矿化度在200~250mg/L。定期拌料内服乳化离子钙、虾青素类产品,促进血钙的累积,平衡蜕壳素的合成,调节虾蟹的蜕壳进程。虾蟹蜕壳期补充液体活性离子钙,促进虾蟹硬壳,减少软壳损伤。注重维生素等能量物质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多维类产品。

(4)重视内服,在河蟹蜕壳前后坚持拌喂护肝、增强免疫力、助消化产品,促进虾蟹集中平衡蜕壳,提高成活率。

四、病害防控是重点

虾蟹池塘混养除了溶氧、营养等环境性致病因素外,致病菌的交叉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虾蟹蜕壳是不同步的,小龙虾蜕壳更为频繁,很容易出现活力差、感染有害菌的虾蟹被同类或者异类摄食的情况,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这也是虾蟹混养池塘,一旦小龙虾发病,河蟹也随之发病的根本原因,虾蟹混养的病害防控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定期拌料内服保肝、助消化、防肠炎、提升免疫力等相关产品,提升虾蟹体质,增强抗病力,促进虾蟹平衡集中蜕壳,提高蜕壳成功率。虾蟹蜕壳期,特别是软壳阶段,定期使用弧菌抗菌肽类产品控制水体有害菌。加强水质调控及底质改良,优化养殖水环境,减少有害菌的滋生。

五、结语

总的来说,虾蟹池塘生态混养模式,采取以下措施,切实可行,有助于养殖取得成功:

1、采取纳米增氧与水车增氧相配合,在高温天气、阴雨天气虾蟹不易因缺氧发生爬边、上岸、死亡的现象。

2、多品种水草的栽植,与单一水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前期水草以伊乐藻、水花生为主,保障了虾蟹充足的隐藏、躲避空间,能提高虾蟹早期的成活率,同时伊乐藻、水花生的栽植,也为坂田上苦草、轮叶黑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缓冲时间。中后期水草以苦草、轮叶黑藻、水花生为主,可有效调节、净化水质,提升水体透明度、稳定水体环境,减少蓝藻、甲藻等有害藻类的爆发,同时良好的水质环境能显著提升河蟹最后两壳的翻倍率,增加了大规格成蟹的占比,而且保证了成蟹青壳、白板,品质优良。

3、投喂的饲料宜选用优质高蛋白料,蛋白含量在36%以上,能有效保障虾蟹蜕壳生长的各项要求,特别是为了满足河蟹最后两壳蜕壳翻倍的营养需求,后期饲料蛋白要提升到42%。实践证明,除了水环境优良、溶氧充足外,高蛋白饲料的投喂对于增加河蟹最后两壳蜕壳翻倍率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4、注重加强虾蟹蜕壳期的有害菌防控,特别是弧菌抗菌肽类产品的定期使用,能有效防控虾蟹交叉感染,避免大规模发病的情况。

5、重视内服措施的应用,最大程度保障虾蟹蜕壳时间较为集中、整齐、平衡,减少互残伤亡,提升抗病能力。

当然,要想让虾蟹池塘混养模式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改善,比如虾蟹池塘混养模式下,虾、蟹最佳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是多少?虾蟹蜕壳不同步,时间不一致,各自蜕壳期如何正确补充营养、防控有害菌?以及高温期外源水质差时,能不能通过补充井水的方法来进行池塘水质调控等。

虾蟹池塘生态混养模式是增加水体有效利用率、提升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我们混养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的分享,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虾蟹的养殖带来帮助,让虾蟹养殖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广告

转载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