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始冰 地始冻——立冬物候

 一元堂中医张 2017-11-02

癸巳日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宋代·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图1-5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逸周书·时训解第五十二》曰:“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水不冰,是为阴负;地不始冻,咎徵之咎;雉不入大水,国多淫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一候水始冰:坤卦,初六。《周易·坤卦》爻辞:“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坤为水,纯阴,故曰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水面初凝,开始散在地出现很薄的不会非常坚实的冰。当然再往北方可能不是这样,这里主要是指黄河流域的物候特点。



二候地始冻:坤卦,六二。《周易·坤卦》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坤为地,坤纯阴,故曰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土气凝寒,未至于坼。”这时,土地已经因为缺水与冻缩而开始龟裂。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坤卦,六三。《周易·坤卦》爻辞:“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三爻动,封变为谦。互坎为水。坎伏离为蜃为雉。互震为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闲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礼记之注》以谓雉,由于蛇化之说,故以雉子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尽逆鳞,知之悉矣,然复疑之: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则亦闻而识之,不若《本草》《章龟经》为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东山经》:激女之山多蜃珧。”


 

蜃,在物相上可以类比性地解释为形如蛤蜊,但此物的本相应以质象为准。蜃,为蜃景象的海市蜃楼,物相动物中难有具此强大能量者。在智识与意识时期,人们对于慧识文化所定义的物相与质象的互化难以同步应用“玄之有玄”的幾学观进行物相与质象双类现象的同步解析把握,常常是非此即彼,所以就产生了众多的关于“雉入大水为蜃”的讨论和争辩。这与人们解释“爵(雀)入大水为蛤”的情况有点相近。《左传》中的这段文字基本记载了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虚与实之间、有相与无相之间,或者纯粹是指质象中物元形象本身的转化,是一种质象境内物相的相互变化转换而已,因为它们本身具有聚则成形、散则为炁的特点,其变换转化存在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性,还并没有上升到古人所揭示的“神变”层级。《左传·昭公十七年》曰:“郯子曰:‘丹鸟氏,司闭者也。……五雉,为五工正。’(杜预注曰:丹鸟,雉者。立秋来,立冬去,入水为蜃。五雉,雉有五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