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肽在糖尿病防控中的营养作用

 阳新远 2017-11-02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根据IDF统计,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4.15亿人,每11个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

3.jpg

据国家卫计委和IDF统计,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3年全球20岁~79岁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8.3%。


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糖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

5.jpg

糖尿病早期可能表现不明显。病情加重时,由于糖、脂肪、蛋白质合成下降,而分解代谢增加,往往出现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症状。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并发感染以及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


饮食调节是控制糖尿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轻微病人可单纯采用饮食控制;严重者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施以饮食控制。


但当前人们对糖尿病采用膳食调节时,常常是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其理由是主食是含淀粉丰富的食物,不吃主食,血糖就不会升高。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做法。

1.jpg

正确的通过饮食调节控制糖尿病的方法,不应是单纯地控制主食的摄入,而应是考虑日常膳食及其他辅助食品中的各种有利于改善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状况的因素,一方面积极地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又要通过饮食这种安全的方法来调节和改善因胰岛素分泌异常所导致的糖代谢异常状况,从根本上来解决和控制糖尿病。


食源性低聚肽是比整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是非常易吸收的营养物质。这是低聚肽作为营养物质的共性特点。但除此之外,食源性低聚肽对于糖尿病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jpg

1、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在以食源性低聚肽作为受试物或受试食品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中均证实,肽对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具有明显的辅助调节作用。

6.jpg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证实,肽对于大鼠高血糖具有调节作用。经口连续8周给予肽送检样品,在高糖模型成立的前提下,肽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225g/kg.bw、0.45g/kg.bw和1.35g/kg.bw)空腹血糖值与高糖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肽对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未见明显影响。表明肽对空腹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临床研究证实,肽糖耐量试验结果和空腹血糖试验结果都是阳性,因此认为肽具有辅助降血糖的功能。研究中还发现,肽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可以缩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整期,可以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4.jpg

2、肽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改善有积极作用

糖尿病的各种合并症是造成糖尿病人痛苦的重要原因。预防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合并症状况有助于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系列的针对糖尿病合并的研究结果显示,肽对于糖尿病肝功能、糖尿病肾功能均具有保护作用,具有能够调节糖尿病高血脂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合并症,还能够延缓皮肤老化、促进皮肤伤口愈合。


3、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损伤

高剂量肽能够显著升高糖尿病模型大鼠SOD的活性,中剂量、高剂量的肽能够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丙二醛的水平。故认为肽通过提高肝脏组织的抗氧化功能,发挥保护肝脏的功能。

7.jpg

4、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

中、高剂量的肽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酸和尿素氮的水平,表现在糖尿病状态下的预防肾损伤的功能。在非糖尿病情况下,肽也表现出延缓大鼠慢性肾功能损伤的作用。

8.jpg

5、肽改善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紊乱

动物研究证实,肽有助于降低总甘油三酯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而对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影响,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或高胰岛素状态下大鼠的脂代谢紊乱状况。


6、肽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及高血压并发症

游离脂肪酸、抵抗素、脂联素和瘦素等脂肪内分泌激素的异表达是糖尿及其心血管合并症的重要作用机制,动物试验研究发现,肽可能是通过抑制或促进脂肪内分泌激素的表达来调节机体的血糖、血脂和胰岛素代谢。此种作用机制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关联。

QQ截图20171031095537.jpg

肽具有抗皮肤老化、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能对于预防糖尿病性皮肤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