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白鹿原》(一笑轩)

 火树银花5 2017-11-02
读《白鹿原》(一笑轩)                  《白鹿原》中的人生百态
因为受到电影《白鹿原》的大肆宣传,有了看白鹿原的念头。老公十一从老家从藏书中揪出这本最早版本的白鹿原(1997年),我就趁工作之余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实在不愧是一本好书,浩繁的历史背景,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对作者的构思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可是作者掌控自如,在各个人物命运间、在不同的时空里穿梭自如。只想感叹一句,陈忠实把《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运用的恰如其分。这是一部厚重的作品,其内容的涵盖量不亚于《红楼梦》,可是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式结构,这无疑是深受西方文艺思想影响深刻的现代文学巨著。把中国20世纪前五十年的革命动荡史描写十分深入,尤其突出塑造了两位中农在这些革命风雨中的反应,有懵懂的附和,更有坚决的抵制以及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
   农民的不同反应值得历史学家对那场革命进行深入的剖解——在这种很多农民根本不知道何为革命,为谁革命的情况下,这场革命的胜利到底是一种侥幸,还是历史的必然。鹿子霖被白鹿原上的人们嘲笑有“官瘾”,其实他只是以这种方式巴结当局者,以保全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说他投机倒把也不为过。当原上的革命队伍像走马灯一样的换来换去时,鹿子霖总是能够在不同的革命机构中混得一官半职,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干这些,他参加到革命的队伍中干着与革命丝毫不相干的勾当——利用权私搞女人,认“干儿子”。作者的行文很讨巧地迎合了主流意识形态——鹿子霖一直充斥在国民党早期革命队伍的最基层,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试想鹿子霖这种人并非是个案。
  相对于鹿子霖的墙头草形象,我十分欣赏白嘉轩,虽然他在作者的笔下并没不是以高大的社会先进人士的形象出现,但是我觉得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认知。至少白嘉轩是一个很有信仰、有道德底线的封建堡垒的忠诚战士。在小说的自始至终,白嘉轩没有干过任何见不得日光的事情,唯一耍过心机的事情就是把鹿子霖家那块有着“白鹿神”的地买过来当成了自家的祖坟,但是仅此事他最后还在疯掉的鹿子霖面前深深忏悔过。无论世事如何发展,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这需要多大的定力。在乱世里不能拯救苍生,哪怕能够独善其身不也同样值得赞扬吗?尤其在当下许多人看见利益就放弃道德底线的世风下,白嘉轩的坚守无疑更加值得肯定。
   《白鹿原》之所以是一部深刻的文艺作品,而不是迎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跟风之作,根本上在于挖掘出革命者人性的复杂之处。鹿兆鹏是一位果敢无畏的共产党革命者,但是他也是一个间接谋杀自己妻子的凶手,虽然封建大院中的妻子是父亲一手包办的,甚至鹿兆鹏当初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是面对本能欲望的诱惑,他没有像自己的革命立场那样决绝,而是投向了一位无辜女性的怀抱中,从她柔软香酥的身体上滑过,让妻子饱尝男女之欢后的他从此再也不管妻子的死活。以至于让一位青春女子在无尽的相思和本能欲望的焦灼中消损殆尽。既然不同意这门亲事为何还爬上她的身体,既然掏走了她的灵魂为什么不负责到底。哪怕在新婚之夜坚决不同房,或许她也没有那么多春梦,或许她就可以要求被休掉重新寻找幸福。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人,把革命者当成平凡人来塑造,这样才更加让人信服。人性的复杂不会因为革命理想的崇高而变得一味高尚,消除恶念,走向真善美这是每一个人在自己的旅途中应该努力践行的目标,只是有些人主动放弃对灵魂的自我救赎,有些人浅尝辄止,有些人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人生百态,人性复杂,细细品味,收获颇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