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维是诸葛亮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才然而在蜀国为何有很多人反对他

 hzq114 2017-11-03

姜维是三国后期蜀国的大将军,他也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重点培养的人才。据史书记载姜维投奔诸葛亮的时候年仅二十七岁,但是诸葛亮对姜维可是十分的重视。首先诸葛亮任用姜维为仓曹掾赐予他奉义将军的称号并且封他为当阳亭侯,其次诸葛亮得到姜维之后便给蜀汉重臣蒋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诸葛亮大夸姜维“深解兵意,思虑精密”,并且准备让姜维统帅五六千中虎步兵。除此之外诸葛亮做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举动来显示他对姜维的看重,那就是将姜维引荐给了后主刘禅,史书记载的原文是:“(姜维)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从诸葛亮得到姜维的之后的举动可以看出,姜维无疑是诸葛亮为蜀汉重点培养的人才之一。在得到诸葛亮的肯定和期许之后姜维很快的就升迁为中监军征西将军。后来在诸葛亮死后姜维升为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蒋琬和费祎死后姜维成为大将军独揽蜀汉兵权可以说是当时蜀国炙手可热的人物。然而当姜维真的成了诸葛亮的接班人之后在蜀汉内部却有很多人对姜维不满,这里面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姜维为什么在蜀国会有很多人反对他,一方面是姜维可以说是个冒险的军事家,在他掌权之后他做了一件关乎蜀国后来命运的大事那就是修改蜀国的国防政策。汉中是当时入蜀的重要门户也是蜀国的重要边防军镇,刘备以前任用魏延为汉中太守的时候,魏延采用的的方法是在汉中外围地形险要的地方设立重兵,如果魏国进攻汉中的话就将其阻挡使他们不能深入。后来王平出任汉中太守的时候继续采用了魏延的这种做法,并且在后来的兴势之战中一举挫败了曹魏十万大军的进攻。

姜维掌权之后便废除了魏延的”消极固守“的政策,他认为魏延的方法虽然好但是不能扩大战果。姜维的方法是将汉中外围的重兵全部撤回汉、乐二城然后坚壁清野派出游击队骚扰魏军。这样一来曹魏的大军攻不下城池又缺乏后勤补给自然就会疲惫困乏,等到魏军退兵的时候蜀国的军队在全面出击,这样必能重创魏国的军队。

我们看姜维的这种做法固然说是一种消灭魏军主力的妙计,然而这样做就好比背水一战,此计不成便将蜀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后来魏国大军入蜀,由于种种原因姜维的这一妙计并没有能实现,最终导致魏国十多万大军深入汉中使蜀国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局面。姜维的冒险主义精神在当时的北伐上也有体现,尽管他富有胆略但是数次次北伐都不理想,因此在朝中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在费祎执政蜀国的时候姜维每次想大举北伐的时候都被费祎制止,据史书记载当时费祎给姜维的兵不过万人,从这可以看出费祎其实对姜维的冒险精神也是不嘉许的。

另一方面就是姜维的身份,我们知道姜维原本使魏国人,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可以提拔姜维使很难成为后来蜀汉的大将军的。所以姜维受到诸葛亮的特殊照顾必然会招致一些人对姜维的嫉妒,后来姜维连年作战不利便在朝中受到了诽谤,这些诽谤姜维的人很难说没有嫉妒姜维的人。不过幸好姜维使诸葛亮大力保荐给后主刘禅的人,所以才使得姜维能在蜀国执掌大权多年。不过后来由于用兵不利姜维也惧怕自己在朝中被小人陷害于是借屯兵之由外出避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