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没钱不快乐,有钱也不快乐? | 11月最值得读的7本书

 阳光的优雅 2017-11-03


11月最值得读的7本书 来自十点读书 17:55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北辰朗读音频

  

文 | 十点君

十点君相信,会打开这篇文章的人,一定都是对读书有所渴望的人。

 

但现在市面上书真的太多了,每个月也会不断上新许多新书,质量参差不齐,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十分有限,能看得了多少呢?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去从海量的新书中挑选出真正的好书,这样既能帮助我们汲取更有力量的知识,又能节约一定时间。

 

所以,十点君打算增设一个【每月新书推荐】栏目,邀请出版社的各位优秀的编辑们,在月初为大家推荐比较优质的新书,给大家做个参考,愿能节省大家的时间,多读一些真正的好书。

 

今天是11月2日,也是【每月新书推荐】的第1期,十点君从几十位编辑推荐的书中挑选了7本。如果你们觉得不错,可以给推荐人和十点君点赞,如果不喜欢,也欢迎文末吐槽~

 

 

- 社会科学 -


推荐人:新星出版社责编  @葛畅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会处在巨大的焦虑之中?

为什么富裕不能带来幸福?

为什么总有人的腰围会越来越不受控制?

为什么无数青年人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

 

这许多的问题,皆是因为社会病了。因为这个社会存在着太多的不平等。

 

其实,不只是现在,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公平”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在荒郊野外,社会的公平与否直接关联到我们幸福的方方面面。

 

社会不公平,有可能会导致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相互信任度降低,寿命减短,青少年怀孕率增加,变得更加肥胖,精神疾病增加,犯罪率变高,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大等。

 

《公平之怒》这本书,就采用了大量精确的统计学实据,告诉你不平等是如何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读到这本书之后,仿佛突见天启之光,走上了改革的路途。

 


 - 中外小说 -


推荐人:理想国编辑  @大可奇


裘帕·拉希莉作为印度移民,32岁时出版处女作《解说疾病的人》,就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且创造了该奖项史上最年轻获奖者纪录。

 

这本小说一共收录了九个独特的故事,讲述了那些在袭以成俗的祖先传统与令人迷惑的新世界之间,被时代忽视的喁喁私语。准确描绘了故事人物跨越国家和时代追求爱的情感之旅。

 

书中《比比·哈尔达的治疗》的这个故事,我很喜欢。

 

已经二十九岁的比比·哈尔达是个麻烦姑娘——她早已无父无母,一身治不好的“疯病”,跟吝啬的兄嫂生活在一起。大家为了治好比比,在她身上实践了自己听来的许多法子,然而无一见效。医生铁口断言,只有结婚可以治好她。

 

于是大家开始认真对待起比比的婚事来:给她介绍鳏夫、送水的男人和卸煤工,教她打扮自己,不一而足。然而兄嫂的生活容不下疯癫日益发作的比比,他们不辞而别了,比比的生活陷入了深长的死寂。

 

就在大家对比比的婚事万念俱灰时,比比的病居然被“治”好了。

 

比比的病是如何被“治”好的呢?或许你可以自己翻看书本去探寻一番。

 

推荐人:磨铁图书编辑  @七月


去年四月,从小抚养我长大的奶奶去世了,我从北京回老家奔丧。

 

在办完丧事之后的某一天,我躲在家里看廖一梅的《悲观主义的花朵》。这虽然是一本写爱情的书,却在那个时候以某种我所理解的方式拯救了我。

 

我羡慕她文字里的叛逆,以及这本书里对悲观主义认知的坚定。

 

她说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悲观主义不是情绪,更不是情调,而是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正因为有了悲观这碗酒垫底,我才得以更偏执、更努力、更有勇气。”

 

前几天有一篇文章写,“为什么文艺青年都喜欢廖一梅?”

 

我想,是因为文艺青身上的“反骨”在廖一梅身上得到了最大的释放。他们在廖一梅身上找到了自己,甚至看到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爱错过什么人。也许明知是错,也许明知不可能,还是朝思暮想,发疯发狂。

 

一如《悲观主义的花朵》里的女主陶然一样,她爱得卑微,爱得崩溃,爱得万劫不复。

 

书中那种吸血鬼式的爱情,除了给人一口气读完的快感以外,每一页的文字,也都会像尖刀一般,刺穿我们的心。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爱情真实的面目,也能深刻地体会到其中坚不可摧的勇气。

 

爱与生活的确都很难堪,没关系,她——廖一梅,教会了我们要勇敢。

 

推荐人:享读文化编辑  @周翛颖

 

你曾想过从现有的乏味的生活中消失吗?

 

鲁敏在《奔月》中,为所有想要消失的人做了一次预演。主角小六从小到大都能感觉到那份逃逸的欲望跟她的身体一起发育成长。以一场意外车祸为契机,她伪造了自己的死亡现场,不顾一切地即兴逃离了。

 

为什么逃?因为她对平凡的日子既满心尊重又难以忍受。“我要疼,我要飞,我要我是我。”


逃掉了吗?自由短暂得像流星划过,还未来得及期许新生活,一切抛弃的,又宿命般地重回到她身上。

 

提起《奔月》,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嫦娥的故事,其实,“奔月”这个词,本身既包含着逃离的意味。

 

嫦娥想逃离庸常的生活,结果却又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现代都市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对生活焦虑、不甘心,一到深夜或每天早起,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倦怠感,想要逃离这种庸常的生活,于是很多人会选择不断地冒险,在希望与绝望之间不断折腾,就像故事中的小六一样。

 

李敬泽这样评价鲁敏:“鲁敏站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前沿。她将确切的戏剧性形式赋予涣散的、难以言喻的复杂经验,探测和呈现精神生活的结构、深度和边界。”

 

也许在《奔月》里,你能找到一扇逃离的门,打开它,或者关上它。

 

推荐人: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宋佥  


一对相伴一生的爱侣该如何面对一段令人痛苦的过去?


两个比邻而居的民族该如何处置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爱恨情仇与尘封往事,该选择记忆还是遗忘?

 

《被掩埋的巨人》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十年磨一剑的最新力著,一个颠覆传奇的“后亚瑟王传奇”,一部关乎良知的“权力的游戏”。

 

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一片奇怪的“遗忘之雾”充盈着英格兰的山谷,吞噬着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的记忆,使他们的生活好似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

 

一对年迈的不列颠夫妇想要赶在记忆完全丧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脑海中的儿子,于是匆匆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

 

他们渴望让迷雾散去,渴望重拾两人相伴一生的恩爱回忆——但这片静谧的雾霭掩盖的却是一个黑暗血腥的过去,那是一个在数十年前被亚瑟王用违背其理念的手段掩埋的巨人。

 

当记忆与遗忘这对矛盾体被放在人与人间的情仇与民族与民族间的爱恨这两个棱镜中分别审视时,得到的就是这则既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的奇幻寓言。

 

《被掩埋的巨人》无愧于它所得到的至高荣誉。



 - 经管励志 -


推荐人:中信出版社营销编辑  @惠璐瑶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人们越来越焦虑,因为大多时候,努力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为什么呢?

 

这个世界不缺聪明的人,也不缺勤奋的人,但聪明人不一定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最后也可能一事无成;勤奋者也会因为只是勤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碌碌无为。

 

我们过去总以为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努力积累,但事实上,几乎所有取得重大成就的人,他们的进步都是非线性的。

 

其实,在这个时代仅凭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代的高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 

 

三百万册畅销书作者古典,在他的新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中,指出了高手有别于普通人的五个方面:理解时代的趋势、拥有做选择的能力、高效地勤奋、不拘泥于平面思维、注重内在修炼。

  

如何像高手一样思考、行动,借势破局?

 

每个不甘平庸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 生活方式 -


推荐人:新星出版社编辑  @东洋

 

现如今,大家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日常生活被工作吞噬得所剩无几,工作的体验几乎成了我们对生活的全部体验。

 

这不该是我们应该过的生活啊!我们要生存,但更要生活,要善于从琐碎的生活中,体会生命的美好。

 

生活的有些小事,看似简单,不会对生活产生任何决定性的影响,但如果能漂漂亮亮地做好它,却能让死气沉沉的日常产生一角松动。

 

本书的作者走访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对日常生活有着极大兴趣的人,搜罗来48个行之有效的打理生活“小事”的方法,并辅以手绘指示图画、详细步骤、独家秘诀和精挑细选的工具。

 

会教大家如何煎出一枚软硬适中香气诱人的鸡蛋、冲煮一壶咖啡、亲手养活一株植物、把衣橱收拾整齐、给木家具上蜡令它重焕光彩……

 

看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更能让我们拥有满怀勇气俯瞰生活边界的视角,并坚定我们向更开阔自然和世界探索的信心。

 

 

本文纯分享,十点君没有收一毛钱广告费哦~

 

以上七本书,是否有你读过的呢?你最想读哪本书?欢迎在留言区与十点君分享。

 

如果你也喜欢这个栏目,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旁的大拇指,让我看见你们的双手好嘛~

 

P.S. 想要购买以上书籍的朋友们可在亚马逊、京东、当当、天猫自行搜索。本次推荐的第5本书,在十点好物亦可购买,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详情哦。



十点君说


当你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

十点君会为你把这些有价值的书选出来

节省你的时间

同时邀请名家大咖每周为你导读一本书

比你单纯读完一本书

会收获得更多


经典好书,与你共读

大咖分享,让你的阅读不孤单

一周1本书,1年比别人多读52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