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一个人?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17-11-03

我个人以为,教养是指一个人文化、道德等外在呈现,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修养。比如礼貌待人,平和处事,乐于助人,公正行事。

教养发于内心,而现于行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教养,可能都是一些行为,主要是基本的礼仪,在与人交往、接人待物、商务接待、朋友聚会、家人相处中,除文明礼貌用语、着装服饰、合适的行为举止,还包括其他的餐桌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等。比如餐桌上长辈、尊者没动筷,不要先动;比如人际交往中,不要急于先伸手,主人、长者、女士先伸手,再去握手等。

但真正的教养是心中有别人,是来自内心的尊重。

心里有别人,能装得下别人,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别人着想,并真心帮助别人,就是最大的教养。

比如,守时守信,做了承诺就履行,就是尊重别人的信任,定好了时间就遵守,就是尊重别人的时间。

比如,平等的理念和平和的处事。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在生命的层面上看,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甚至是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

比如,包容别人,人都是会犯错误的,没有什么必要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也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能够包容别人,心胸才会大,海纳百川,就是能容涓涓细流。

再比如,与人方便,日常生活里为女士开门或是扶椅子是很好的修养,但我觉得开门后,能为你后面不相识的人扶门,是更大的修养。还有,有余力或是很方便的时候去帮助那么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人才是更大的修养。

还有一种修养更值得人提倡,那就是在无人的时候,依旧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想法和道德,依旧能够做到谨慎做人、严谨做事,严于律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慎独”。

没人的时候不乱说话。

比如,在网上,有的人以为面前只有屏幕,也没人管,没人监督,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的人还美其名曰,言论自由,甚至不顾事实地发表言论,甚至煽风点火,制造噱头,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盲目跟随,平和看待问题,理性分析世事,正常表达,多做有意义、有建设性的事,才是有修养的。

没人的时候不放纵,不乱行事。

有些人在有人的时候还好,但在没有人的时候就放松了自己,不约束自己。比如,日常常见的,深夜无人的街道,就不再看红绿灯,乱开车,乱穿马路,或者翻越栏杆等。再比如,景区有人的时候没有在景物上写字,但没有人的时候,有的人觉得写了也没什么。

还有一种不常见,但确确实实地存在的现象。一些人在自己的城市或是单位时,其行为、语言、交往都很好,甚至是让人感觉素质很好,教养也好,一旦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熟人,便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也不会有人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知道我是谁,行为就不再收敛,就乖张起来、放纵起来,甚至是放肆起来,就不遵守道德规范,甚至不遵守法律。

比如,有些人在自己的城市乘车就能让座,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就不愿意。

没人的时候也要心中有别人。

一些场合的残障专属停车位,时常看到有人停车,有时一看开车的还真不是残疾人,没有人看到就停了,这些地方一般出入比较方便,有时也是车位紧张,其实,这些人可能没有想到,那真的有残障人士开车来停哪里,有的人说那儿有很多地方可以停,但想没想到,那些地方对于他们可能不方便。这也是心中没有别人。

我觉得,没人的时候更能体现教养,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