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丰朝户部尚书何绍基,自成一派的书法家,隶书方圆相济,可做帖

 nqj0108 2017-11-03
·


  何绍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 何凌汉 曾任户部尚书,是知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学者、藏书家。何绍基兄弟四人均习文善书,人称"何氏四杰"。嘉庆四年农历十二月与弟绍业一同出生于东门乡东门村一耕读民家。幼年家境贫寒,他和弟弟随母就食于州西小坪舅舅廖氏家。8岁随父母入京,早年是 阮元 、 程恩泽 门生。18岁应 京兆 试,取眷录。道光十一年(1831年)取优 贡生 。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曾充福建、贵州、广东 乡试 正副考官。咸丰二年(1852年)任四川 学政 。为官仅两年,次年因条陈时务得罪权贵,被斥为"肆意妄言",受谗言所害,降官调职。遂辞去 官职 ,咸丰六年(1856),由四川出发,经陕西等地到达济南,主讲于山东泺源书院。讲学之余,尽游济南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千佛山等处,留下许多 诗句 。咸丰十年(1860年),受长沙 城南书院 之邀离开济南赴长沙。前后在山东和长沙城南书院教书达十余年。晚年主持苏州、扬州书局,校刊《 十三经注疏 》,主讲浙江孝廉堂,往来吴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饮健游,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同治十二年(1873年),病逝于苏州省寓,葬于长沙南郊。

何绍基隶书《临汉西狭颂》介绍: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黄龙碑)。在甘肃成县天井山。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西峡颂摩崖的另一珍贵之处在于它保存完好。汉隶书法“三颂”中最为完整,风采依旧,主要是因为碑体凹进崖壁几米深,上凸下凹,即不被日晒,又避免雨淋。碑刻位于半崖,曾被藤萝遮蔽,一般人很难接近,后来还是被樵夫所发现,举世闻名的(西峡颂)才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释文品读:

   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天资明敏,敦诗悦礼,膺禄美厚,继世郎吏,幼而宿卫,弱冠典城。有阿郑之化,是以三剖符守。致黄龙、嘉禾、木连、甘露之瑞。动顺经古,先之以博爱,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朝中惟静,威仪抑抑。督邮部职,不出府门,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属县×教,无对会之事,檄外来庭,面缚二千余人。年谷屡登,仓庾惟亿,百姓有蓄。粟麦五钱。郡中西峡中道,危难阻峻,缘崖俾阁,两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笮促迫,财容车骑。进不能济,息不得驻。数有颠覆宝(?)隧之害。过者创楚,惴惴其栗。君践其险,若涉渊水,叹曰:“诗所谓如集于木,如临于谷,斯其殆哉,困其事则为设备,今不图之,为患无已,敕衡官有秩李谨掾仇审因常繇道徒,馔烧破析,刻臽磪嵬,减高就蜱。平夷正曲,柙致土石,坚固广大,可以夜涉,四方先雍,行人懽悀,民歌德惠,穆如清风,乃刊斯石曰:赫赫明后,柔嘉惟则,克长克君,牧守三国,三国清平,咏歌懿德,瑞降丰稔,民以货殖,威恩并隆,远人宾服,铣山浚渎,路以安直,继禹之迹,亦世赖福。建宁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造时府。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