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准医学与肿瘤治疗”主题研讨会于京举行

 叫个什么斋 2017-11-03

专家研讨精准医学与肿瘤治疗

中国科技网记者 张林军

在6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怀柔区政府主办的首届雁栖湖医学高峰论坛上,多位院士以及众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精准医学与肿瘤治疗”为主题,立足国际医学前沿,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精准医学及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詹启敏:精准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

作为此次论坛主席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认为,肿瘤的成因非常复杂,从遗传变异机体改变,到细胞恶性增殖发生癌变,再到形成临床肿瘤,其间有无数的标志物和分子靶点,目前临床上对肿瘤的治疗,主要还是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等手段,相比于肿瘤研究,这也只是冰山一角。

他认为,肿瘤精准医学是一种基于肿瘤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即“对症下药”,针对每一个肿瘤病人个体特征而定制和实施医疗决策。肿瘤精准医学诊断检查不仅限于基因和蛋白检测,还包括遗传、分子及细胞学信息、生活方式、环境信息达到在内的大数据综合分析,旨在实现精确诊断。在肿瘤精准医学治疗上不仅限于靶向治疗,还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的综合运用。

詹启敏院士表示,生物医学的发展进步、大数据分析的进步,使得精准医疗变成了可能。我们国家有着自己的精准医学发展的目标。第一,建立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和保障体系;第二,研发一批国产新型防治药物、疫苗器械和设备;第三,形成一批我们定制、国际认可的疾病预防和临床诊断的指南标准。

赵继宗:精准医学为肿瘤治疗另辟蹊径

国家神经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领军者赵继宗院士在论坛上针对脑胶质瘤的治疗认为,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迄今为止,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配伍而成的综合治疗仍是主要的临床治疗策略。尽管精准外科手术的长足发展、替莫唑胺的广泛应用为脑胶质瘤临床治疗带来更多元选择,但是医疗费用高昂,同时对患者生存时间延长效应有限。

在赵继宗院士看来,精准医学的精髓在于从分子层面践行个体化基因检测,依据个体基因信息完成精确靶向定位,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方案实施治疗。“近年来,肿瘤临床治疗观念已逐渐从宏观对症治疗,转向微观靶向基因干预,精准医学指导下的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已经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新趋势与必然方向。”

赵继宗院士认为,精准医学可以通过基因测试寻找导致癌症发生的突变基因,针对性选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基因,节省了临床医生尝试多种治疗方案达成预期疗效的时长,而且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他也坦言,精准医学研究现在仍然处于起始阶段,对于我国科学家来说,要务就是建立多中心共享大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分类、对影响疾病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沿袭循证医学原则,最终对有相同病因、共同发病机制的患者实现精准评估、治疗和预防。

季加孚:精准医学时代的肿瘤研究

针对精准医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认为,精准医疗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进行疾病干预和治疗的最佳方法。包括:以靶向药物为代表的干预手段的精准、以基因测序为代表的疾病信息精准、以临床沟通为代表的医疗需求精准。

肿瘤领域精准医学的核心内容是全方位覆盖。大样本、大数据、大规模临床及基础研究,特征数据的整合是精准医学的核心。精准医学的发展需要建立高水平的样本资源库,精准医学的实现依赖于信息采集。

季加孚教授表示,精准医学为肿瘤治疗打开了新的大门,未来精准医学极有可能治愈肿瘤,尤其是在一些罕见肿瘤或遗传性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位于国际前沿水平,分子标志物、靶点、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速,部分疾病临床研究都位于国际前列,临床资源丰富,样本量大,拥有一批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些都标志着在精准医学开展的基础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正并驾齐驱。

首届雁栖湖医学高峰论坛让人们看到了公众对精准医学的期盼,以及医学临床发展对精准医学的要求,应该说,精准医学已成为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驱动引擎,它必将改变现有的诊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