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概述(卌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史学与文学

 邓超越梦想 2017-11-03


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史地之学、文学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除史书外,还有很多地志、地图的出现,是地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学则呈现了各种新的体裁,并有文学评论思想著作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文学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地之学

这一时期创作的历史著作,有后汉史、三国史、晋史、十六国史、南北朝史等几大类。


首先是后汉史。前面介绍汉代文化时已经提及,东汉本朝修有《东观汉记》,东汉人荀悦著有《汉纪》。今天为我们熟知的是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实际上,在此书之前,有三国吴 谢承《后汉书》(原书一百三十卷)、晋 薛莹《后汉记》(一百卷)、晋 华峤《后汉书》(九十七卷)、晋 司马彪《续汉书》(八十三卷)、晋 谢沈《后汉书》(一百二十二卷)、晋 张莹《后汉南记》(五十五卷)、晋 袁山松《后汉书》(一百卷)、佚名氏《后汉书》(卷数不详)、晋 张璠《后汉纪》(原书三十卷)、晋 袁宏《后汉纪》(原书三十卷)等。这些书早在范晔撰《后汉书》前,有的部分已经散佚。到范晔所著《后汉书》面世后,除了袁宏的《后汉纪》存世外,其他都逐渐散佚了。

范晔《后汉书》本无志(志稿因范晔谋反下狱而被毁,因此只有纪传传世),以司马彪《续汉书》八志补入,共十本纪、八十列传、八志(分为三十卷),分为一百二十卷。由于范晔仍以《史记》、《汉书》为榜样,具有众多优点,因此被列入“前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三国时期到两晋,有很多记述三国各国历史的史书,魏、吴两国官修的有王沈《魏书》、韦昭《吴书》,在陈寿著《三国志》以后,陆续散佚。《三国志》以列传为主(以魏为正统),无表志,六十五卷。宋文帝时裴松之为其作注,补充大量史料,保存了各家三国史书的部分材料。


两晋南北朝时,撰述晋史的有二十多家,例如沈约、郑忠、庾铣三家《晋书》,陆机《晋纪》、干宝《晋记》、习凿齿《汉晋阳秋》、王隐、虞预、朱凤、谢沈的《晋书》、何法盛《晋中兴书》等。南朝的臧荣绪所撰《晋书》较为翔实,因此唐初修《晋书》,以此书为蓝本,其余十八家并废,以后便都散佚。


十六国史书不下二十多种。北魏时崔鸿汇集诸书而成《十六国春秋》。唐初修《晋书》,将《十六国春秋》中的史料采用作为《载记》部分,此后各家十六国史和《十六国春秋》都散佚了。

清代人辑录《三十国春秋》一书,辑录了宋 武敏之《三十国春秋》、南梁 萧方等《三十国春秋》、东晋 常璩《蜀李书》、前赵 和苞《汉赵记》、前燕 田融《赵书》、后赵 王度《二石传》、北燕 范亨《燕书》、前秦 车频《秦书》、南燕 王景晖《南燕录》、南朝宋 裴景仁《秦记》、后秦 姚和都《后秦记》、前凉 张谘《凉记》、东晋 喻归《西河记》、后凉 段龟龙《凉记》、西凉 刘昞《敦煌实录》、南燕 张诠《南燕书》、北魏 高闾《燕志》等书。


南北朝史书,隋以前有近二十种,其中今存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与魏收《魏书》。《宋书》八志概述了汉代以来典章制度的变化,补充了《三国志》无志的一些缺陷。


史地不分家。早在汉代,已经有地方采集的资料,到魏晋时代,因封建割据与按照区划而设的九品中正制,出现了很多后世称为“郡书”的一方人物传记集,如《汝南先贤传》与《襄阳耆旧传》等。还出现了记载地方风土史地的文献,如《洛阳记》、《吴郡记》、《水地记》、《庐山记》,和今天尚存的《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了远古至桓温灭成汉为止西南巴蜀、南中地区的历史、风土、人物。东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记载了北魏后期洛阳盛时的佛寺和其他史事。


《水经注》卷三十四  三峡选段


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则是这一时代的名著。此书以《水经》(此书约成于东汉至曹魏时)为底本作注,记录了千余条(《唐六典》称录水一千二百五十二),引用了各类史书、地记、碑刻、文集等文献,历述水道所经山川、城邑、遗迹及地理变迁,并载有相关的人物、风俗等史实,具有重要的史地价值。


在魏晋时期,制图也有了新的发展。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裴秀提出“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分率约当今比例尺,定缩放比例,准望以正方位,道里定交通距离,高下、方邪、迂直调整地形的影响。裴秀的制图六体学说在世界地图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逐渐由秦汉时的赋、乐府等方面扩展到诗、文、小说、文学评论等各种方面。


诗歌。东汉末,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在汉代乐府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表现了战乱时期社会的面貌,开创了“建安风骨”传统。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其诗豪迈而苍劲,有的表现了战乱的苦难(如《蒿里行》),有的则展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如《短歌行》、《观沧海》)。曹丕独创了七言乐府,曹植集五言诗的大成。曹植因后为曹丕所猜忌,诗中多有悲愤之情,表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激烈矛盾。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994年央视《三国演义》中曹植作七步诗片段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幹、应瑒等七人。其中,王粲《七哀诗》与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描述百姓的苦难,为建安七子的代表作。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遠身適荆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迴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七哀诗·其一》


此外建安时期还有著名女诗人蔡琰(蔡文姬),曾被匈奴掳去,后被曹操赎回,她的《悲愤诗》表现了战乱中流离者的惨痛,控诉了割据者的凶残。


魏晋时的玄学家嵇康、阮籍的诗文具有老庄思想,玩世不恭,愤世嫉俗,以表现对司马氏掌权的反对。


西晋时期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其中左思较有成就,他的《咏史诗》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现实中出身寒微而受大族压抑的不满。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咏史诗》


西晋末至东晋时,出现了很多玄言诗。玄言诗以说理为主,“淡乎寡味”(南梁 钟嵘《诗品》)。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早年曾任州郡僚属、彭泽令,后来归隐田园,不再出仕。他的田园诗赞美田园生活,真实动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寄托,与现实的压迫社会形成了对比。但是,陶渊明诗中的消极避世思想与乐天知命思想,则对后世传播了消极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陶渊明之后,刘宋的鲍照用七言体作诗,其乐府诗辞藻华丽,题材广泛。宋齐以后,出现了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以谢灵运为祖,谢朓时山水诗更为成熟。到梁陈时期,主要以宫体诗为主,反映宫廷腐朽生活,是诗歌中的糟粕。


乐府民歌,在南方主要有吴声、西曲两种,吴声出现于建康一带,西曲产生于荆、郢、樊、邓地区。这两种乐府民歌,大都出自贫民阶层,内容多为恋歌。吴声与西曲多为五言四句,也有长篇诗歌,如《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


北方的乐府民歌,虽然传世数量有限,但对北方文学影响极大。这些民歌的作者除了汉族外,还有鲜卑和北方其他各族。北方乐府诗歌具有质朴而雄健的风格。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敕勒歌》、《木兰辞》等。《木兰辞》基本形成于北朝,展现了一个代父从军而不求封赏的淳朴勇敢的妇女形象。


小说。随着佛教、玄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志怪小说,如晋人干宝的《搜神记》。南朝宋刘义庆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表现了魏晋士族的玄学思想,以及其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这两种小说都是由短篇故事组成的,里面有的宣扬神鬼报应,有的反映了士族腐朽颓废的生活,但其中也保存了很多思想深刻的轶闻与优秀的民间故事,对小说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文学评论。魏晋时最早的文学评论著作是曹丕的《典论·论文》,评论各种文章的体裁与特点,认为作者气质决定作品风格。


文以氣爲主,氣之淸濁有體,不可力强而致。

《典论·论文》


西晋陆机作《文赋》,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评论著作。

南齐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分析了各种文体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原因。刘勰反对形式胜于内容的文风,认为文与质应当统一。此外刘勰还广泛评论了历代的文学家,阐述文学创作方法与文学评论的观点。

南梁钟嵘著《诗品》,论述诗体源流,评论历代诗人的风格与成就,影响了后代的诗评。

这一时期,随着文学作品的丰富,文学评论的发展,出现了文学作品选集《文选》。《文选》的编者是南梁昭明太子萧统。到陈代,徐陵编成汉至南朝的诗选《玉台新咏》。




42






历史地理

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