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比赛是最高层次的案例教学方式

 愚然楼 2017-11-03

5月17日,由台湾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组成的联队再次获得2014年EMBA“两岸商管联盟高峰论剑大赛”第一名,勇夺中华个案组华山奖——金奖。在各路高手如云情况下连续两次夺冠实属不易,这不仅是两校参赛队员艰苦努力、协同作战的结果,更是见证了南京大学和台湾中大EMBA的强大实力。现在,不仅是台湾高校非常重视案例分析比赛,我国高校也开始认识到这类比赛的重要性,由全国MBA教指委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也将拉开序幕。高校商学院重视案例分析比赛并非偶然,因为课堂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比赛存在许多差异。

首先是投入程度差别巨大。课堂案例教学对学生的预习要求不严格,大部分情况是在上课期间现场阅读案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而且准备很难充分。即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了案例情境而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知识留存度也高于传统教学方式,但毕竟投入少而很难有深刻记忆。案例分析比赛则不同,虽说重在参与,但实际没有哪个学校不重视名次,多次集训、搜寻资料、深入探讨、反复演练都是必不可少的,南京大学EMBA学生在两次比赛准备中甚至还到相关企业考察以增强直观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参赛队员都认为参加案例分析比赛是一次重要经历,能学到的东西不亚于一门课程。现在,南京大学MBA中心已把班级层次的案例分析比赛当作一门必修课了。

其次是议题确定方式不同。有议题才能开展分析,但确定议题本身就是一个挑战。课堂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引导学生一问群答、逐层解剖、在特定情境中了解和掌握理论、提高分析和决策能力的过程,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议题实际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此不同,案例分析比赛中的议题虽可能有提示,但并不强制,参赛队伍能否在内容复杂的案例中提炼出切中要害的议题,就要看谁的功力更强了。本次比赛抽到的案例名为“汇丰汽车—eMentor首部曲”,我方联队在全面整理案例材料和隐含问题之后,列出了两种知识的转换、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完善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四个议题,并聚焦于两种知识转换和薪酬制度,而其他参赛联队可能是受“eMentor”字样的影响,议题几乎都集中在信息系统建设上,忽略了能立竿见影的薪酬制度改革问题,这也是他们败北的主因。

再次是时间要求差别很大。学生在课堂案例教学上的发言如果过于冗长也会被制止,但一般没有严格限制,学生通常是准备不足而发言甚寡。案例分析比赛一般要求每个参赛队伍在10分钟之内陈述完毕,并要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完成评委的提问,这就要求参赛队伍要精选陈述内容,善于用PPT和发言两类方式(视、听)、三种形式(图片、文字和语言)以及包括体态、动作、眼神等更多信息来呈现内容、说清观点、打动评委。为了控制时间,参赛队员往往需要反复修改PPT和演练,而每一次修改和演练,就是一次分析技巧、PPT制作技巧、口头表达技巧、时间管理技巧的提升过程,同时还希望在正式比赛时能把最好的一次呈现给评委。设想一下,如果参赛学生连续几天演练到深夜,这将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四是沟通配合要求不同。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即使是分组讨论、发言,一般也无需在发言环节做出明确分工,甚至是一个学生全包,其他组员搭个便车。案例分析比赛却要求在10分钟的陈述中能有2位以上队员轮流发言,不同问题能有不同队员回答,队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本身就是评分的重要项目。这就要求根据队员各自的特长明确分工、协调可能的不同观点和陈述方式、确定哪几个队员上场陈述、各自回答哪方面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成了教练,队员既要勇于承担责任,又要能相互谦让。这次比赛后大家的感慨颇多,台湾中央大学的队友发来的邮件写道:“这段期间大家辛苦了!我们把最好的一面在昨天的比赛中呈现出来了!很感谢大家的配合与支持, 各司其职, 将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更让外人看起来是一个扎扎实实的team!在整个合作协调的过程中, 难免有些不一样的思路与意见,但是我们总是能够很快地找到共识继续往前走, 谢谢您!冲突=>妥协=>进步!这是我们致胜的关键!只想告诉您:有你真好!”

最后是灵活应对的要求不同。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学生一般只面对一个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追问也主要限于前一个问题,完全出乎意料的问题不多。可案例分析比赛则不同,一般有3-5个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评委,每个评委都可能提出2-3个问题,甚至还会有追问。人们归纳了案例教学中的10种提问方式:开放型问题、诊断问题、获取信息问题、挑战性(测试)问题、行动性问题、优先排序和顺序问题、预测问题、假设性问题、扩展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由此,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就可能把处于紧张状态的队员完全打蒙掉。除了事先做出各种准备外,临场的灵活应变能力和技巧可能更重要,比如避重就轻、不变应万变、用经验弥补理论、用理论弥补信息、用例子支持观点等等,都是可用的策略技巧。

由此可见,案例分析比赛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案例教学方式。你读过EMBA/MBA没有啊?这是一个时髦问题;进一步的问题可能是:你参加过案例分析比赛没有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