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铁枝木偶戏,掌上演绎潮汕文化

 风吟楼 2017-11-03


戏棚的舞台一丈见方,离地约4尺半,台中挂幕帘,身高1至2尺的木偶踏着锣鼓声在橱窗般的戏台上演绎不同的故事。原本僵硬的木头经过手工艺创作,拥有了惟妙惟肖的神情和身段,戏班艺人用三根铁枝操纵木偶的躯干和双手,配上扎实的潮剧唱腔,成为了潮州铁枝木偶戏经典的表演场面,这项精彩绝伦的民间艺术流行于广东潮汕一带,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剧类。铁枝木偶不仅支撑起一台戏,更撑起底蕴深厚、异彩纷呈的潮汕传统文化。


影戏酬神,真正的“老爷戏”


因主演材料不同,中国的传统影戏分手影戏、纸影戏和皮影戏三大类。潮州的铁枝木偶戏又称“纸影戏”,发源于宋朝,兴盛于明清,改革于民国初年。但现在的“纸影戏”为何不见纸的踪影,而变成了铁枝木偶呢?原来早期制作影人时,潮州戏班还是采用老办法,用厚纸片(马粪纸或牛皮纸)雕镂,在一张白纸硬窗背后点油灯映影表演。可到了清末,因为各类民俗庆典白天表演的需要,才逐渐产生了铁枝木偶。纸影的唱目同潮剧相同,语言注重本色,又具文采,富有地方特色,善于运用方言文化等,生动形象,意趣盎然,再配搭经典潮乐,铁枝木偶戏俨然就是“微型潮剧”。


潮州铁枝木偶戏富有浓浓“潮味”,每逢“营老爷”、入祠庆典、迎神送神等民间节庆,铁枝木偶戏常常是不可缺少的酬神、娱乐项目。戏班表演的剧目主要是吉祥戏,以讨个好彩头,如开台必演的《五福连》,亦称《八仙祝寿》。在潮汕民间,有不少老人把纸影戏当作真正的“老爷戏”,认为纸影戏过后才能做人戏,真人演出的潮剧要排在木偶戏之后。清代黄钊的《潮居中杂诗》就有写道:“落彤朝问鬼,影戏夜酬神。”可见潮州铁枝木偶戏在潮汕民俗中的风靡程度。



潮州铁枝木偶戏在改革开放初期迎来了黄金时代,那时人们想看好戏还需排队预约剧团,到了鼎盛时期,一场表演从长达3小时变成6小时,晚上7点演到凌晨1点,观众热情与当下年轻人熬夜追剧的情形不相上下,可谓深受欢迎,盛况空前。


一双手撑起草根艺术


只需三根铁枝,木偶就能行云流水般地在台上舞刀弄枪、搔首弄姿,当然,不可忽视在背后卖力操纵表演的那双手。


戏班演出时会用竹竿、木板临时搭建舞台,操纵木偶的师傅席地而坐或者站立,然后从携带的道具“四箱二囊”中布置表演,即2箱木偶,1箱乐器,1箱布景,2个竹囊,装大鼓、日遮、油布、搭台用具等标配。


传统铁枝木偶戏班一般为9人,操纵、演唱和乐师各3人,但往往操纵者和乐师亦演亦唱,技艺精湛的师傅还能边玩艺边演唱,更绝的是,有的艺人甚至可以操纵手中木偶却口唱他人之词,一心多用,切换自如。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资历较浅的小徒,叫中剧;左侧的人,叫副剧,是操纵偶人的二号人物;位于台上右侧的,叫正剧,是戏班资深台柱。现在潮州话还会用“持正剧的”来比作单位的负责人,说明此人角色之重要。



操纵木偶表演,不仅是个手艺活,还需要发挥体力和脑力。操纵木偶的三根铁枝分为中箸、左箸和右箸,中著控制“中枢神经”把握平衡,左、右箸分别系于木偶的左、右手,舞弄动作。表演时,艺人需要用特有的手法,左手掌心向上,中指和无名指夹住中箸,拇指和食指捏着左箸,右手则捏着右箸,靠腕力改变木偶的动作,这木偶不过约2斤重,操纵者却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心中琢磨表演,口里念唱词剧,手中舞弄角色。潮州铁枝木偶戏的艺术价值,正是由这样全身心投入的艺人“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绎戏剧,也展现出潮州民间艺人的草根智慧。


在困境中搞创新、谋发展


铁枝木偶不只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对老玉春香剧团的第三代掌门人许瑞杰而言,潮州铁枝木偶是贯穿他们家族几代人的理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是许瑞杰如今最挂心的事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电视、手机等文娱载体的兴起,传统木偶戏渐被取代,以此民间艺术为谋生的戏班也逐步解散,有的戏班竟用录音机代替以往艺人的吹奏和演唱,其艺术魅力大大降低。1970年代曾在海外风光一时的铁枝木偶戏,媒体道出其如今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处境:木偶不会老,讲方言的一代则逐渐老了。年轻一代不懂方言,使得木偶戏更加每况愈下……


创新才是传统文化重焕生机的唯一出路。


许瑞杰出身剧团世家,4岁学艺,6岁登台,坚守铁枝木偶的制作和表演手艺数十年,而今培养起了家族第四代传承人。在国内,像许瑞杰这样的传承人并不孤独,金石龙阁木偶剧团团长、铁枝木偶国家级传承人陈培森则更加关注木偶戏表演形式的创新。2012年,陈培森创新改编传统的潮剧剧目《杨八姐闯幽州》,人物服装、剧目内容都保留了古老独特的潮汕传统文化特色,但在表演的技巧上,《杨八姐闯幽州》突破了骑马、射箭、后空翻等铁枝木偶各项难度极高的表演技艺,重新展现出铁枝木偶戏的活力。凭借创新,《杨八姐闯幽州》当年还摘获了国际木偶艺术节“最佳传承奖”,潮州木偶在困难的传承环境中展露出希望之光。


▲马来西亚槟城潮艺馆潮州铁枝木偶戏艺人吴慧玲(右)与观众


海外乡亲也为传承传统贡献力量。2014年,新加坡华乐团通过“阿德下南洋系列之街戏风情”来介绍铁枝木偶戏;2015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办了铁枝木偶相关讲座;新加坡本土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