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首诗,叫作铅山

 fjlhl 2017-11-04


一个地方是一首诗。

有一首诗,沿唐宋元明清,一路日暖风轻、鸟语花香至今。

她的名字叫作铅山。


诗人王贺走到鹅湖山下,也不禁为鹅湖的美所折服,即兴写下了鹅湖山下稻梁肥。




《社日》

王贺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阱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让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暮春的晴好日子,一个满怀抱负却生逢乱世、抑郁愤懑的诗人,因为一次远差,途经铅山。诗人被丰收在望的满眼稻梁所吸引,且行且看,心胸为之豁然开朗,满腹惆怅已于不知不觉间消散于眼前的俊山秀水中了。诗人行至鹅湖山下,意犹未尽,但天色将晚。




此时诗人忽见一村前泥墙瓦屋,酒旗横斜,便决定暂住一宿再续行程。将行囊在客房里安放停当,走出小店往村里闲逛,见猪在圈,鸡在囚,怡然相对,哼哼叽叽。桑树柘树长长的影子拖在斜阳里。小村缘何安静的如在画中?正诧异,一群喝高了的老少爷们,在装扮齐整的媳妇、儿女搀扶簇拥下,嬉笑而归。


像王驾那般途经铅山而流连忘返,产生隐逸田园之念的文人士大夫还有杨万里,看到杨村的美,一时诗性大起,提笔就起,于是一首《过杨村》便应运而生了。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当诗人杨万里经过处于乡野之地的铅山杨村,目睹眼前石桥两岸的烟水人家,杨柳荫中的酒馆,葡萄架下的渔船,水岸红红白白的花,坂上碧碧黄黄的荷浪麦浪,生出“为谁辛苦不归田?”的感慨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再联系他后来拒绝接受赣州知府的任命,卷起铺盖提前归隐吉水故里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说,诗中最末这一句,乃是替他晚年生活埋下的一个伏笔。



杨村,地处铅山县腹地,是道教名山——葛仙山麓的一个大村庄。这里民风古朴,女淑男敦。其地盛产白莲、稻粮。夏末秋初,碧荷千倾,稻浪万重。清澈见底的杨村河绕村而过,穿过绽放中的荷花丛、成熟中的稻田……这是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的景象。除了种植品种中的小麦换成了水稻,其山水田园风情,与八百多年前杨万里眼中的杨村,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当你车行劳顿,转过一个山口,眼前豁然蹦出这样一个祥和美景,纵有十万火急的俗务在身,也难遏制你停下车来,徙步流连。


铅山实在是太美了,当杨万里来到铅山江口时,又一次的震撼了。



《过铅山江口》

下却诸滩水渐平,舟行已远上饶城。

酒家便有江乡景,绿柳梢头树玉瓶。


诗中所说的江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地方,已很难考证。也许是现在的青(石)溪。因为那里是上饶从水路进入铅山县境见到的第一个大村镇。今天这里沿江两岸的绿柳仍是一带很养眼的风景。也许是现在的傍罗青州,这里历史上有过一个很有名气的码头,叫青州渡。也许是今天的铅山县城河口镇城东凤来村这个地方。它位于桐木江(铅山河)汇合到信江的出口——当时的河口还是个没有多少人居住的沙湾。




从诗的内容上来分析,我们所能确切知道的是:这一次出差或者旅行,杨万里是从水路坐船来的。枕着信江碧波放眼山水人家,诗人眼里的铅山自然是另一番诗情画意了。


说到铅山的美,最有发言权的想必莫过于辛弃疾了吧!否则,他又怎会在游历了祖国的千山万水之后,独独对铅山情有独钟,选择客居铅山呢!而他亦是回报给这一方水土最为珍贵礼物——数以百计的华彩词章。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辛弃疾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处,着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此诗字里行间虽有白发归耕的怅惘,但同时更洋溢着对这一片水色山光的挚爱浓情。



在铅山闲居时的辛弃疾,虽壮志难酬,满腹悲愤,但生活并不单调,谈笑有鸿儒,词曲有知音。当时一代理学宗师朱熹和另一位力主抗金的南宋爱国词人、思想家陈亮都是他的至交。著名的辛陈“鹅湖之会”与斩马盟誓的故事即发生在这一时期。相传辛弃疾与陈亮相约,仿效十三年前朱、吕及陆氏兄弟“鹅湖之会”,聚首在鹅湖寺里,把盏共饮,长歌相答,极论时事。

辛弃疾挽留陈亮在铅山作客十日,仍依依不舍。惜别之时,两个诗人在瓢泉居门前的小桥之上,挥剑斩马盟约,誓言抗金。而每得佳句,稼轩先生皆交与歌伎或邻里知音,歌之舞之;或惠赠远方朋友,自谦曰:博千里一笑。这期间,对辛弃疾而言,可说是官场失意词坛得意,却也是他一生中词创作最为丰收的时期之一。据统计,在现存的629首辛词中,属于他晚年在铅山创作的就有二百多首。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像《贺新郎·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更是至今人们仍然耳熟能详的名句。


一点诗意都没有的生活是可怕的。

一个不出诗人和诗歌的地方是可悲的。


作为辛弃疾完成其晚年世俗与精神栖居的第二故乡,铅山,很幸运。

是的,铅山是幸运的。很少有哪个县不过千年多一点,能像铅山这样,吸引了历史上那么多泰斗级文人骚客乃至政要的眼球,并为之诗心律动,慷慨歌咏。

《铅山立春》

朱熹

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

欲问闽天何处?明朝岭水南流。

行尽风林雪径,依然水馆山村。

却是春风有脚,今朝先到柴门。


这首诗朱熹途径铅山前往福建时所作。诗歌的意境很美,想象也非常奇特。可惜该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无法考证。



把朱熹和铅山串起来的是一个叫鹅湖寺的地方,缘起于在我国哲学和思想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一次重要聚会——鹅湖之会。


朱熹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大儒。由于他奉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给当时世人的印象分应该不会很高,在官场上的人缘也大抵好不到哪里去。好在他的志趣不在做官,追求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


《铅山道中次林择子》

朱熹

行尽江乡万叠山,家山犹在有无间。

明朝渐喜登闽地,涧水分流响珮环。


铅山,正是以诗歌的方式,记录着一个跋涉中的朱熹。

当然,在宋朝,通过诗歌为铅山记住的政坛精英和文坛巨子还有王安石和陆游。


《游玉虚观》

王安石

鹅湖在眼双增明,石井浇腹生余清。潭潭玉虚隔世尘,不用招隐意已形。

道人家在闽溪滨,溪水绕栏山罗屏。穷通得丧慕一枰,归欤袖手看升平

由诗观之,在锐意改革的政治家王安石心中,铅山这一方仁山智水,让他由然而生的感慨是“慕一枰”和“看升平”。



要说起作诗,又怎么能少得了“小李白”陆游呢!


《宿紫溪驿》

陆游

云外丹青万仞梯,木荫合处子规啼。

嘉陵栈道吾能说,略似黄亭到紫溪。


如果说唐宋时期的铅山还是他乡游子眼中的伊甸,那么到了明清时代,则成了费宏、费元禄、蒋士铨等一批本土学子挥洒笔墨,抒怀明志的诗意河山。




这其中,让铅山名扬天下,众采星驰的“带头大哥”,是出生于铅山福惠烈桥(今县城城西横林柴家埠),以状元身份出仕,三度入阁为相(其中两任首辅)的费宏。


《七律.鹅湖书院》

费宏

一从无极分明后,荒径锄茅见讲堂。

自古乾坤惟此理,至今山水有余光。

庭空蔓草凭谁薙,涧满香苹欲自将。

冠盖追寻恨迟暮,却愁猿鹤笑人忙。


这首七律应是费宏晚年回铅山游鹅湖书院时创作的。费宏对自己的家乡铅山,感情自然比别人又深了一层。他是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治世能臣。他不忘桑梓,动员家乡民众凿“石圳”、“官圳”,数万亩稻田的引水灌溉受惠至今。




他还自捐家资,召集乡里开凿了一条人工河流——“惠济河”,解决了河口镇(今铅山县城)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虽然费宏宰相的这首诗看过的人不多。甚至他的名字也是当年毛泽东主席乘列车途经赣东北时,跟随行的方志纯(当时的江西省长)提起后,才又重新为大家所熟知起来,但他四百多年前开凿的惠济河却依然在河口九弄十三街穿街过巷,串起河口镇人的日升月落。原本一个小小的江畔渔村,在明清时期一跃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南古镇,贯穿其中的惠济河功不可没。



那理应是费宏这个铅山的孩子写在母亲掌心里的另一行诗句。


那时的铅山,因为出了当朝首辅,应该是很风光的一个地方。正如费宏之后的又一名江西藉宰相夏言,在送自己的一个名叫王仁六的旧时同窗好友回铅山时也作了一首诗。


《送王仁六归铅山》

夏吉

五月南风江草长,坐怜楚客棹相将。

鹅湖山下秋田熟,到日鸡肥酒瓮香。


九岁的儿子病了,娘便把他抱到房间里细心照料,整夜都不合眼。那房间,是娘为儿子特意布置的,不大,但窗明几净。四面墙壁上还贴满了唐诗宋词。儿子病稍好,娘便指着墙上的诗歌让孩子轻轻地念,当作取乐的一种游戏;娘生病了,儿子也会坐在娘的床前不肯离去。娘说,你这样看娘,是不是觉得娘心里忧伤?儿子说,是的。那你怎么让娘忘了忧伤呢?儿能背诵所读的书,为娘解忧。儿子说罢,就琅琅地背诵起来。娘于是笑了,说,你这副“药”还真管用,我的病已好多了。后来,娘一有病,儿子就在一旁给娘背诵诗书。娘的病也总能不治而愈。



这个诵读诗书游戏、治病的故事,主人翁就是蒋士铨母子。


蒋士铨是铅山籍的清代大戏曲家兼大诗人,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王昶论其诗,标为“当代之首”;李调元评其曲,论为“近时第一”。高丽使臣曾以重金求其乐府诗,以夸荣于东国。可见其人在当时诗歌戏曲界的地位。


河口

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

扰扰三更梦,嘻嘻一市狂。

移官资坐镇,转粟奉神仓。

贤相何人继?空寻绿野堂。


寥寥数语,就让河口古镇(今铅山县城)这个当年“八省码头”的商业气息、市井生活跃然纸上,扑面而来。其中有两个字更是高度凝练地点出了铅山的两大特产——“茶楮(纸)”。




明清时期的铅山,茶与纸,是其两张世界级名片。

当年的河口红茶远销欧洲各国。其中的上品——正山小种,更是当时英国皇室的饮品。河口也因此成为赣闽皖浙等地的红茶加工集散地。以至民间谚语有云:“药不到樟树不灵,茶不过河口不香”。


连四纸”又称“连史纸”,清人程鸿益在其“铅山竹枝词”中有两首这样描述过它的制作过程:

其一

未成荫竹取为丝,三伐还须九洗之;

煮罢煌锅舂野碓,方才盼到下槽时。

其二

双竿入水搅纷纭,渣滓清虚两不分;

掬手捞云云在手,一帘波荡一层云。



铅山“连四纸”素来与安微宣纸齐名。纸质薄而均匀,洁白如玉,防虫耐热,着墨鲜明,吸水易干,且永不变色。向为书画家所珍视。我国许多鸿篇巨著、名贵典籍,如明代的《十七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即用此纸印制。其传承千年的制作技艺已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口镇》

邵式平

 九狮欲渡几千秋,河口镇前水自流。

 冲锋杀敌当年事,丰衣足食是今谋。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时任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的邵式平,来到铅山县河口镇考察调研时即兴创作的一首诗。现在这首诗被收在1990年新版的《铅山县志》里。


诗中的九狮,是静卧于铅山县城河口镇外信江北岸的九座红石山。相传古时候这一带有九条黑狮精兴妖作怪,残害生灵。后来被一个机智勇敢的后生(名叫秀哥),从东海丽珠仙女处借来一只小金鸡制伏在江边上。金鸡则落地成岗,就是现在河口镇南的金鸡山。



这千年以来,有多少人对铅山,慕名而来;又有多少人,来了就舍不得走;有多少人即使身处异乡,唯一不能忘的,就是铅山的一方水土;又有多少建筑早已不是当年的光景。


是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它依然是所有铅山儿女心中,永远的牵挂。


铅山是何其地幸运,多少文人墨客为其续写新时代的诗篇。



在故纸堆里漫溯,铅山便是这样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一阙阙传唱不衰的词,一个至今仍闺秀于唐宋山水、明清街坊里的诗意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