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东吴对一股地方势力反复讨伐,每次都能得到数万精兵

 HzQ奇皇 2017-11-04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加之灾荒瘟疫导致人口锐减,待三国格局正式形成后,三国都致力于充实自身人口,当时的吴国把矛头对准了分布在江南地区的山越人,据《三国志》相关记载,当时吴国境内的山越人在丹阳、会稽、新都等十二郡县均有居住,分布极广,史称“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于当时的吴国,山越无疑是充实人口,扩大兵源的不二选择。

  因而每次东吴出兵镇抚山越后,都会掳掠大量的人口,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正所谓“强者为兵,羸者补户”。不习战阵,大分散、小聚居占山为根据地的山越人对于地广人稀的东吴来说简直就是送上门的人口和兵源。

  在孙策平定江东过程中,除了向袁术借来的数千部曲之外,就是招募的山越部队,他们成为东吴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越人聚集地丹阳,此地自古以精兵辈出而闻名,史称“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东吴对于这些不纳赋税,不服统治的好勇善战的山越,乐此不疲的进行反复多次讨伐。

  在东吴据有江东之后,为了巩固稳定政权和掠夺人口,从孙权掌权时,就分遣诸将镇抚山越。历时数十年才平息山越。其间诸葛恪征讨山越,将山越分割包围,以饥饿迫使山越人出山求活一次就得精兵四万人,极大扩充了吴国兵力。可见当时山越俨然成东吴主要兵源输出地,天纪四年、公元280年,吴国灭亡时,全国二十多万士兵中,山越人就在半数以上。虽然山越的记载少见于历史,但却对东吴立国江南起到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