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评估--The Neurosurgical Atlas系列

 老赵0717 2017-11-04




背景


海绵状血管畸形(CMs)是脑和脊髓血管边界清楚、良性的血管性病变,它有不同的名称,包括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iomas, cavernous angiomas)和海绵瘤等(cavernomas)。 


脑血管畸形共有四种类型,是指海绵状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动静脉畸形以及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病变中,海绵状血管畸形占5%至13%;人群患病率为0.02%至0.5%。


海绵状血管畸形中扩张的毛细血管容易局灶性出血,从而引发抽搐及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它的分布与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体积成正比关系,幕上占80%,后颅窝占15%,脊髓占5%。


海绵状血管畸形可表现为散发,也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性分布。因核磁共振检查无需组织取样,为海绵状血管畸形诊断带来了革命性进步,可让我们更好了解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自然史。


在本篇中,我们将讨论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表现、自然史、影像诊断和分类。

 

图-1:图示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畸形外观。病灶内部有扩张的血窦,而没有大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血窦可处于出血、血栓形成及机化等不同的阶段。病灶内没有神经组织。病灶没有神经组织、没有明显的供血动脉或引流血管,是海绵状血管畸形区别于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毛细血管扩张症和微动静畸形的典型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偶尔会表现为急性脑内或脑室内出血。高达20%的患者本身并无与血管畸形相关的症状,而是因偶发头痛进行诊断性检查时才发现。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症状显然取决于病灶部位/大小以及是否合并出血。

 

幕上海绵状血管畸形最常见的表现是癫痫发作。对于无症状患者,新发癫痫的发生率大概是1.5%~2.4%/人年。癫痫的形成可能与铁质沉积有关,含铁血黄素中的铁质是已明确的致痫物质,它还可能引起病灶反复出血。幕上病变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机会比幕下病变少很多。


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患者,多数可能是累及脑干和基底节的是海绵状血管畸形。这些部位的少量出血即可引起急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是因为出血部位临近重要的上行或下行传导束及深部核团。随着血肿吸收,症状趋于缓解。然而反复出血可使神经功能缺损越来越严重,甚至产生永久性损害。 


自然史


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自然史虽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要清楚的认识抽搐与反复出血的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家族性病例与散发病例的自然史极可能是相似的。


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畸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着强烈的癫痫家族史,80%~90%病例为多发性。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畸形临床外显率千差万别,有半数的病人表现为无症状。Zabramski及其同事跟踪研了六个海绵状血管畸形家族,他们报道有症状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病灶*年和6.5%/人*年。通过MRI检查发现,病灶平均数为6.5个/人。Del Curling和同事报道了26例单发病灶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散发病人,其癫痫发作的风险为1.34%/人*年。


与既往有过症状性出血的患者不同,无症状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要低很多。Kondziolka 研究团队发现,无症状患者出血发生率0.6%/年,而有症状性出血病史的患者再次出血发生率为4.5%/年。 


破坏了病灶囊壁的出血,意味着再发症状性出血的风险会升高。那些看上去明显是病灶外的出血,病人距初次出血的短期内再发出血风险特别高。


Barker的团队报道,在发病后28月内,再出血发生率为25.2%/年;28月之后降为9.6%/年。病灶切除不完全,也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手术要为病人提供实质性好处,就得全切海绵状血管畸形。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罕见,与之有关的自然史数据有限。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年出血率很可能与其它中枢神经系统CMs类似。症状性出血患者临床状况倾向于好转,因为再出血率高,所以建议在出血3个月内行病灶切除手术。


诊断


就诊断而言,磁共振是海绵状血管畸形的首选检查。在MRI问世之前,海绵状血管畸形靠CT检查作出诊断,因此一些小的病灶很容易被漏诊。


海绵状血管畸形典型的CT表现为:边界清晰、质地不均的高密度占位性病变,伴有不同程度钙化,增强扫描时不强化或少量强化。基于这些影像学特征,CMs的鉴别诊断包括:其它类型血管畸形、脑内血肿、合并钙化或卒中的肿瘤。如果考虑血管分布异常,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畸形常合并发育性静脉异常,可行血管造影检查。


海绵状血管畸形影像上通常是无血管的,没有可辨认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尽管有了MRI和MRA,但在鉴别轴外海绵状血管畸形、其它血管畸形和轴外肿瘤(如脑膜瘤)时,有时需要进行导管血管造影。鞍旁海绵状血管畸形有很细或罕有供血动脉;而鞍旁脑膜瘤则富含血管,甚至还可见到少见的动静脉瘘。SPECT对鉴别诊断此二者也有帮助,因为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摄取率低,而脑膜瘤的摄取率高。 侧裂和岛叶的CMs与部分血栓形成的MCA动脉瘤的磁共振影像相似。


海绵状血管畸形常有独特的MRI表现:即扩张的血窦样结构,而其中缺乏大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病灶内不同阶段出血所致的血栓及机化组织,这些变化在MRI的T2加权像上更为明显,被称为“爆米花”或“草莓”样外观;CM病灶内没有神经组织。


含铁血黄素在磁共振梯度回波序列(GRE)、磁敏感加权像序列(SWI)及T2加权像中,表现为典型的低信号,尤其是在CMs的边沿,这种表现更为显著,常在病灶内部分隔中也能见到类似的影像特征。


很多与CMs表现类似的病变,需要排除。它们包括:血栓形成的动静脉畸形、动脉瘤,伴有钙化的低级别胶质瘤,以及肿瘤卒中等。在作出多发性CMs时要重点注意与转移性病变鉴别,因为大多数休眠的CMs周边水肿一般不明显,这一点就可排除转移性病变。选择在出血吸收后随诊影像学检查,对判断病灶性质至关重要,因为出血初期的扫描检查病灶显示并不清晰。


图-2:海绵状血管畸形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为“爆米花”样或“草莓”样外观(左上图)。明显的囊外出血常表现为有症状的病例(中排图)。左侧岛叶内一CMs,左侧颈内动脉血管造影前后位片(左下图),提示一“奇特的”血管畸形,即发育性静脉血管异常(右下图箭头所示),这时血管造影就极有诊断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海绵状血管畸形有时与胶质瘤(左中图)及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左下图)难以区分。除左上图外,其它影像都可见明显的囊外出血。


图-3:磁共振SWI系列与GRE系列对海绵状血管畸形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帮助。左图T2加权像考虑小脑半球一囊肿,但仔细审阅mIP重建SWI图像,这个低信号病灶更符合海绵状血管畸形。


对家族性或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病例,GRE或SWI序列有利于确定被传统脉冲序列漏诊的病灶数量。


分类


最常用的分类系统是根据病理特征与CT/MRI 影像学表现,将海绵状血管畸形分为四个亚型。这套分类系统是由Zabramski团队于1994年通过128例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前瞻性研究提出的。


海绵状血管畸形 I 型:病灶在磁共振T1WI系列表现为均匀高信号,主要是亚急性出血。当更多慢性出血时,因巨噬细胞吞噬了含铁血黄素,以及血红蛋白分解所致铁质沉积,在磁共振T2WI系列中,病灶周边形成一圈低信号带。


海绵状血管畸形 II 型:病灶质地不均,呈多结节状,中心呈“爆米花”样为其特征性表现。不同分解阶段的出血,被纤维胶原组织与钙化所分隔,使其在磁共振T1WI与T2WI系列中表现为混杂信号。类似于I型,II型T2WI系列中病灶周边也可见低信号带。 


海绵状血管畸形 III 型:病灶表现为慢性血肿团块,因此,在磁共振T1WI中表现为等信号至低信号,在T2WI系列中则表现为高信号。


海绵状血管畸形 IV 型:在磁共振GRE系列中,病灶表现为点状低信号。


Zabramski 的团队研究指出,与病灶呈低信号患者(慢性出血:III 型或IV型)相比较,病灶呈高信号的患者(急性或亚急性出血:I 型或II型)更有可能表现出临床症状。此外,呈高信号病灶患者还易于再发症状性出血。这种分类方法对预测病变转归有一定价值,但是大多数有症状患者的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周围水肿情况,提示新近出血,这与未来再出血风险高的预测是一致的。


DOI:   https:///10.18791/nsatlas.v3.ch04.1


参考文献

Badhiwala JH, Farrokhyar F, Alhazzani W, et al. Surgical outcomes and natural history of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A single-center series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J Neurosurg Spine. 2014;21:662-676.


Barker FG, Amin-Hanjani S, Butler WE, et al. Temporal clustering of hemorrhages from untreated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surgery.  2001;49:15-24.


Del Curling O Jr, Kelly DL Jr, Elster AD, Craven TE. An analysi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avernous angiomas. J Neurosurg. 1991:75:702-708.


Kondziolka D, Lunsford LD, Kestle JR.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J Neurosurg. 1995;83:820-824.


Labauge P, Brunereau L, Laberge S, Houtteville JP. Prospective follow-up of 33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familial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Neurology. 2001;57:1825-1828.


Labauge P, Brunereau L, Levy C, Leberge S, Houtteville JP. The natural history of familial cerebral cavernomas: a retrospective MRI study of 40 patients. Neuroradiology. 200;42:327-332.


McCormick WF. Pathology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s of the brain, in: Wilson CB, Stein BM, (eds):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84:44-63.


Moriairty JL, Clatterbuck RE, Rigamonti 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Neurosurg Clin N Am. 1999:10:411- 417.


Moriarity JL, Wetzel M, Clatterbuck RE, 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68 patients. Neurosurgery.  1999;44:1166-1173.


Otten P, Pizzolato GP, Rilliet B, Berney J. [131 cases of cavernous angioma (cavernomas) of the CNS, discovered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4,535 autopsies] Neurochirugie.1989;35:128-131.


Robinson JR, Awad IA, Little JR. Natural history of the cavernous angioma. J  Neurosurg. 1991;75:709-714


Simard JM, Garcia-Bengochea, Ballinger WE, et al. Cavernous angioma: A review of 126 collected and 12 new clinical cases. Neurosurgery. 1986;18:162-172.


Wakai S, Ueda Y, Inoh S, Nagai M. Angiographically occult angiomas: A report of thirteen cases with analysis of the cases documented in the literature. Neurosurgery. 1985;17:549-556.


Zabramski JM, Feiz-Erfan I. (2011) Natural History of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In HR Winn (Eds), 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 Saunders, Philadelphia, PA.


Zabramski JM, Wascher TM, Spetzler RF, 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famili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results of an ongoing study. J  Neurosurg.  1994;80:422-432.


原著作者: Aaron  Cohen
编译者:高子云,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审校:刘诤,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导。                      
终审:澳门科大医院,神经外科,谭林琼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