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直门大街一半都是他的家业,曾资助过老舍,后来出家终成大师

 铁血老枪 2017-11-04

我们先从老舍说起,老舍原名舒庆春,众所周知,他是满族人。但是他年幼丧父,家境贫困,家里只靠母亲洗衣裳做活维持生活。九岁的老舍要上私塾,但是却没有钱,怎么办呢?

这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刘寿绵。如果说对老舍青少年时期影响最大的人首先是他的母亲的话,那么第二个人就是“宗月大师”刘寿绵了。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了老舍,他不是老舍的老师,却是让他受益匪浅的一世之师。

刘寿绵其人

西直门大街一半都是他的家业,曾资助过老舍,后来出家终成大师

刘寿绵的照片

他姓刘,字寿绵,系清皇室内务府的人,不但世代书香,而且代代做官。宗月大师是地地道道的富家子弟,也就是现今我们说的“富二代”。他富到什么程度呢?曾经原北京西直门大街一半都是他家的家产。这就意味着,即使他这辈子不干活,他也能保证自己一辈子和子孙吃好穿好玩好。

但是他和我们戏称的“富二代”不一样,我们从他的出家之前的称号就可以看出来,他出家前被人称作“刘大善人”。不是那种假仁假义的善人,而是真真正正的大善人。他悲悯众生,爱国爱教,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

在老舍笔下,他是一个宁愿使自己家人受苦,也要帮助穷人的形象,他待穷人亲切有礼,他有一颗忧别人胜过忧自己的心。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不过,在这个时候,假若他肯用用心思,去调整他的产业,他还能有办法教自己丰衣足食,因为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

这是老舍先生对宗月大师的一段描写,这时候,宗月大师已经一贫如洗了。他无疑是个有趣的人,他的财产,除却资助穷人的,大多是叫人骗去的,但他却不悲不喜,钱财对他来说当真乃身外之物了。

出家

他自己也变成了穷人了,后来,他的儿子也去世了。他之后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出家。不光是自己当了和尚,连同夫人女儿都当了尼姑。

白天他出去化缘,仍然搞慈善,晚上就修持到深夜,念经,写诗,写心得。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夏布道袍,徒弟们有时候看不过去,就给他做了一条新棉裤。早上穿着新棉裤出去,晚上却依旧是旧单衣回来。原来,刚做的那条新棉裤,被他脱给拉车的穷汉了。

宗月大师的佛学认知,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是他的确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做一点,能做一点便做一点,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这是他的最可贵之处。

抗战爆发之后,宗月大师不是一个一心皈依佛门不问世事的和尚。他知曾在破庙里为开赴前线的中国部队发表过鼓舞人心的讲演,鼓励他们多杀敌人,说这是为了民族生存,不违反杀戒;他拒绝和日本人合作,不去当敌伪的“国师”;他曾率领徒弟前往南口,在高山峻岭中克服千难万苦,寻找和掩埋上千具牺牲了的抗日战士的忠骨……

1939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宗月大师圆寂后出殡时,半个京城的民众,自动走上街头为他送葬。

老舍先生得知宗月大师圆寂之后,深切地写了悼文: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和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苦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导我向善,正象在三十五年前,他拉我入私塾那样!”

宗月大师,他有着真正的悲悯之心,他一生阔达潇洒,爱国爱教,终得万人敬仰。做人能做到如此,不枉此生。

最后,以夏莲居居士为宗月大师写的一句诗为结尾。

“成佛还须先作人,凭将忠孝显空门。十方赞叹龙天敬,即是名为报佛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