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说“天倾东南、地陷西北”是什么意思?

 大成净化图书馆 2017-11-04

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既轻清而上浮,何以倾其西北乎?又未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 共工氏撞断昆仑山,西北的天柱塌了,自然天就向那个方向倾斜了。 天向西北方倾斜下去,东南方翘起来,就将东南方的地维崩断了,因此大地就向东南方倾斜。 这些都是古代神话对日月星辰运行和江河湖海流向的解释。

“天倾西北”:“天”本身当然是不可能倾斜的,能够倾斜的只有地球的自转轴。由于地轴的倾斜,地面的人们看到原来天上的星星位置发生了变化,于是认为“天倾”了,如下面两图:

假设史前某天晚上子夜12点,古人看到头顶正中有一个颗星星;不久后由于地轴倾斜,这颗星星在古人看来变成偏北方向了。 这里必须注意,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不同的季节和月份,与及每晚不同时刻看到的星图是不同的,所以必须在相同或相近的日子和时刻比较才有意义。


同理,按观察者所在经线,左西右东,假设史前某天晚上子夜12点夜12点,北半球某人看到星星在头顶正中A点;彗星撞击后,这个A点在同一时刻就会偏西了。不过要注意:  1.不是地球上每个位置都能看到的每颗星星都会西移,例如观察者在赤道上,原子夜12点头顶正中的星星,撞击后目视位置也不会变;  2.这个图反应的是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是背视图;前面的图是侧视图,所以两者反映的地轴转动角度在三维坐标上是不同的。 那么地轴在短时间内的倾斜怎样才能造出呢?

约在11000~15000年前,一颗慧星撞击地球,发出轰天的声响,产生猛烈的地震,激起全球范围滔天的巨浪,不绝的豪雨,并导致地轴倾斜角度加大及长时间的低温和冰河期。这场灾难也毁灭了全球当时超过90%的人口,使人类整体文明水平倒退数千年以上。  以上是对史前大洪水最符合科学(当然不一定符合神学或科幻想象)的解释。对于这个解释,首先可能受到的质疑就是:彗星撞地球?那人类还能幸存?生命还能幸存??  答案是,不仅慧星本身有大有小,最重要的是它的质量是分散而不是集中的。彗星主要组成部分是冰,但并非一个完整的大冰球,而是由许多个互相独立且分离的冰块(或冰山)聚集在附近形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彗星的质量比行星甚至卫星都小得多,无法依靠自身引力结合成完整的球形,只能形成相对疏散分离的“冰山群”。因此当它撞击地球时,冲击力是分散释放的,冲击的总能量虽然不小(所以才能导致地轴转动),但每次冲击的能量相对于地球来说还不太大。这是人类和生命能够幸存的关键。  其实彗星撞地球(或扫过,擦过地球)的事情在地球形成后几十亿年来经常发生。不过绝大部分彗星都很小,对地球和生命没有什么威胁,反而带来大量的水,形成了今天广阔的海洋。据科学考证,生命刚诞生那时,即距今30多亿年前,地球表面只有10%是水,而今天是70%,再考虑水面也是上宽下窄的梯形,可以认为以体积论地球上超过95%的水都是后期出现的,而它们最可能的来源就是大大小小的彗星。  我们还可以估算一下这颗引发史前大洪水的慧星的大小: 如果这颗彗星上的冰最后全部落入地球并融化成水,必然会引起全球海平面上涨。早有许多科学家估计,一万多年前地球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00~200米,美洲和欧亚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才能形成“陆桥”供史前人类迁移。另外也有在琉球群岛附近和加勒比海等的海底发现古代文明的建筑物的报道。由于当时海洋面积已经足够大,边缘效应可以忽略,海洋面积仍按地球表面积70%估算,如果海面平均上升150米,即0.15公里,地球半径是6371公里,因此这颗彗星带来的水是4πr*r*70%*h=4*3.142*6371*6371*0.7*0.15=5356万立方公里。这个数字可能不够直观,那么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冰球,其半径为R,则(4/3)πR^3=5356*10^4,R≈234公里。当然彗星不是一个完整的大冰球,如果它的主要部分由一万个小冰山组成,每个平均半径就是10.9公里。事实上组成彗星的主要冰块远超过10000个,而形状也是不规则的。这样当这颗彗星还在太空游荡,没有坠入地球之前,它外观上的半径应在1500公里以上。李卫东的科幻小说(当然李本人不这么认为)中提及古代瑶族人所见“七棱八角”的“月亮”,应该就是这颗彗星接近地球(但还远远没进入大气层)时的景象。  再分析一下彗星撞击可能的方向,地点和时间:  瑶族人说他们的祖先看到了“七棱八角”的“月亮”,说明该彗星接近地球是在晚上,而且也是由东向西的方向,时间在满月之夜前后。由于开始时,在出现时间、形状和方向和月亮相似,古瑶人才会误认为这个就是“月亮”。后来该慧星越来越近,越来越大,不仅遮盖了真正的月亮(所以瑶人一直不知道他们看错了),而且让古瑶人看到了更细致的部分--七棱八角的冰山。这个时候,估计该“月亮”显示的半径至少要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真实的月亮大10倍以上(面积100倍以上)。  由于月球半径是1738公里,离地球38.4万公里,刚才我们估算该彗星的半径也是1500公里以上,和月球同一数量级,所以如果古瑶人看到半径10倍以上(面积100倍以上)的“月亮”,则此时该彗星与地球的距离当在3万公里左右。由于该彗星的有效半径约1500公里,此时当然还远远没有进入大气层,对地球发生影响。事实上,如果它的飞行速度是12公里/秒(第二宇宙速度上下),则还有2500秒,即40多分钟才会撞上地球。注意:古瑶人能看到有细节(七棱八角)的“大月亮”,说明这个“月亮”离地球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不可能“大”,也看不到细节;太近了地球就会全部遮住太阳光,这个“月亮”就是黑压压的一大片了,所以距离三万公里左右是最合适的。 看看西太平洋海底满布皱褶的地貌,全球仅有,和其他地方区别很大,这些皱褶是板块理论不能解释的。这里很可能就是彗星的撞击区域。方向如图红色箭头所示,不过不是垂直于地面(或海面),而是有一定角度倾斜的撞击,这样才能造成密布的海底皱褶和地轴的偏转。整个西太平洋海底有皱褶的地方很可能都是冰山的坠落区域,如图粉红色的大圈内;皱褶最密集的区域,如图橙色的小圆圈内,可能对应慧星头部的中心,这里冰山较边缘密集。

彗星撞击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很多科学发现和古代传说,例如长毛猛犸象的突然灭绝。  

在西伯利亚挖出来的长毛猛犸象遗体,胃里面还有鲜草。说明这些大象是忽然间被冻死的,之前西伯利亚至少是芳草遍地,可供长毛象食用和适合它们生活的温带地区。彗星撞击不仅使地轴倾斜,使西伯利亚变成高纬度寒带,而且其无数零下100多度以下的冰山和冰块会使全球许多地区骤然冰封变冷。西伯利亚很可能是大量小体积冰块的落下之处。 至于地球生命之所以能少量幸存,前面也说过,因为撞击是分散的,而且彗星撞击比小行星撞击的后果好得多。因为小行星是固体岩石,高速撞击时会爆炸和燃烧,飞起的炽热的碎片和扬起的尘埃会遍布全球和大气层。而彗星主要部分是冰,撞击时至少不会爆炸燃烧,碎片和大气摩擦生热也只是融化成水落下来。前文假设该彗星主要部分半径约1500公里,那么直径就是3000公里,再按12公里/秒的速度,慧头全部撞上地球约需要3000/12=250秒,超过4分钟。注意:这个撞击的能量是分成4分多钟平均释放的(还有太平洋作一定的缓冲);而如果是一个实心的小行星一次撞击,冲击时间是毫秒级别的,一次集中释放的能量要大好几个数量级,这才是灾难性的,也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再譬如,圣经和全球许多民族传说当中连续几十天的全球范围大雨也很好解释。现代科学知道没有任何一种地球自身的气候现象可以造成这样长时间大范围的强降雨,而且这在科学上是不合理的:因为持续全球范围的强降水,意味着没有蒸发(严格地说,是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没有蒸发,则降雨不会形成,更不可能大范围持续。但彗星撞击完全可以。因为彗星都有彗尾,所谓慧尾就是相对稀疏和细小的冰块。这些冰块受地球强大的引力吸引不断进入大气层,摩擦融化,由于地球的自转,就形成全球范围的持续强降雨。普通彗星的彗尾也有几千万公里长,有的甚至达数亿公里,慧尾全部落入地球需要几十天是毫不奇怪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估算该彗尾的质量:按圣经记载下了49天的全球性大雨,那么按照现代的“大雨”标准,平均每天100毫米,总共就是4.9米。这些降水最终会全部流进海洋,引起海平面升高4.9/0.7=7米。而由前文我们知道,这次彗星撞击地球带来的水总共使海面升高了约150米。7/150=4.7%,恰好就是慧尾质量占彗星总质量的比例范围内(1~5%),符合得非常好。 还有,南岛民系(马来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岛屿的广泛分布和印第安人的来源之谜等等也很好解释:因为这些岛屿在大洪水前就是和大陆连在一起的,美洲和亚洲也是连在一起的,不需要这些原始民族有多么强的航海能力。而且当亚洲和美洲连在一起时,古“白令海峡”陆桥应该不是太冷,先民们可以方便地自由穿越。 再譬如十五世纪土耳其发现的一幅南极洲古地图,现代科学知道是描绘南极冰层以下的大陆海岸线。这在古代的科学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在大洪水以前的远古时代,南极并非极地,至少不是全年冰封,古人才可能环绕其航海并画出准确的海岸线图。所以这也是大洪水由彗星撞击而来的一个佐证。  所谓“地陷东南”,就是彗星撞击引起的巨大海啸(浪头可能高达数百米)是从东亚大陆的东南方向铺天盖地而来的,在先民看来,就是东南方向的大地塌陷了,使海水狂涌上来,也只有撞击是在西太平洋发生时才会如此。古人不知道那么多科学原理,所以将看到的情景,听到的声响,感到的震动想象为“共工怒触不周山”,引起天崩地裂,星辰移位的神话故事。 有网友曾提出:你能解释得了大洪水传说,那么为什么没有大冰冻传说呢?冰融化吸热的啊,猛犸象都冻死了诶。  -----------------------------  我的回答是:当时落下冰块的地区主要可能有三个:  1.西太平洋,那里没有人类,自然也不会有传说;  2.西伯利亚,有人类的话也被冻死了,不会留下传说;  3.南极洲,理由同2。  而且很可能,撞击的时候刚好是北半球的盛夏季节。所以北半球的其他地方,只是平均气温由正常的30℃下降十几二十度,虽然很凉,但还谈不上严寒,相对于大洪水来说印象不太深刻。而南半球本来就没有多少原始人类,留下传说的机会更小。  后来西太平洋的冰山虽然逐渐融化吸热,但到亚洲大陆的距离还是比现在南极到澳大利亚远,气候虽然变冷了,但仍没达到严寒酷寒的程度,所以对先民来说印象也不太深刻,所以也没有留下冰冻传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