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张继少华总部 2017-11-04


 

()辨病的概念

所谓病,就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现象、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例如均为疔疮,疫疔、手足疔疮、颜面疔疮的症状表现、施治方法和预后转归等是不同的。

 

()辨病的方法

要准确地进行辨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详细、全面、认真地诊察,同时要虚心学习,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临床辨病须按以下程序进行详询病史;②全面体检注重局部重点诊察局部

特征是辨病的关键;④选用新技术和必要的辅助检查;⑤综合分析。

全面分析、准确辨病是一种能力,只有刻苦锻炼,才能最终提高病水平。

 

细目二  阴阳辨证

(一)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阳证                    阴证

发病缓急                 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                   锨热                  凉或不热

肿胀形势                 高肿突起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                 根盘收束                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                 软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

疼痛感觉               疼痛剧烈、拒按     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                 皮肤、肌肉               血脉、筋骨

脓液质量                 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阴阳辨证应注意的问题

1.局部和全身相结合

虽然阴阳辨证以局部症状为主但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还要从整体出发,全面地了解、分析、判断。以乳疽为例,由于病位深在,初期时表现多似阴证,实属阳证。

2.辨别真假

不能只从局部着眼,要深分析,抓住病的实质,才不会被假象所迷惑。如流注,初期多为局部色白、漫肿、隐痛,到了化脓时才微红微热,容易误作阴证。其实流注病灶深在肌肉,红热虽不显露,但化脓很快,脓质稠厚,溃后也易收口,同时伴有急性热病的全身症状。

3.消长与转化

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阴证和阳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是由于阴阳与病位之深浅、邪毒之盛衰有关,或是疾病的自身转化,或是治疗后的转化。如本属阳证,若临床上给服大量苦寒泄火之剂,外敷清凉消肿解毒之药(或者使用大量抗菌药物后),红热疼痛等急性症状消失,炎症局限,逐渐形成一个稍红微热隐痛的木硬肿块,消之不散,亦不作脓,这是阳转为半阴半阳证的表现。

 

细目三  部位辨证

(-)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病因特点多风温、风热。

发病特点:一般来势迅猛。常见症状有发热恶风,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口干耳鸣,鼻燥咽痛,舌尖红而苔薄黄,脉浮而数。局部红肿宣浮,忽起忽消,根脚收束,肿势高突,疼痛剧烈,溃疡则脓稠而黄。

()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病因特点多为气郁、火郁。

发病特点发病前常有情志不畅的刺激史,或素有性格郁闷。一般发病时常不易察觉,一旦发病,情志变化可影响病情。

()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病因特点寒湿、湿热多见。

发病特点起病缓慢,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患部沉重不爽,二便不利,或肿胀如绵,或红肿流滋,或疮面紫暗,腐肉不脱,新肉不生。

 

细目四  经络辨证

()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手足十二经脉气血有多少之分。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为多血少气之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为多气少血之经。凡外疡发于多血少气之经,血多则凝滞必甚,气少则外发较缓,故治疗时注重破血,注重补托。发于多气少血之经,气多则结必甚,血少则收敛较难,故治疗时要注重行气,注重滋养。发于多气多血之经,病多易溃易敛,实证居多,故治疗时要注重行气活血。如乳痈所患部位属足阳明胃经,治宜行气通乳瘰疬属足少阳胆经,治宜行滞滋养等。

(二、)引经药

手太阳经用黄柏、藁本;足太阳经用羌活手阳明经用升麻、石膏、葛根足阳明经用白芷、升麻、石膏手少阳经用柴胡连翘足少阳经用柴胡、青皮手太阴经用桂枝、升麻、白芷、葱白足太阴经用升麻、苍术、白芍;手厥阴经用柴胡、丹皮足厥阴经用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手少阴经用黄连、细辛足少阴经用独活、知母、细辛。

 

细目五  局部辨证

(一)辩

1.热肿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锨热疼痛,肿势急剧。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期、丹毒等。

2.寒肿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常见于冻疮、脱疽等。

3.风肿

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常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4.湿肿

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绵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常见于股肿、湿疮。

5.痰肿

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常见于瘰疬、脂瘤等。

6.气肿

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常见于气瘿、乳癖等。

7.瘀血肿

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也有血肿染毒、化脓而肿。常见于皮下血肿等。

8.脓肿

肿势高突,皮肤光亮,锨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常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外痈、肛痈等。

9.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10.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辦肿块、结节

1.肿块

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见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肿瘤等。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之为结节,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辨肿块主要根据其部位、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界限、内容物、疼痛等情况仔细鉴别,必要时结合B超、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

2.结节

结节大小不一,多呈圆形、卵圆形、扁圆形等局限性隆起,亦可相互融合成片或相连成串,亦有发于皮下,不易察觉,用手才能触及者。结节疼痛多伴有感染生长缓慢,不红无肿的结节,多考虑良性结节;对不明原因增长较快的结节,应尽快手术治疗,必要时应做病理检查。

 

()辨痛

疼痛是气血凝滞,阻塞不通的反映。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疼痛为疾病的警号,也是疮疡最常见的自觉症状,而疼痛增剧与减轻又常为病势进展与消退的标志。由于患者邪正盛衰与疼痛的原因不一,发病部位的深浅不同,疼痛的发作情况也有所不同。

 

1.疼痛原因

(l)热痛皮色散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

(2)寒痛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等。

(3)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等。

(4)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见于乳癖等。

(5)湿痛痛而酸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可凹水肿或见糜烂流滋。见于臁疮、股

等。

(6)痰痛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见于脂瘤、肉瘤。

(7)化脓痛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多见于疮疡成脓期。

(8)瘀血痛初起隐痛,胀痛,皮色不变或皮色暗褐,或见皮色青紫瘀斑。见于创伤

或创伤性皮下出血。

 

2.疼痛类别

(1)猝痛突然发作,病势急剧,多见于急性疾患。

(2)阵发痛时重时轻,发作无常,忽痛忽止。多见于石淋等疾患。

(3)持续痛痛无休止,持续不减,连续不断。常见于疮疡初起与成脓时或脱疽等。

 

3.疼痛性质

(1)刺痛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

(2)灼痛痛而烧灼,病变多在肌肤,如疖、颜面疔、烧伤等。

(3)裂痛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肛裂、手足皲裂较深者。

(4)钝痛疼痛滞缓,病变多在骨与关节间,如流痰等。

(5)酸痛痛而酸楚,病变多在关节间,如鹤膝痰等。

(6)胀痛痛而紧张,胀满不适,如血肿、癃闭等。

(7)绞痛痛如刀割,发病急骤,病变多在脏腑,如石淋等。

(8)啄痛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痛,病变多在肌肉,常见于阳证疮疡化脓阶段。

(9)抽掣痛痛时扩散,除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如乳岩、石瘿之晚期。

()辨痒

1.以原因来辨

(1)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牛皮癣、白疕、瘾疹等。

(2)湿胜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如急性湿疮或有传染性,如脓疱疮。

(3)热胜皮肤瘾疹,掀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顺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如接触性皮炎。

(4)虫淫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等。

(5)血虚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如牛皮癣、慢性湿疮。

2.以病变过程来辨

(1)肿疡作痒一般较为少见,如有头疽、疔疮初起,局部肿势平坦,根脚散漫,脓犹未化之时,可有作痒的感觉,这是毒势炽盛,病变有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疫疔,只痒不痛,而病情更为严重。又如乳痈等经治疗后局部根脚收束,肿痛已减,余块未消之时,也有痒的感觉,这是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有消散之趋势。

(2)溃疡作痒如痈疽溃后,肿痛渐消,忽然患部感觉发热奇痒,常由于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护理不善所致;或因应用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而发。如溃疡经治疗后,脓流已畅,余肿未消之时,或于腐肉已脱,新肌渐生之际,而皮肉间感觉微微作痒,这是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是将要收口的佳象。

 

()辨脓

脓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产物,因皮肉之间热盛肉腐蒸酿而成。疮疡早期不能消散,中期必化腐成脓。疮疡的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的现象,所以在局部诊断时辨脓的有无是关键所在。及时正确辨别脓的有无、脓肿部位深浅,然后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依据脓液性质、色泽、气味等变化,有助于正确判断疾病的预后顺逆。

1.成脓的特点

疮疡成脓期一般局部疼痛明显,呈鸡啄样,局部皮肤温度增高,皮薄光亮,肿块变软,伴全身发热,脉洪数。

2.确认成脓的方法

(l)按触法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则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称为应指。应指明显者为有脓。

(2)透光法:即以患指()遮挡住手电筒的光线,然后注意观察患指()部表面,若见其局部有深黑色的阴影即为有脓。此法适用于指、趾部甲下的辨脓。

(3)点压法在指()部,当病灶处脓液很少的情况下,可用点压法检查,此法简单易行。用大头针尾或火柴头等小的圆钝物,在患部轻轻点压,如测得有局限性的剧痛点,即为可疑脓肿。

(4)穿刺法若脓液不多且位于组织深部时,用按触法脓有困难,可直接采用注射器穿刺抽脓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辨别脓的有无,确定脓肿深度,而且还可以采集脓液标本,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5) BB超检查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无损伤,可比较准确地确定脓肿部位,并协助判断脓肿大小,从而能引导穿刺或切开排脓。

 

()辨溃疡

1.色泽

阳证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脱,或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如疮顶突然陷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多为疔疮走黄之象。如疮面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为虚陷之证。

2.溃疡形态

(1)化脓性溃疡疮面边沿整齐,周围皮肤微有红肿,一般口大底小,内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2)压迫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初期皮肤暗紫,很快变黑并坏死,滋水、液化、腐烂,脓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多见于褥疮。

(3)疮痨性溃疡疮口多呈凹陷形或潜行空洞或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疮口愈合缓慢,或反复溃破,经久难愈。

(4)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

(5)梅毒性溃疡多成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略微内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存有稀薄臭秽分泌物。

(七)辩出血

出血是临床中常见而重要的症状之一,中医外科疾病以便血、尿血最为常见,准确辨认出血性状、部位、原因,对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便血

亦称“血泄”,即指血从肛门下泄,包括粪便带血与单纯下血。便血有“远血”“近血”之说。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呈柏油样黑便,为远血;直肠、肛门的便血,血色鲜红,为近血。便血的颜色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短有关。一般柏油样黑便的形成,可由自口腔至盲肠任何部位的出血造成,但若肠道蠕动极快,则血色鲜红或血便混杂。乙状结肠、直肠出血,血液多附着粪便表面,血便不相混杂;内痔以便血为主,多发生在排便时,呈喷射状或便后滴沥鲜血;肛裂排便时血色鲜红而量少,并伴剧烈疼痛;结肠癌多以腹部包块就诊,血便混杂,常伴有黏液;直肠癌则以便血求治,肛门下坠,粪便表面附着鲜红或暗红色液,晚期可混有腥臭黏液,常误诊为痔,指诊可以帮助确诊。

2.尿血

亦称“溲血”“溺血”,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血液或血块而言。一般以无痛者为“尿血”,有痛者称“血淋”。泌尿生殖系的感染、结石、肿瘤、损伤等是导致尿血的主要原因。如肾、输尿管结石,在疼痛发作期间或疼痛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一般为全程血尿;膀胱、尿道结石多为终末血尿肾肿瘤常为全程无痛血尿,一般呈歇性;膀胱肿瘤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出血较多者可以排出血块;外伤损及泌尿系统、器械检查或手术等均可造成出血,引起尿血。临床上可根据病史、体征以及其他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也可以引起尿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