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外科学笔记之疾病辨证

 亲阳曾子 2018-08-23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外科疾病的最大特点是局部症状与体征

*阴阳辨证

阳证阴证
发病缓急急性发作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红赤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焮热凉或不热
肿胀形势高肿突起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根盘收束根盘散漫
肿块硬度软硬适度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疼痛感觉疼痛剧烈、拒按疼痛和缓、隐痛或不痛或酸麻
病位深浅皮肤、肌肉血脉、筋骨
脓液质量脓质稠厚脓质稀薄
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肉芽苍白或紫暗
病程长短病程较短病程较长
全身症状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相更甚。
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舌淡苔少脉不足
预后顺逆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局部辨证

一、辨肿:肿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的体表症状。

(一)辨肿的外形

1.局限性:红肿高突,根围收束,不甚平坦,多为实证、阳证。

2.弥漫性:肿势平坦,散漫不聚,边界不清,阳证见之,为邪甚毒势不聚;阴证见之,为气血不充。

3.全身性:疮疡溃后而见头面、手足虚浮,为脓出过多,病久气血大耗,脾阳不振所致。

(二)辨肿的成因

1.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肿势急剧。

2.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

3.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

4.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水亮如水疱,搔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5.痰肿:肿势或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

6.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

7.瘀血肿: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消退。

8.脓肿: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

9.实肿:肿势高突,根盘收束,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10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三)辨肿的部位和色泽。例如:手背易肿,手心难肿。

三、辨痛:痛是导致气血凝滞、阻滞不通的反映。

(一)疼痛原因

1.热痛:皮色掀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2.寒痛: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

3.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

4.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5.化脓痛:肿势急胀,痛无止时,如有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6.瘀血痛: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不变或暗褐,继则皮色青紫瘀斑而胀痛。

(二)疼痛类别

1.卒痛:突然发作,疼痛急剧,多见于急性疾患。

2.阵发痛:时重时轻,发作无常,忽痛忽止。

3.持续痛:痛无休止,持续不减,连续不断。

(三)辨疼痛的性质

1.刺痛: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

2.灼痛:痛而烧灼,病变多在肌肤,如疖、烧伤等。

3.裂痛: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肛裂、手足皲裂较深者。

4.钝痛:疼痛滞缓,病变多在骨与关节间,如流痰。

5.酸痛:痛而酸楚,病变多在关节间,如流痰。

6.胀痛:痛而紧张,胀满不适,如血肿、癃闭等。

7.绞痛:痛如刀割,发病急骤,病变多在脏腑,如石淋等。

8..啄痛: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疼痛,病变多在肌肉,常见于阳证疮疡化脓阶段。

9.抽掣痛:痛时扩散,除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如乳岩、石瘿的晚期。

(四)痛与肿结合辨

1.先肿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如颈痈。

2.先痛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如附骨疽。

3.痛发数处,同时肿胀并起,或先后相继者,为流注。

4.肿势蔓延而痛在一处的,是毒已渐聚。

5.肿势散漫而无处不痛的,是毒邪四散,其势鸥张。

四、辨痒:中医认为“热微则痒”,即痒是因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郁而生热所致;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肤失濡养,内生虚热而发。

(一)以原因辨痒

1.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牛皮癣、白疙、瘾疹等。

2.湿胜: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或有传染性。如急性湿疮、脓疱疮等。

3.热胜:皮肤隐疹,掀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如接触性皮炎。

4.虫淫: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等。

5.血虚: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滋水。如牛皮癣等。

(二)以病变过程辨痒

包括肿疡作痒和溃疡作痒(疮疡以未溃者称“肿疡”,已溃者称“溃疡”。红者为热证,白者多寒证,青紫多血瘀,黑者为死肌)

六、辨脓

脓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产物,因皮肉之间热胜肉腐蒸酿而成。

(一)成脓的特点:疼痛、肿胀、温度、硬度。

(二)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三)辨脓的部位深浅.

1.浅部:肿块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锨红灼热,轻按则痛且应指。

2.深部:肿块散漫坚硬,按之隐隐软陷,皮厚,不热或微热,不红或微红,重按方痛而应指。

七、辨溃疡

(一)色泽

阳证疮疡的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

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易脱落,或虽脱而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

(二)溃疡形态

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

瘰疬之溃疡,疮口有空腔或伴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

梅毒性溃疡,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略微内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存有稀薄臭秽物。

*五善: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七恶: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


中医外科学笔记之疾病辨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