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古玉:汉玉带钩让人爱不释手的贵族玉用品

 自华居 2017-11-04

在中国种类繁多的古代玉器中,有些玉器并没有延续至今,它们或因缺乏实用性与时代脱了节,渐渐被边缘直至消失。帝王们的喜好程度往往决定了一种玉器的存在与否。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有一种玉器从新石器时代出现,直到现在都从未消失过。今天的玉器爱好者们依然喜欢它,喜欢古玉器收藏的玩家藏家们几乎都有收藏它。它就是——玉带钩。

造型丰富且变化多样的玉带钩特别引人瞩目。古代帝王将相士大夫们喜用玉带钩来作为装饰品或或实用器,玉带钩可佩带,可把玩,流畅洗练的形态,古朴典雅的神韵,尤令收藏者爱不释手。无论从美学或者收藏的角度看,玉带钩都有着独特的审美观赏与收藏把玩的价值,不失为好古爱玉者值得留意之物。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们腰带上的挂钩,起到扣拢腰带的作用(类似现代的腰带扣)所以称作“带钩”又被称作“犀比”最早是游牧民族服饰——“胡服”上使用的饰物。考古证明,它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流行于春秋战国至汉代,这主要是中原与草原不同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的交流融通,中原地区引人胡服胡饰的影响。由于当时人们束身大多是革带或绦子(丝线编织的扁平带子),带钩作为联接的饰件,形状既实用又洗练,深受人们的喜爱。

带钩是由钩首、钩颈、钩体、钩面、钩尾、钩柱、钩钮组成,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石、木、牙、琉璃等,。其中玉带钩是较为珍贵的一类,为贵族用品。

依据发掘出土资料可知:新时期时代晚期至春秋晚期,发现了少量的形制不完整的带钩雏形,可看做玉带钩的萌芽时期;战国至汉代,玉带钩数量和类型都极其丰富,是玉带钩的兴盛期;魏晋至隋唐时期,数量锐减,造型单调,进入玉带钩的衰落期;从宋元明清开始,玉带钩又有出土,且数量很多,可能与玉器赏玩文化空前发展有关。

最早的玉带钩雏形,出现在良渚文化中,数量不多,形制基本一致,呈方块状,是以修整好的长方玉块钻琢切磨而成。它的一端为勾系的弯钩,钩首较长,另一端为穿绳的孔。

在经过三代的空缺,到了春秋晚期玉带钩重新出现,当然数量并不多,形制与后来的带钩有着明显区别。处于未完全定型阶段,总体看,此期的玉带钩体型小,长度不超过10厘米。雕琢工艺简单,多为水禽形。

到了战国中晚期,玉带钩数量较多,形制确立,钩首、钩体、到钩纽,都与铜带钩类似。这一时期的钩纽多位于尾部三分之一处,而且整体长度超过10厘米的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有个别长度超过20厘米。玉带钩类型主要有四类:琵琶形、扁棒形、短方形和宽牌形。

汉代时期的玉带钩制作和使用到达了鼎盛时期,玉带钩在承袭战国器形的特征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两汉时期玉带钩的形制完全确立,后朝的玉带钩制作多沿袭两汉时期的风格。这也跟汉时期用玉之风盛行,礼玉和葬玉文化高度发展有关。此时期的玉带钩用料讲究,刀法简约,粗狂有力。多为细长琵琶形,细端钩回为钩头,粗端为钩腹,钩腹背面有一凸脐,用于皮带或绦带的一端作固定。钩体饱满、钩肚突起、线条流畅、钩型较短是这一时期玉带钩的特点。

两汉之际,带钩钮向钩体中部移动,至东汉时期钩钮几乎都在钮体中部位置或附近。玉带钩的长度及体型变小,西汉中晚期有向小型化发展趋势,长度超过10厘米的带钩不多。

三国至隋唐,玉带钩数量急剧减少,成为稀罕器物。即使偶有玉钩出现,其风格也与汉带钩相似,并没有变革创新之处。

到了宋代玉带钩多见传世品,出土资料极少,风格略带两汉遗风。钩首多做兽首,体宽而扁。纹饰雕刻简练。钩纽矮而且扁圆。

元代玉带钩的各种样式,除了琵琶形和银锭纽后朝少见外,其他各样式和明、清基本相同。元代玉带钩多为龙头钩首,头面平整,龙头较长。龙角后伸,龙口多呈闭合,口部平直。此时期玉带钩大都经过研磨,所以为平面状,但只是一般抛光,因此,光泽度不够。

明代玉带钩的龙首较元代宽而短,呈方斗形,头面稍微隆起。颈部较窄。钩体长条形,钩身常常会浮雕一螭龙。

明代末年和清代初期的研磨水平较差,底子上往往会出现小波纹痕迹,虽然光洁度很高,但终究掩盖不住琢磨粗糙的缺陷。故有“粗大明”之称。

到了清代中前期,玉带钩的龙首呈隆起更为明显,呈现出一个圆顶状的高额。龙嘴张开程度比明代中期更明显。龙嘴与钩身的螭距离更近。螭多为独角,毛发后扬,张口露齿,牙齿整齐锋利,丰满有力。这时典型的清代螭龙纹特征。清代的器物在各个工序中都很讲究,无论是制作、磨工、抛光等方面都是超过前朝的,特别是在玉材的选料上大多采用白玉和上等粉皮青玉进行加工。

在我国众多文物艺术品中,最神秘性、变化多端的莫过于玉器,这不仅因为它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沉积,其材质之美,品种之多及用途广泛,是其它艺术品无法与它媲美。

此件为个人收藏的的汉代--兽首玉带钩

该兽首玉带钩,和田青玉品质上乘,品相完美,具汉代玉带钩的典型时代特征,不失为一件精品。其制作工艺精巧,琢磨光滑无瑕。器型设计也颇具匠心。此器雕琢工艺精美,汉八刀和拖轮刀法并用。经二千多年历劫尚保存其玉质美,形态美,工艺美,完整美的器形中弥漫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情调与自由奔放的艺术美感。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内涵,和收藏价值。特别是此器物非常符合现代人对简约大气,圆润流畅的审美观。而且此器型非常适合把玩,也可镶嵌作为吊坠佩戴。至可宝贵。

此件兽首玉带钩,长为7.5厘米,宽为2.1厘米,有极好的弧度,庄重大气。和田青白玉质,玉色白中闪微青,玉质莹润温泽。玉表虽历经千年之久,但皮壳、色沁仍十分漂亮,温润无暇,给人以包浆饱满、光泽静穆的视觉感。兽首小而扁长,双角微凹,眉毛上扬眉额隆起,有重眉压眼之感;眼更突起谓之“虾米眼”,头方鼻阔,雕刻细腻丰满,可谓毫发不爽;刀法生辣,苍劲有力,用手触摸圆润光滑,浑然一体,体现出当时人对简约对称风格的推崇。钩柱位于钩体中后部,比例适中。通观此玉带钩,可看出汉代玉匠师高超的雕刻技术,其运用立体圆雕、浮雕、钻孔、抛光等工艺手法使该器造型古雅巧绝,形态优美动人。

玉质带钩成器形与战国。汉代是玉带钩使用和制作的鼎盛时期,尤其西汉时期用玉之风甚盛。汉代玉带钩用料讲究都是选用新疆青白玉,刀法简约大气,纹饰线条圆润流畅,粗旷精整。抛光细腻,这些特点在此间器物上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把玩起来如丝流动。

----------------------------------------------------

关注文玩胡同,获取最新最全的文玩咨询,文玩收藏鉴赏与知识普及。

文玩是一种生活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