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忽视“树化玉”红山玉器

 金卡罗 2017-11-05

  

     在红山文化玉器中,常见到一些绚丽多彩、纹理美妙自然的玉器,这就是“树化玉”红山玉器,它们流光溢彩,又质朴恬淡,有一种高雅、华贵之气,应该说它们是红山玉器中最亮丽、精彩的一部分,堪称是红山玉器中的“贵族”。遗憾的是,对于树化玉红山玉器,多数人却忽视它们的存在,即使偶而见到它们,也多持否定态度,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认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不能不说到有关红山玉器的材质问题,多少年来,学术界一直认定红山玉器的材质主要是岫玉,而且还有这样一种论调:即红山先民制玉只选用纯洁无瑕的玉料,有杂色者一概剔除,如此以来,凡是岫玉之外的、尤其是绚丽多彩的树化玉红山玉器,都被归为另类,不被认可,许多红山玉器中的美品、大珍就这样被无情地埋没了!如今虽然已有努鲁山玉和敖汉玉石的发现,以及辽宁省博物馆高光谱技术的测定等报导,从根本上动摇了岫玉之说,但如果继续无视高古树化玉玉器(包括红山文化区域的其它高古玉器)的存在,或者对高古树化玉玉器继续采取否认、排斥的态度,不了还要在红山玉器及“冀北”夏玉等高古玉器的研究上再走弯路。
    树化玉,这些原本埋藏在地层深处的硅化物,经地壳变动、洪水冲刷或在古人耕作整地中,暴露于地表,而成为一种最理想、也是最容易获取的玉料。由于树化玉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形成,红山先民必然也会发现并利用它们来琢磨器物,因此,出现以树化玉为材质的红山玉器是自然而又必然之事。树化玉红山玉器,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客观地存在着,今天亦有许多实物摆在我们面前,其真实性是无法否认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在一些所谓“泛红山文化玉器”的“黑皮玉”中,也有一些是以树化玉雕琢而成的,甚至在继红山文化之后的夏代“冀北”地区,也不乏有树化玉的夏代玉器。

    树化玉有极其漫长的形成过程,大约在三亿五千万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开始逐渐形成,它们是因巨大的地质运动或地壳变迁,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封闭于地层深处,在高压、无氧及氧化物热液的长期浸蚀下,在富含二氧化硅的环境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而硅化,并吸纳周围岩层的多种矿物元素,形成了色彩缤纷的木化石,即硅化木;此后又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硅化木逐渐发生了新的质变,重新结晶,这便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树化玉了。据生物地质学研究,树木等生物化石形成的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而形成树化玉的概率则更低,因此,树化玉极为珍稀。树化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次为石英、玉髓和蛋白石等,和其它玉种相比,树化玉独有特征,不仅硬度高(在摩氏6.5-7上下)、密度大(2.6至3左右),而且外观艳丽晶莹、色彩丰富,令人赏心悦目。它们那种变化万千的色彩和自然形成的美丽花纹,犹如一幅幅的图案画,奇妙无比。在树化玉中,树木的纹理可辨,处处凝固着亿万年前的生命迹象,因此,树化玉以其象征生命旺盛而居各色美玉之首,而以树化玉为材质的红山玉器,自然也倍加珍贵。

    以五千年前的树化玉雕琢出来的玉器,别有一番韵味,尽管历经沧桑、饱受沁蚀,但其树木纹理依稀可辨,处处显示着亿万年前的生命迹象,有的甚至还有虫蛀或其它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因此,树化玉红山玉器,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有着宝贵的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价值

     高度重视对树化玉红山玉器的研究,不仅重要,也十分迫切,一方面将会有更多、更为珍贵的红山玉器被发掘、抢救出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将会使红山玉文化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将一个真实、全面、更加精彩的红山玉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个以树化玉红山玉器为目标的研究与收藏热潮必将到来,树化玉红山玉器也必将成为红山玉器中的新宠,不过,欲收藏到真正的树化玉红山玉器,首先应具备一些有关树化玉的知识,并掌握简单的辨识方法,根据个人的体会与感悟,在这里作一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1)直观鉴别。若外观上有明显的木纹、树结或年轮等痕迹,甚至还保留着古树的某些原貌,可一目了然地判断为树化玉玉器,如下图所示的玉器就很典型,可以明显地看出层状的木纹结构及年轮等痕迹,甚至在外观颜色上都没有多大变化;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2)观察质地与色彩。树化玉大多数质密坚实,有沉甸甸的坠手感,密度及硬度有的相当于和田玉,轻敲可听到清脆的有似金属的声音,受侵多不严重;古人一般选择优质的树化玉来雕琢器物,除选择玉化程度好或纯度高的玉料之外,往往也选择色彩斑斓、纹络上具有天然美感的玉料,因此,树化玉红山玉器多有绚丽多彩的美品;一般地说,树化玉中的绿色为珍品,黄色为贵品,白色为雅品,纯净而晶莹者不论是何种颜色,均为上品,我们所见到的树玉红山玉器,多有绿色、黄绿色、青绿色或兰青色等等,也有碧绿色、纯白色及红色的玉器,极为珍稀。不论为何种颜色,凡是树化玉,总会有原始树木的某些外部特征,即隐约有木纹、疤结、寄生藤蔓、生物活动痕迹和一些高岭土、碎石等包裹体等等,不过,有一些很小的器件,所使用的也可能是局部小料,树化玉特征已不明显,就需要更加仔细来分析、判断了,不妨采用类比法或其它可用的办法;                            (3)树化玉多是由原始的高大树木演变而来,因此,玉化后总会保留一定的树木纹理,而这种纹理与其它玉石的绺裂、解理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的形态是原始的木纹、年轮、枝杈和疤结等“凝固”的痕迹,尽管历经亿万年的苍桑,已经不会像真实树木那样纹脉清晰,但细致观察,总还会有一些树木纹络的蛛丝马迹,其最大的特征是:它们具有一定的集束性与方向性,而且不只在表面、单面有这类纹络,往往是深入内部甚至会惯通玉器整体,特别是形状比较复杂的圆雕、透雕玉器,借想象力尽量把它放在原生整体玉料之中,揣摩其纹络是否有一定的一致性或关连性;

   (4)树化玉在形成的过程中,因周围矿体复杂,加上树木本身木质部、韧皮组织、导管、寄生腾蔓及各种附着物等影响,总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纹络和不同的颜色,有些树化玉的颜色显得绚丽多彩,有一种无尽的天然之美,不过,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特点,往往为有序排列,顺着木纹展布,即使看不清木纹,也是以不同颜色或不同深浅的彩色线条体现这一特征;

   (5)古老的树木千姿百态,所形成的树化玉,在形态上更为复杂多变。树化玉的精彩部分在于树节处、树根部与疤结等处,欲雕琢精美的器物,一般首选这一类玉材,因此,我们见到的大型、精美的红山玉器,多为此部位的树化玉雕品。对于疤、节处树化玉的判断,比较复杂一些,但也有规律可循,这就是寻找出粗犷的年轮痕迹和不规则的环状纹络,以及多个方向的弧形纹理等等,而这些多为深褐色,间有浅黄色、黑色、灰白色等,这些部位,往往还会发现蚁类等昆虫活动痕迹,如果联想所见过的各种古木、古树根的形态,便会得到启发;

   (6)树木的某些部分往往盘根错节、枝杈繁多或疤痕密布,所形成的树化玉也会有各种更复杂的纹理和色彩,诸如扭曲状纹络及类似迷彩服的自然花纹等等,如果玉器的某部分有近似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果冻状环形斑痕,且周边有比较明显的界限,则为枝杈、节结横断面的留痕,这应该也是树化玉玉器的独有特征,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称做“玉眼”,但这种“玉眼”的形状不一定都是很规则的圆形,更多的是椭圆形、甚至呈不规则的回形纹,颜色也会有多种变化,在中心部位往往还会有不同颜色的芯部;

   (7)在树化玉中有一种珍罕品,这就是虫子树化玉,其主要特征是:有蛀孔、蛀洞等虫蛀痕迹,有的甚至还可见到残存的虫体躯壳痕迹,这种树化玉玉器可称得上“奇珍异宝”!蛀粉往往被填充在蛀洞内,多呈灰白色或浅黄色,比较松软;蛀洞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孔洞状,有的甚至通透;二是曲管状的剖面形,一般也都有虫蛀粉残留,树化玉中的蛀虫,在纯硅化的树玉中,它们的主要成分为蛋白石,晶莹剔透,在雕琢成的玉器中,它们的形状多被破坏,往往呈现长椭圆形残留或近似圆形的钉头状,而且常伴有蛀粉痕;如果虫体被高岭土填充,则显得混浊,往往夹杂着大量的三氧化二铝等物质;树化玉中的虫子有多种颜色,从白色到浅黄色、淡红色、深浅不同的褐色或黑色等等;如果发现有比较完整的虫体轮廓,并有一节节腔肠结构,那可就是稀世奇珍了!

   (8)红山玉器中的树化玉材质,主要来自辽西地区的朝阳、北票一带,以硅化和玛瑙化居多,据考,原始时期这一地区的树种多以松柏和蕨类为主,深埋地下之后,因北方独特的地质环境,所形成的树化玉多有五彩缤纷的美品,有的在质地中不那么明显地看出树木纤维的纹理结构,尤其是色彩单一的小件玉器,判断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但结合色泽与质地,与普通玉石进行多方面的比对,也可作出大致判断,这恐怕要与经验有关了。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亿万年形成的树化玉,在形态、结构、颜色及所含矿物成分上,都极其复杂,作为普通收藏者,并没有必要过细地去研究,只要能够把握住几个要点,综合分析、正确辨识就足够了,当然同时还是要注意其“高古”特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不断交流,一定还会有更多、更好的鉴识方法。

     树化玉红山文化玉器,是来自原始古树的生命体,是大自然把它们凝练为最美丽的玉石,再经过红山先民智慧的双手,把它们雕琢成一件件精美的器物,使它们获得了新的、永恒的生命,世人应高度重视这些极为珍贵难得的天人合一造物,一切珍贵的高古“树化玉”玉器,将永远放射着灿烂的历史光辉!

   

   附】:

           树化玉红山玉器图片选

                         玉 

     玉锛的主要特点是:正面基本为平面,背面刃部的坡度比较缓长,略有弧度,器型总体呈长梯形,在近顶端处钻一圆孔,应为实用器;此玉锛的材质,为碧绿色树化玉,密度大,硬度高,其最典型的特征是:背面无工,还保留着树皮的原貌,甚至在外观上的颜色、质感也无多大变化,其材质是百分之百的树化玉。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长 16.6 厘米  上端宽约 4 厘米,下端宽 7.18 厘米 ,最厚处约 1.9 厘米)

                        玉 

     此玉钺是选取优质的树化玉琢磨而成,特征鲜明,木质部及韧皮组织等痕迹明显,质密坚实,轻敲声音清脆,中间有一直径约1.5 厘米的圆孔。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高 11.02 厘米,宽 10.2 厘米,厚 0.75厘米

                                        星形多头器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红山玉器,整体呈饼状八角星形,中心有一大圆孔,应该是一种由工具演变而来的礼器或神器。通体皆有明显的层状木纹结构,不仅具有古朴的自然美,更显现着古老生命的活力与生机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孔径约1.8厘米,外径为 9.15厘米,厚1.73厘米

                          勾云形玉佩

    这是一件比较大型的勾云形玉佩,具有符合“形制”要求的规整造型。它选用碧绿色的树化玉琢磨而成,因埋藏数千年之久,受沁较严重,遍体多有红褐色的沁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沁坑、沁洞,且有许多次生晶体与沉积物;包浆浑厚、油润亮泽,古旧气息浓重,令人惊奇的是:这件勾云形玉佩的材质还是“虫子树化玉”,有多处虫蛀痕迹,其中有的蛀洞已经通透,这与自然侵蚀的孔洞有本质区别,蛀洞的独有的特征是:孔洞内壁比较平滑且呈比较规整的圆形,如果是自然蚀孔,其内壁不会是比较平滑、规整的。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长24.4 厘米,宽10.4厘米,厚0.6厘米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双飞玉蝙蝠

    这是同一墓穴出土的一对玉蝙蝠,一雌一雄。雌性形体稍大,比较厚重,翼展19.8公分;雄性形体略小,翼展19.6公分。它们也是采用“虫子树化玉”雕琢而成,多有蛀洞、蛀孔,且有蛀粉残留,在侵蚀最严重的翅根部,虽已形成“唐烂斑”,但却不见有蚀孔,而蛀孔处却少有严重的蚀斑,填充在蛀孔内的蛀粉呈灰白色,比较松软,用牙签就可以剔除。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浅浮雕龙纹龟壳玉佩                

  这是一件精美的龟壳形玉佩,在正面居中部位,由隐而显地浅浮雕一条勾形玉龙,这是红山玉器典型的“压地隐起”工艺,而在龟壳的背面,采用高浮雕及透雕等工艺技法,雕琢出脊骨的立体造型和肋骨纹饰,非常精妙!它选用特殊部位的树化玉雕琢而成,纹理展布自然,并有树化玉特有的色泽,具有“迷彩”效果,它显得恬淡、质朴,丽而不艳,彰显出一种高雅之气。显然,这种带有龙纹标志的龟壳玉佩,唯有“王者”才可佩戴。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复合型双龙勾云佩 

     这是难得一见的复合型勾云佩,犹如“二龙戏珠”的造型,它选取优质的绿色树化玉雕琢而成,材质坚密,色彩艳丽,仔细观察,古老树木的纹理依稀可辨,由于它是原始生命的“凝固体”,具有厚重、古拙气息,极富自然美。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傩面像     

    傩面像是一种原始的图腾,杨伯达先生在《玉傩面考》中说:“我国堪当玉傩面像者始出于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6号馆,它以人面獠牙为特征,确为非人、非兽、非巫、非神的傩面具。继之,商、西周墓各出土一件玉傩面,经考,其年代属夏至商前期(公元前21世纪--15世纪)”。如此说来,此傩面像要比石家河的傩面像还要早,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傩面像了。

    它采用树化玉雕琢而成,比较厚重,从纹理上可见到不规则的红褐色回形纹和木纹的层状结构,从色泽和它的致密性来看,还应该是树化玉中的“河磨”,属于因材施雕、就势而琢,双角尖部可能因受料长的限制而有所短缺,但并不影响其整体效果。它造型古拙、大气,仪态威严,夸张的牙齿造型,展示出气势的强大和无敌,具有一种狞厉之美。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玉 璧
     树化玉是原始生命的结晶,具有聚天地之气的异凛灵性,此件玉璧的材质,可直观地看出它具有比较典型的树化玉特征,其树木纹理、脉络清晰而自然,虽经数千年岁月的涤荡,仍可见到旺盛生命的迹象。它具有古生物、古文化的双重内涵,堪为珍中之珍、宝中之宝,极为难得。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高雅华贵的红山璜形玉龙佩

 这是一件精工细琢的红山璜形玉龙佩,它显得高雅、华贵,是一件绝无仅有、高等级的神器。各种红山玉龙皆具有“神玉”的性质,神秘色彩极浓,它的造型、结构极为精妙,集多种红山玉龙形象于一身,从材质、造型、工艺及其艺术风格等方面来看,与“中华第一龙”具有同一时代性特征,自然“身价”不凡,必为首领人物或大巫师所专用。它所选用的玉料是碧绿色的树化玉,而且是树化玉中的极品—“虫子树化玉”,在光线照射下,变换角度观察,会惊奇地发现,有多处虫蛀痕迹,蛀洞内的填充物被充分硅化后,又生成蛋白石、玉髓之类的硅化物,光线下有似细碎的蝉翼纹熠熠闪光,蛀洞形状、走向等昭然若揭;不仅如此,仔细观察,还会惊异地发现:似乎还有暗绿色的虫体留痕,放大观察,虫体内隐约可见一节节有似肠腔的结构,非常珍贵难得!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大型玉璇玑               

      玉璇玑,也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的典型器之一,极具神秘色彩。其造型上的主要特点是:在形如玉璧的外缘上,雕琢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等距、同向的凸旋齿(或称齿牙),具有一种犹如风车的旋转动感。

    是难得一见的大型、精美的玉璇玑,旋转直径约21公分,内径约5.2公分,其材质为优选的树化玉,质坚细密、声音清脆,色彩绚丽,整体以碧绿色为主,间有黄绿、深褐等色,还可见到灰白色的高岭土等包裹体,其纹理与颜色有沿木纹的走势,这与自然沁色有着质的区别,具有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大型牛首人身“太阳神”          

 红山文化玉器中的太阳神,迄今为止还没有正式出土记录,但它们的存在,已成为公认的事实,不仅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台湾震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牛首人身太阳神玉雕造像,就是在世界一些知名的大博物馆中,也藏有来自中国的玉雕太阳神,如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剑桥大学菲兹威廉博物馆等。只要是真品,同样是国宝,都有重要的收藏、研究价值。

 这是一尊造型比较标准的牛首人身太阳神造像,形体较大(通高21公分),它端庄、威严,从凝重、厚润的包浆和古旧的气息上,可以看出,它是饱受“香火”的古老神像,最为难得的是:它是精选树化玉中的黄玉雕琢而成,从右角尖部的自然劈裂处,便可见到木质纤维结构;更为神奇的是:在它的肩背部竟有一段虫体的留痕,可见到一节节的肠腔结构,无疑是一件异常珍贵的虫子树化玉雕品!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红山古玉大珍玉羽冠 

 如此大型而又雍容华贵的玉羽冠,迄今为止还属仅见它选用最绚丽多彩的树化玉精雕而成,它造型大气、舒展,充盈着富贵、高雅之气,无疑,这是专为“国王”级别的首领人物特制的玉礼器,无比珍贵!

 此树化玉羽冠,经五千多年的岁月洗礼,外表光润细腻,沁色老旧,其色彩、纹络有着天然之妙。形成树化玉的树木千姿百态,但树结处最为奇美,树结越多,也越珍贵。此羽冠的玉料,正是选取树结比较密集的一段,在它的左侧及下部有明显的节结疤痕,从深褐色的纹络和线条上,隐约可见粗犷的年轮和由树芯木质部演变而来的黄绿色斑块;在它的正面和“筒”形冠架内侧,还可见到有一定方向性的木纹状脉络;此玉冠整体以黄绿色为主,间有褐色、灰黑、灰绿和酱紫等色的纹理,线条流畅自然,美不胜收;犹为惊奇的是,在左侧靠近边缘处及冠架后面,还发现有虫蛀的孔洞和虫咬后的蛀粉,这些蛀粉呈黄白色或灰白色,紧密地填充在蛀孔和蛀洞中,并杂有次生晶体(多为三氧化二铝)等沉积物,质地柔软。此玉羽冠比较厚重,形体比较大,高约22cm,冠体部分宽9.9cm,冠架宽10.9cm,重约1.2公斤,;冠架两边耳部为高浮雕“玉猪龙”的造型,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标志;冠架前面正中,有一浅浮雕方型“帽正”,具有“王权”或“神权”的象征意义。冠架两边的穿孔,用于插笄固定,但在背面左侧的凹槽处还另有一孔,与左插孔相通,可能具有某种附助作用,这也表明它是一件具有实用性的真品。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浅谈“树化玉”红山玉器
                                              

     此件大型的树化玉羽冠饰,虽然没有明确的出土记录,是民间珍藏的传世品,但它的真实性和珍贵性不能因此而被否定,著名学者、资深文物考古专家孙守道先生曾这样说过:“开展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必须包括对其传世品的研究,这不仅因传世品中的红山玉器原也有出土,而且它们中还有许多器类和样式是近年来发掘品中所不见的”,“万不可拿发掘的红山玉器种类、式样来限制、约束我们对传世品中红山玉器的鉴识与研究,而是要科学地将发掘品与传世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以求相得益彰”。正如“中华第一龙”一样,真正的古玉珍品,总会得到文博界的认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