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钻石模型视角下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GXF360 2017-11-05


□王婧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摘要: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河南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基于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竞争对手、政府、机遇这六个要素出发,运用对比分析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有针对性地提出河南省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立体化策略,这些策略相辅相成、以点带面的推动以河南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钻石模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

1 钻石模型概述

钻石模型是由Michael Porter 1990年提出来的,该理论的要点是:一个国家如果要建立起产业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善于运用生产要素;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竞争对手四大关键因素,同时要注意“政府”和“机遇”对这四大因素的影响,六者之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

2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2.1 生产要素

河南省地理位置具有先天的优势,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中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承东启西、连南通北,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水路交通发达。

河南是人口大省,但所需的高端人才却很匮乏,无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工作。虽然针对高端人才引进制定了政策,但力度却无法和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相比,即使和湖北、陕西、河北、山西等周边省份相比,也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

2.2 需求要素

在钻石模型中,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或某一地区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河南省全面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需要。综合试验区的建设需要加强航空设备制造维修、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集群式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河南省推进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的需要。河南省要围绕壮大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规模,加快实施华兰生物疫苗等460个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和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河南省推进现代农业大省建设的需要。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要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初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扩大现代乳品产业化集群规模;推进花卉、苗木、中药材、林果等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新建20个以上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集群;在省辖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创新发展新型都市农业业态。

2.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多个部门:科技厅、人事厅、商务厅、财政厅等,因此容易出现政出多门的现象,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所适从。如: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涉及公安局、财政局、教育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多个单位,如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政策就很难得到有效落实。

2.4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

河南省积极引进手机整机和核心配套企业,做大了以智能手机为重点的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形成洛阳动力谷、中原电气谷和郑州智能成套等千亿级装备产业集群。推进东风日产郑州基地20万辆扩能、宇通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基地等项目建设,扩大整车产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打造提升冷链食品、休闲食品、饮料制造三大优势产业链,建设一批百万吨级食品产业基地。成功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全省培育形成2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省辖市形成1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县(市、区)形成130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2.5 机会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发达国家把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重要的转移地;东部地区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要进行产业升级,陆续把相关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河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口负担变成了人口红利,如:富士康等一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愿意把基地放在河南,河南处于交通十字路口,商品的进、出口都极为方便。

2.6 政府

河南省为了加快全省范围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表现在全省战略空间产业布局、重点产业的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导思想等方面。

尽管河南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整体仍然不够,还不足以形成完善的政策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会面临较大风险,尤其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更是投入大、风险大、研发时间长、回收慢,现有的财税政策在支持规模和强度上尚存不足。

3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

钻石模型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等五类。其中人才资源是重中之重。

3.1.1 引进高层次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围绕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外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类相关高层次人才,着力引进能够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3.1.2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依托现有平台,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优势学科与专业,将人才汇聚起来,培育、壮大人才队伍。

二是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研发、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等的建设,为人才才智的发挥创造一流平台。鼓励本地高校开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尤其是紧缺专业、特色专业,为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三是制定优秀人才评选制度,定期召开人才评选活动,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积极参赛,对取得优秀成果的给予荣誉和经济奖励,并进一步刺激人才之间良性竞争。

3.2 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

市场是检验所有企业产品的唯一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例外。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处于培育阶段,其产品所面对的市场也许并不接受,这就要通过政策来培育、引导市场需求。

在不违反国家相关采购政策的情况下,政府采购相关商品时,在满足质量、技术、服务等基本需求指标的情况下,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河南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在符合国家政策的情况下,可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加速培育、开放消费市场。

3.3 加强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

3.3.1 实施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优势项目,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扶持。首先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企业的扶持;其次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培育骨干企业;再次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升级,重点扶持原始创新企业,并降低其创新风险成本。

3.3.2 建立政府引导基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内外产业发展经验表明,产业投资基金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助推器,是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手段。因此,可借助税收杠杆和税收政策引导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及境内外华侨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建设。

3.3.3 为优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融资贷款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成本往往较大,为此,政府可通过财政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提供利率优惠的服务,帮助有竞争力的企业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渠道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建立专门的新兴产业企业审贷机制和服务平台,实行资助性信贷政策以减少新兴产业企业的贷款利息支出,扶持新兴产业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3.4 集合相关企业、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3.4.1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为产业集群提供共性技术攻关、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物流仓储等重点内容,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应大力推进、协调此项目的建设,并制定相关的准入标准、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与价格,同时,在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中,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

3.4.2 协调建设若干个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专业市场可以带动产业集群的发育、发展,直接消化产业集群生产的产品,促进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政府要从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格局来进行宏观规划,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同时,建立市场管理、规范经营、商品质量、诚信服务、消防安全等一系列制度。

参考文献:

[1]施卓宏,朱海玲.基于钻石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4(10)51-53.

[2]刘凯,赵爽.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空间布局优化[J].地方经济,2014(1)495-497.

[3]王红.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3.

[4]李亮.朝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7)07-0081-02

收稿日期:2017-05-03

编辑:刘青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课题《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研究》的子论文,项目编号162400410243。

作者简介:王婧(1966-),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区域经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