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影|穿城而过的风景线——宁芜铁路运转记其一

 铁道之旅 2017-11-05

苏皖纽带,历史悠久

这是一条古老的单线非电气化铁路,历经八十载却异常繁忙,每天近百趟列车往返其上。隐匿在高楼广厦间的两条钢轨并不起眼,却是苏皖之间不可或缺的经济纽带,日复一日的为沿线城市的发展输送着新鲜血液。短短125公里的线路,穿过南京、马鞍山、芜湖三个地级市,从城市中心到乡村郊野,风景多种多样,极富特色。这就是有着“中国最繁忙单线”之称的宁芜铁路。


繁忙的宁芜铁路(拍摄:张亦航)

江南铁路是宁芜铁路的前身, 1933年7月从安徽芜湖破土动工,1935年4月修成中华门至孙家埠段,耗时不足两年。后又展筑中华门至尧化门段,与沪宁铁路接轨,至此,江南铁路全线铺通。宁芜铁路初建时每公里造价仅法币三万元,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的低成本纪录。抗日战争时期,江南铁路被日军占领,仅中华门至芜湖维持通车,时称“南宁线”,线路、桥梁等设施均遭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拆除了江南铁路,1948年再度辅轨营业。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中华门至芜湖的铁路收归国营,改称“宁芜线”。1958年,铁道部上海铁路局修复了中华门至尧化门区段,宁芜铁路全线贯通。随着芜铜线、皖赣线、宣杭线以及芜湖长江大桥的相继建成,宁芜铁路成为南京通往皖南的咽喉要道,芜湖也逐步成为枢纽重镇。


今日的宁芜铁路已经与南京城融为一体(拍摄:张亦航)


宁芜主力——“大老美”

被“大车”们亲切的称为“大老美”的ND5型内燃机车是宁芜线上的货运主力,1978年起铁道部陆续从美国进口了421台该型机车,1984年启用。前220台为一型车,采取非常漂亮的浅绿色涂装,极具美国特色;后201台为二型车,采用墨绿色涂装,操作台、驾驶室玻璃、总风缸等都根据中国的需求进行了相应的改造。一型车和二型车性能相同,怪异的造型将外走廊机车独有的粗犷暴力发挥到极致,“大老美”也因而有了另外两个绰号——“大鼻子”和“美洲虎”。由于功率较大,“大老美”的动静自然比国产机车大得多,柴油机声音圆润,发力时黑烟滚滚,甚至喷火,很有气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其独特的鸣笛声,此车的喇叭共有两组,每组三个,最大的那个喇叭比人的手臂还要长,喇叭由柴油机产生的废气吹动,声音悠扬低沉,千米之外都清晰可辨,听罢永世难忘。在HXN5出现以前“大老美”还是中国唯一的用于干线客、货运的外走廊机车。

ND5型内燃机车1型车(拍摄:张亦航)


ND5型内燃机车2型车(拍摄:张亦航)


“大老美”已经成为南京的象征之一,图为驶过南京长江大桥的ND5(拍摄:张普超)


“大老美”的喇叭,低沉而雄浑的笛音是ND5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拍摄:秦思远)

“大老美”曾在上局宁东段、上局合段、上局阜段、济局西段、京局丰段、沈局苏段和沈局连段等7个机务段服役,后来济局西段和京局丰段的ND5也全部给了上局和沈局,尤其是上局宁东段,高峰时期拥有200多台ND5,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美”第一豪门。那段时间也是“大老美”最风光的岁月,整条京沪线上,ND5都是绝对主力。后来随着电气化的推进,ND5逐渐退出了主干线,但这些已服役三十多年的老功臣还远远没有退役的意思,仍有近300台活跃在各条支线上,美国机车过硬的质量由此可见一斑。


“大老美”司机室旁的“上局宁东段”的段标(拍摄:张亦航)

目前沈局的ND5已几乎全部改做调机和小运转,而上局还有大量ND5用于干线货运,甚至牵引临客和旅游列车。尤其是宁芜线,淘汰蒸汽机车后的近三十年间,所有的货车均由“大老美”牵引,节假日还拉临客。“大老美”不仅是宁芜铁路的名片,也成了南京、马鞍山、芜湖等沿线城市的名片。宁芜线的客车则由上局宁东段和南局鹰段的东风4D以及东风11牵引。


南京站待发的“橘子”和“狮子”,几年前,南京鹰段还用“橘子”跑过南京(拍摄:张亦航)


穿行金陵城

和很多“城市铁路”一样,宁芜线在修筑初期也是沿着市郊绕过南京城的。但八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城市的发展,宁芜线早已“走”进了城市中心。铁路截断了好几条主干道,每当列车经过,大一些的道口,汽车就会排起长龙。密集的楼宇包围了铁路,“大老美”拖着长长的货列每天要从居民门前经过几十次,尤其是夜晚,那比一般火车大得多的动静不知道惊扰了多少人的梦乡。前些年宁芜线没装护栏的时候,由于地处人口稠密区,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为了抄近路而行走铁轨的人殒命在车轮之下,宁芜线成了恶名昭彰的“夺命铁路”,曾创下三天夺五命的“记录”。后来装了护栏,伤亡事故才显著减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市民们早已不堪噪声和交通拥堵的困扰,要求宁芜线迁出南京城区的呼声越来越高,市政府也早有此方案,并计划利用宁芜线原有的空间改建地铁8号线,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宁芜线已经融入了南京城区(拍摄:秦思远)

但人们真的希望这条陪伴了他们这么多年的铁路永远淡出南京城区吗?相信有相当一部分市民是不舍的。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条穿城而过的铁路早已成为市民记忆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大老美”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南京城的一张名片,见不到反而不习惯了。

宁芜铁路在南京市区共有8个车站——南京东、紫金山、沧波门、中华门、西善桥、建宁、古雄和江宁镇。南京是座充满“民国风”和“文艺范儿”的城市,宁芜铁路亦然,尤其是中华门至光华门站这五、六公里的线路,深入城市中心,穿过成群的楼宇、立交桥和道口,与喧嚣的街坊融为一体。


楼宇间穿行的宁芜线(拍摄:季云杉)

中华门站在《铁影 |隐匿在闹市区中的宁静小站——宁芜铁路运转记其二》一文有相近的介绍。光华门站是一个四线小站,这里已是城区边缘,周边布满了五、六层的老式居民楼,时常可见小猫在居民栽种的花花草草间悠闲的漫步。平直的水泥站台原是开放的,装防护网之前,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车迷们扛着三脚架来此录视频。光新路站东端原来有个军农路道口,现已撤销,过了道口就是农田密布的郊区了。车站东侧线路坡度较大,且处于加速区段,经常能看到下行的“大老美”在这里进行“喷火表演”。


深入闹市的中华门站(拍摄:丁一)

光华门站(拍摄:张亦航)

广州至泰州的T152次列车驶过光华门站,可惜这趟特快是“刷绿狂潮”后才开通的,经典的全列标志性的“特快蓝”涂装并未出现在宁芜线上(拍摄:肖汉)


光华门站ND5双机与货列交汇(拍摄:丁一)


驶入光华门站的货列(拍摄:张亦航)


曾经的军农路道口(拍摄:张亦航)

从光华门到中华门,列车要经过制药厂、中和桥、丁家园、土城头等七个道口。中和桥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道口截断的大明路是一条双向六车道的主干线,道口两侧设有红绿灯,列车来时,汽车排起长龙,“大老美”切过宽阔的路面,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的“拱卫”下霸气的驶过。中和桥西边一百多米处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列车、行人共用桥,钢制桥梁的一侧留有一条窄窄的人行通道,这就是中和桥。土城头道口规模也很大,据说附近住着宁东段的一个领导,经常跑到道口看过往的列车有没有鸣笛,如果没有,他就会记下车号回去处罚。

制药厂道口(拍摄:秦思远)
驶过中和桥道口的K1557次列车(拍摄:张亦航)

K25次列车驶过中和桥道口(拍摄:张亦航)


驶过中和河桥的K156次列车(拍摄:张亦航)

中和桥为铁路和行人共用桥(拍摄:季云柯)


驶过秦淮河桥的双机“大老美”(拍摄:张普超)

丁家园道口(拍摄:张亦航)


高架桥下驶过的K25次列车(拍摄:张亦航)


土城头道口(拍摄:耿浩)

紫金山、沧波门、西善桥、建宁和江宁镇也都是三、四线的会让站。西善桥站是个别致的弯道车站,周围比光华门站还要热闹一些。从紫金山站至沧波门,宁芜线有很长的一段与仙西联络线平行,时常可以看到普速和高铁并行的场景。京沪高铁在沧波门站附近设有一个名为“紫金山东”的小站,但不知为何建成之后从未启用。地铁2号线在这个区间还有一座跨宁芜线和京沪高铁的斜拉桥,造型很是别致。江宁镇站是江苏境内最后一站,下一站铜井就是安徽地界了。

紫金山站站牌(拍摄:汪德成)

宁芜线与仙西联络线平行(拍摄:张亦航)


紫金山站时常可以看到普速车与高铁并行(拍摄:王立)


黄昏时分驶出西善桥站的“大老美”(拍摄:张亦航)


弯道车站西善桥(拍摄:张亦航)


西善桥站客货车交汇(拍摄:张亦航)

古雄站规模很大,有10股道,还有一台驻站小运转机车——0073号ND5,车站附近的梅山铁矿产量很大,拥有3台机车——两台GK1和一台东风5D。但更为人所熟知的是该站迁出的另一条专用线——云台山硫铁厂专用线,近两年,随着这条专用线上的“南京爱情隧道”的走红,这条专用线也随之声名远播。众所周知,乌克兰的一个锯木厂的专用线由于树木丛生,久未修剪,形成了一条仅容列车通过的“绿色隧道”,当地人成为“爱情隧道”,并随着网上的一张照片全球闻名。2013年底,南京车迷李子傲发现硫铁厂专用线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地方,他的照片被大量转载,“南京爱情隧道”迅速走红。其实类似的“绿色隧道”在南京江南水泥厂专用线、上海611线、天津重型机械厂专用线上都有,天津那个还有蒸汽机车穿行其间。但南京市民显然比这些地方的人“文艺”得多。虽然“南京爱情隧道”从市区即使开车过去也得一、两个小时,但来此参观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平时一天两、三百,节假日甚至出现过千余人的“盛景”,游客们屡次逼停列车,以至于硫铁厂准备把这些树全部砍掉,结果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而作罢,只得退而求其次,将列车的运行时间调到凌晨和傍晚,硫铁厂专用线上的列车由宁东租给他们的“西瓜”牵引。


古雄站规模很大(拍摄:张亦航)


古雄站也是个弯道车站(拍摄:秦思远)


古雄站迁出的云台山硫铁厂专用线,长30余公里,“南京爱情隧道”就位于这条专用线上(拍摄:张亦航)


南京“爱情隧道”(拍摄:丁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