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无上妙品

 昵称30816128 2017-11-05

在传统文化中没有比中医更全面、更深刻、更完美、更直接、更形象的实践、体现、展示着太极阴阳理论的了。阴阳缺了中医,就少了一个最好的例证,而中医离了阴阳,就一无所有了。我前面用了十几篇在谈阴阳,其实都比不上阴阳对中医的重要,反过来说,都不如中医对阴阳的依赖。可以说,阴阳就是中医的生命,反过来说,中医因为以阴阳为本,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医乃仁术,岂小补哉?”“ 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

中医之高明就在于以阴阳为本,以天地之大道看人看病,治病不仅用针药,天地万物,天时地理,时间空间都是得病之因,治病之资。天有四时八节,五运六气,晨昏寒暑,地分四面八方,高卑狭阔,湿燥壅舒,人居天地之间,禀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无论健康还是生病,生、老、病、死,都和天地有关,所以调和你的生老病死也要借助天地的力量。中国人记录时间采用天干地支,太有学问了,天乾阳,地坤阴,阴阳只有交汇才能生万物,那就时时刻刻在流年中氤氲吧。

《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焉”,方者,方位也,不仅聚方位,而且聚时间,如东方聚寅卯辰时,聚春三月。不仅聚时间,还聚五行(金木水火土)、六气(风寒署湿燥火)、五气(寒热温凉平)、五味(酸苦辛咸甘)、五色(青赤黄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臭(臊焦香腥腐)、五畜(鸡羊牛马猪)、五谷(麦黍稷稻豆)、五志(怒喜思忧恐)、五数(如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五毒(贪嗔痴慢嫉)。总之,“方”所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了,天地间阴阳变化的方方面面都聚类在“方”中,都考虑进来治病,所以,中医开药称为开方子。

所以,孙思邈说:不知《易》,无以为大医。

中医看人体是整体的、有阴阳的。前面为阴,后面为阳。内里为阴,外表为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五脏中脾肝肾为阴,心肺为阳;血为阴,气为阳。体为阴,用为阳。人的经络中,手脚各有三阴三阳。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督脉和任脉,督脉属阳,主上升;任脉属阴,主下降。

其它如:虚实、表里、补泻、寒热、壮衰、清浊、升降、出入等等。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可以说,阴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就演化出中医辨证施治的无穷妙法,在西医来说就是天方夜谈,比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中医用阴阳来辨证论治真是太高明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内病外治和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和右病左治,上病下治和下病上治,等等,都是经典,都是妙不可言。感冒了到医院就是打吊针,各种抗生素一个劲上。而在中医看,同样是感冒,冬天的感冒和夏天的就不同,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截然不同,老人和小孩的感冒也不同,比如,老百姓都知道,夏天感冒吃藿香正气,冬天感冒吃银翘解毒,就不会有大碍。人虚弱,体力不足,是肾虚还是脾虚?是气虚还是血虚?是阴虚还是阳虚?还是阴阳两虚?是养阴还是补阳?上火了,是虚火还是实火?实火要泻,虚火就不能泻。即使泻,中医也不是一味攻下,而是有补有泻,按中医的理论,人就象一炉煤火,要想着的旺,就要不断添煤和不断擞炉灰,煤加过了,火反而被压住,炉灰擞过了,底火微了,再添煤也着不起来,“虚不受补”就是这种状态。

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就是达到阴阳平衡,病也好,非病也罢,都是一种状态,非病是体内阴阳达到平衡,而病是失衡,这两者没有截然的界限,人是活的,指标是死的,而且活的人之间体质也有不同,用一个死指标去划定病与非病真是幼稚得可以。

癌在西医那里是绝症,见癌务必赶尽杀绝,但又总是杀不绝,干脆就好坏一起杀,手术切割和放化疗一起上,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最后癌还没杀光,人先被耗光了。据美国人统计,癌症病人,1/3是吓死的,1/3是治死的,剩下1/3是死于并发症,也就是说,直接死于癌症本身的连10%都没有。中医治癌先看怎么得的,是哪里失衡造成的,我用固本培元扶持你本身的正气,而不是去替你杀那个癌细胞,你体能强了,抑制住癌细胞不发展就行了,非要除恶务尽不可,最后就是良莠不分,甚至杀良冒功,滥杀无辜。(当然,西医并不是一无是处,正所谓急则治标,某些情况下,采用手术的形式将肿瘤摘除,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化疗的手段则有待商榷)。

历史上欧阳修和苏东坡有过一段对话,大意是欧阳老对社会上的一些传闻不满,其中有一条说,一个人过河时因风浪受了惊吓,然后就出冷汗,怕冷,吃什么发表的药都不好,后来一个大夫让找来一只旧船,把船的舵把子拿来,刮下上面的木头末煮成药汤给这个人喝,结果就好了。欧阳老说这太不靠谱,苏老就添油加醋地大大挖苦了一番。这二人都是大家,可惜不懂中医,这个大夫的作法很有道理,那人是坐船时受风浪惊吓而受病,不是伤寒感冒,是心志上的病,心属火,木生火,而且老舵工常年战风斗浪,勇敢精神与无畏气质都通过手传导到舵把子上,木头上全息凝聚着不怕水的信息,所以这个木不仅壮心火还能克制恐水、镇静惊吓,双重作用都集中在这段舵把上,当成药自然是非常对症,药到病除。

中医史上还记载有许多这样神奇的医案,不了解中医的一定会觉得近于巫术,太不可思议,可是从中医经典理论来看,都是非常有道理,简直是妙不可言。

中医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无上妙品!作为华夏子孙我们真是太有福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