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没有不逆反的青少年。呵呵,这或许是对的,每个人都会有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的年龄,一般会发生在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的生理年龄越来越大,内在自我也越来越强大,他们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已经长大这个事实,要找存在感,争取地位。 如果家长还把孩子当孩子,无时不刻的照顾保护孩子,等于在表达:“你还小,你不能照顾好自己,你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你很弱,你还没长大。”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的爸妈好心照顾,孩子会很烦,本来嘛,都长大了还要被看做是个弱小者,这事儿不能忍。 如果是管束孩子呢?也很烦,因为一个很强大的人是不能被管的,一个已经拥有大人权利的人也是不能被管的,你只能管比自己位置低能力差的人。家长反复的唠叨约束,等于在对孩子说:你不行,我得管你。你管不住自己,我得管你。 就这么简单。 如果是你,你烦不烦? 所以,当你对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而且想表现他长大的孩子,你要承认他长大了,力量强了。当孩子有了自己的见解,开始不对你亦步亦趋听话乖顺的时候,你可以说: “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说的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看法被你看到,被你承认,他是有价值的,他是有存在感的。 每个人都需要被看到,孩子也一样,正在成长的孩子,更是如此。 当你正视孩子的长大的时候,他才能真的长大。 还有一句话: “有道理。” 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角度,当家长的心足够接纳,足够包容,就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会真的发现或许孩子也是有道理的。这样,他的存在感进一步加强了,而且,会感觉你和他是在一起的,有链接的。所谓链接,就是那个时候,心是互通的,这种时刻非常美好和宝贵。 如果在他的角度有道理,但是并不合适,你要回到你的角度上来。但是之前,如果你足够智慧,可以这么说一句话: “是的,你说的对。” 除了胡搅蛮缠的人,一般人都会从自己角度说看法。很多事情未必有对错,但是只要有逻辑,就是对的,你可以在之后的话语里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之前,可以先承认对方。 那我们举个栗子吧: 孩子回来了,表情严肃:“妈妈,我从来没有骂过老师,可是有同学说我骂老师,他是个卑鄙的小人,我没有这样的朋友,以后不会再理他了。” 或许有的家长会说:“肯定是你不对!无缘无故人家怎么会这么说你?你是不是对老师不尊重了?我告诉你啊在学校就是好好学习不要给我惹事,你啊就是不听话动不动就找点毛病回来,我天天侍候你们都快累死了你们都不让我省点心······” 打住,亲爱的,你这样孩子只会离你越来越远,逆反是分分钟的事儿。 “是的,你说的对,如果朋友背信弃义,做卑鄙小人,那是会很伤你的心的。要是我也会会很不好受。”(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松弛下来,他被看见了。) “不过你确定你的同学这么说你了吗?有没有冤枉他?” “肯定是他,我听别人这么说的,他在QQ上乱喷。” “有没有可能是有人登陆他的QQ,然后替他打字?” “啊?是不是他小弟弟?上次他小弟弟就乱发表情包。”(孩子想法已经有点变化) “是啊,你说的有道理,或许是他弟弟不懂事,在乱开玩笑。”(承认孩子的看法,带出大人的看法) “那他可冤枉了,我得问问他,如果是,以后让他把QQ密码改了。” “改密码,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也许是他离开电脑了忘了退出也有可能吧。”(进一步承认孩子,带出更多看法) “嗯,我不生气了,明天我去问清楚他!”(OK!) 看吧,亲们,这三句话,只要好好利用得当,能有很神奇的效果呢!记住一个规则,先承认对方,跟着他走,然后适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很容易和对方沟通了。别说青少年,跟家人、同事、朋友也可以用呢!效果一样棒棒哒。 那么这三句话:“是的,你说的对”,“有道理”,“我怎么没想到呢?”你记住了吗?如果有效果,在评论里留言吧! 天蓝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婚姻家庭咨询师。15岁女孩妈妈,心理学里浸泡多年,擅长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的亲子关系咨询,和婚姻情感方面咨询。温柔似水犀利如刀,公众号tianlanjie7864“天蓝姐”。关注我,有需要了解的问题就问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