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瑜伽在线专稿 | 瑜伽,知足即幸福

 微微传奇 2017-11-06
这是《瑜伽经》里的一句话:人因为知足,而得到最大的幸福。
我常在课上分享给大家。每个人生来的个性不同:有的勤奋执着,有的懒惰随性。勤奋执着的人做事情比较专注认真,容易成事,相对比较出众和优秀,比较自信,但同时也总会因为这样的较劲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压力和不安,停不下来的追逐,在积极努力的挣得更好结果的过程中,也容易给身心带来负面的压力和疲惫,生活里少了份轻松与柔软,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紧张与压迫感。懒惰随性的人做事情相对会消极怠工,或者总立目标和计划,却很少如期完成和坚持下去,长期就会带给心理一种挫败和自卑,当然也会比较随遇而安,比较容易满足,性格相对比较柔和与随顺。
这些个性都有好的一面,当然也会有相对负面的影响。不论是怎样的一种个性,我们练习瑜伽的目的,是减少烦恼。烦恼来自于:过于努力想要,过于懒惰自卑,过于看重结果,因为这些产生了你我之间的嗔恨,攀比,计较,妒忌,而带给自己更多的烦恼。
所以我们练瑜伽的,即使我们可以头倒立了,可以脸贴地了,可以把腿分叉成扇子面了,可是,如果我们的烦恼没有减少,我们的攀缘计较没有减少,我们还是太注重追逐一个好的结果,我们总被自己的烦恼牵着鼻子走,说明我们的瑜伽没练好,说明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得修炼。如果非要给瑜伽一个等级的标准,瑜伽老手和新手的差别,我认为:这是唯一的指标啦!而不是瑜伽体式的难易。如果我们带着一个觉知的心,自省的心,练习体式,即使一个简单的体式,可以有非常深入的觉受,也是事半功倍的。如果我们总是扛着一个“挑战”的心在做体式,而不能平常心的练习和对待,当然,我们的身体因为努力可以不断得做到更难的体式而变得相对以前柔软了,稳定了,健康了,瘦了,这是肯定可以看到的进步,这是好的。但如果这个“挑战”的心,在一定的阶段不能被自己发现和调整,长期来说,我们可能因为以上的成就又增加了自己的骄慢,分辨与执着。             
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体式练到一定的阶段,会停步不前,根源正在于:我们的心,仍然不够柔软,不等升起平等见,总在得失,好坏,荣辱间计较攀缘。而因为平等的智慧不能升起,心就不够稳定,就容易被外界影响,容易被自己的欲望牵动着走,而很被动的活着。
所以,世界上真的没有全好的事,也没有全坏的事。即使是一个很有毅力努力的人,在一定阶段,也会受到自己“过于努力”而带来的反作用力,身心疲惫,停不下来,放不下,我自己有一个阶段就是这样的。当然另外一种消极怠工,不积极不努力的人,更是容易坠入自卑和怠惰中,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总觉得别人拥有很多,而自己拥有很少,因为不努力,总是带着一个“贫穷”的心态活着。
我们都需要平衡,有智慧的平衡,是一种放下。太看重结果的放松一点,更多的享受过程。太消极怠工的,精进一点,需要努力和坚持。所以,瑜伽的智慧,是利益我们生命的。让我们知足的心,努力的修炼,活在当下,放下对结果的执着,知足的活着。
瑜伽人,不仅应该只有一套完美的体式动作,即使不练瑜伽,我们的神情也是瑜伽的,我们的行为也是瑜伽的,因为瑜伽不是体操,而是智慧。我们的心,更加的舒展与释然;我们与人,更具平等和友爱;我们的笑容更加简单和自然。
努力,然后随顺。知足,才得幸福。
原文来自中国瑜伽在线
原作者:牟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