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这一点

 Tanyanj 2017-11-06


「 这 是 有 书 君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100 本 书 」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这一点 来自有书 08:07 文 | 泉涌君 · 主播 | 阿成

▲点击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看完《爆裂》

更多有趣、有料,有内涵的视频,关注公众号:有书快看


今日早读《爆裂》序言,第1-23页。《爆裂》这本书有个设定,就是对于未来,我们现在是不可能知道的。因为人们常常陷入思想的盲区,对于新事物缺乏想象力。



思想盲区


让我们回到1895年12月28日,巴黎大咖啡馆门口人头攒动,人们正期待着一场神秘的展览。展览的发起人承诺,不要998,不要98,只需要1法郎就可以亲眼见证人类历史上首批“活照片”。


观众们最终来到咖啡馆的地下室,在地下室正中央的平台上,站着一名正摆弄着一个木箱子的男子,过了不久,这个木箱子突然发出一道光,投射在亚麻布做的屏幕上。


亮光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女工人的身影,不就是照片嘛,没什么稀奇,但是随后,这个影像开始闪动,似乎活了过来,屏幕上的妇女三三两两地从工厂中陆续走出,当然,晚上,这个咖啡馆地下室的观众都惊呆了。


这就是史上第一次电影放映,拍摄者是大名鼎鼎的卢米埃尔兄弟,这段17米长,放映时长50秒的电影让好奇的巴黎人趋之若鹜,咖啡馆门口天天爆满,需要警察来维持秩序。


随后,一部新“电影”《火车进站》放映,看着火车从屏幕中的远方向自己驶来,现场的观众以为火车会冲出屏幕,把自己撞飞,都跌跌撞撞地冲向出口,这样一来卢米埃尔兄弟的名气更旺了。


按照我们的设想,拥有全球知名度和片源的卢米埃尔兄弟应该会大富,然而事实是到了1900年,人们已经习惯电影这个新事物,觉得和街头杂耍没什么区别,于是两兄弟就结束了电影事业,并宣称“电影是没有未来的发明。”他们投身到彩色摄影领域。


到了1903年,电影爱好者英国人乔治 阿尔伯特 史密斯拍摄了一段两个小女孩照料一只受伤猫咪的影像。


并且为了满足观众看清楚小女孩用汤匙喂猫的画面,乔治突发奇想,将镜头由远推近,最终定格后的镜头只有小女孩的手和猫的画面,观众们刚开始很不适应,一位小女孩被“切”成两半了,过了不久,观众开始适应这种表现手法,史密斯便发明了特写镜头。


过了很久,经过了上千部电影的拍摄,人们才把电影当作一个产业,而不仅仅是一种小把戏。电影也如同一个生物,新技术不断改造观众,观众也不断适应新技术,到后面才逐渐发展出情节、声音、色彩、特效、电影院等等。电影也成了一门艺术,一种工业类型。




电影后来成了造就明星和富人的行业,而电影的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却没有由此暴富。原因并非是缺乏技术,技术终究只是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对技术的想象力,用人的思维去驱动技术进步,卢米埃尔兄弟缺少的就是将技术应用在未来的联想。相似的例子有很多:


  • 发明电报的莫尔斯将贝尔发明的电话视为“玩具”,结果就是这个玩具取代电报成为通信领域主流工具;

  •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认为仅仅是录音的设备,但是工程师约翰逊却把录音机当作音乐播放器,还开创了唱片产业;

  • 诺基亚巅峰时觉得无人能敌,iPhone的出现让其在智能手机时代一蹶不振;

  • 柯达参与了数码相机的研发,但高管们害怕数码相机侵蚀自己原有的胶卷业务,选择固守,从而走向衰落。


这些案例无不说明革新思考方式的重要性。而且,当互联网出现后,人类技术进步进入指数时代,变革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人类。


在我们学习如何在未来生存之前,需要给当下所处的时代创造三个定义条件:不对称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只有充分了解这三个特性,我们才有可能触摸到未来的模样。



不对称性


什么是不对称性?简单说就是力量对比不再是老一套的“强弱”的区别。


过去我们总以为,力量大战胜力量下,但是,现今社会,这套逻辑被打破了。


一小撮恐怖分子,比一个小镇的人都少,却让国力强大的美国焦头烂额;一些小规模的黑客团队,就可以让美国政府数据库有入侵的风险;一个名叫克雷格·纽马克的男子凭借一己之力,用克雷格列表网这种大型免费分类广告网站就重创美国报纸产业。


不对称性是互联网带来的最重要的效应,这些微小的、边缘的,看起来很弱的个体通过互联网结合,却会产生颠覆性力量。正是由于有不对称性,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连接放大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事物的复杂性。  



复杂性


复杂性,也可以叫作复杂系统,是很火热的研究领域,比如蚁群、地球气候、老鼠的大脑、活细胞的生化反应,都是复杂系统。


比如蚁群,每只小蚂蚁力量很小,而且也只遵循很简单的“觅食-繁殖”规则在活动,但是一群蚂蚁就将这种“简单规则”叠加,达到1 1>2的作用,使得蚁群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性,不同的蚂蚁各司其职,一同为种群繁衍努力。


再有,股市就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的价值判断,按照少数简单的规则在操作,比如“低买高卖”、“看空看多”;但是成千上万个个体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就成了“市场趋势”的基础。




复杂系统的数量或者水平由四个因素决定:异质性、网络、相关性、适应性。如果将这四个因素比作四个旋钮,如果四个旋钮都处于 “0”,那我们就处于孤立的、同质的社区;将这个四个旋钮微微上调一点,变革就逐渐产生,但是过程缓慢。


但是,进入互联网社会,犹如将所有旋钮都调到最大处,“我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正是这种未知带来了第三个条件,也是当今社会的第三个特性: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


有句话这样说“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当下的社会确实如此,众多事物都具有不确定性


比如地震,2011年,这种不可预知的超级地震袭击日本,导致福岛核电站反应堆熔毁,核物质泄漏;再者股市,2015的大牛市让全民陷入狂欢,大家都借着杠杆搞场外配资,结果6月就迎来了股市暴跌,这也是不确定的。


面对着巨大的不对称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时候,《爆裂》这本书就试图确立未来行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书封面上写的副标题:


“未来社会的九大生存原则”。


有书君语:本周我们共读的书是《爆裂》,序言中说,本书“并不是要讲述你已知的东西,而是要讲述你不知道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以及为何要质疑这些有疑问的假设”。本书非凡的案例研究,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等机构的前沿研究和哲学理念,它将帮助你适应这个难以预测的世界,并获得成功。


为了提高书友们的阅读体验,我们也同时提供了《爆裂》的纸质版书籍,如果您对本书感兴趣,可以点击下图即可购买纸质书籍,一起感受逻辑的魅力吧。


点❤可享书友优惠价购书

有书优选 《爆裂》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