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蔗甜渊

 圆角望 2017-11-06

     今年闰六月,本应是寒露之前的重阳节就变成霜降后。俗话说,九月九,风吹满天哮。季秋之月,草木零落,众物伏蛰,气清风劲。如此干燥天气,总教人思起老家一杯竹蔗茅根水,方觉得清润些许。

小时候不明白竹蔗与甘蔗有何区别,只觉得竹蔗细细长长,甘蔗粗粗壮壮。竹蔗只用于煲凉茶,或焖煮肉类可用于调味。而甘蔗又分青皮与黑皮,街头巷尾随时有人担蔗叫卖,蔗头最甜,蔗尾无味。故有倒吃甘蔗,渐入佳境之说。家人时常买些回来,手起刀削,边吃边聊,不一会儿面前便堆起不少蔗渣。有牙口好者,直接擦擦便用牙撕开蔗皮,吃得飞快。某邻居便是吃蔗吃崩了好几只牙,仍乐此不疲。

长大后翻古籍才知道,蔗的种类有四种。据宋王灼《糖霜谱》记录:“蔗有四色,曰‘杜蔗’,即竹蔗也,绿嫩薄皮,味极醇厚,专用作霜。曰‘西蔗’,作霜色浅。曰‘艻蔗’,亦名蜡蔗也,即荻蔗也,亦可作沙糖。曰‘红蔗’,亦名紫蔗,即昆仑蔗也,止可生啖,不堪作糖。”这就说得非常清晰了,所以在我们老家,亦是分得很清楚,竹蔗可煲茶,可焖羊肉,但决不能生啖。曾听凉茶老行尊讲,由于乡人一年四季都爱喝杯竹蔗水,为了保鲜,在收割季节大量采购,然后沉入池塘底保存才能保证长期供应。至于蜡蔗,应该是青皮的蔗,时常见乡下的制糖作坊大量收购煮糖用。门口支起一大铁锅,师傅们汗流浃背,大力搅拌,煮出的红糖是我小时最爱偷吃的东西,香甜味浓,蔗香扑鼻,简直可以拿来当零食啃。紫蔗自然是黑皮蔗,至于它不能做糖,我也是抄书才知道。

甘蔗有消酒之说,宋林洪《山家清供》就讲了一桩有关甘蔗解酒的故事:“雪夜,张一斋饮客酒酣,簿书何君时奉出沆瀣浆一瓢,与客分饮,不觉酒容为之洒然。问其法,谓得之禁苑,止用于甘蔗芦菔,各切作方块,以水烂煮即已;盖蔗能化酒,芦菔能化食也。”

这说法是有一定道理,儿时我咳嗽,家人用甘蔗榨汁兑姜汁,很快喉咙不适便舒缓,甘蔗和萝卜,都是清润的东西,就算不解酒,喝下去也对被酒精灼热的咽喉起一定作用。至于有无效果,那就不妨请好杯中之物者试试,倒是沆瀣浆这名字,起得格外有趣。

甘蔗制出的糖之甜味被后人称为正味,这也许与古代的甜与甘不尽相同有关吧。甘一般被指是美味,指可以用来慢慢品味的食物,甜是专指甜酒、饴糖、蜂蜜中的味道。在唐代之前,甘蔗制糖技术未传来,古代人调味主要用蜜和饴,《诗经·谷风》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句子。到唐代之后,制糖技术由印度传来,开始学会熬糖法,研制出砂糖,又调制出白糖,再由白糖提炼出冰糖,所谓甜蜜的事业发展亦不易,从贞观到大历年间,也着实经历了百年之长。

我亦因思念一杯竹蔗茅根水,拉杂写下这么多,再决定好好读一读季羡林先生的《糖史》,甘蔗甜渊,亦是一部活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