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方式:思维导图编码思维的理论基础

  平凡的人 2017-11-06

思维导图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必备的效率工具,不管是手绘流还是软件流,不管是做读书笔记、头脑风暴、撰写工作报告大纲、设计日常清单、进行项目管理等等,可以说,知道并用过思维导图的,都已经离不开思维导图了。本质来讲,思维导图有两个最核心的功能:

  • 梳理思路:即,我自己做的思维导图里面是我思考、整理、梳理后的知识和内容。

  • 传递信息:即,别人看见我的导图可以知道,我对导图里的“主题”的关注点是什么。

所以,一张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个收入--思考--输出的过程,那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尤为重要了。

不管是手绘还是电脑制作的导图,都有两个最本质的要素:内容/信息、美观度。

这两个要素是不可割裂的,而且内容/信息一般被认定为一张导图的最重要的部分,没有内容的导图,顶多是个花架子;而美观度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第二位,不好看的导图怎么能吸引人看内容呢。

思维

那么,如何既能兼顾内容/信息和美观度?而且最好不要花太多时间,毕竟很少有人喜欢反复调整字体格式,如何让我们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的效率提到提升呢?

这也是一直以来我内心的疑惑,被这个问题桎梏了很久,直到近期学习了一些达人的经验,并做了学习和实践,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灵感。

而且,结合我自己做思维导图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对做思维导图有了更多、更新的认知:发现了做思维导图,以及做其他图表如PPT、流程图等,更甚至提升工作、生活、学习效率,养成良好习惯的“底层规律”,即,“规律的规律”。

学习

底层规律这个词源自于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本质也是做任何事都是有规律的,做思维导图有规律,我们每天几点吃喝玩乐睡学习生活读书也都有规律,这么多领域里面,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而底层规律这无数条细分领域里的规律都包含的那部分要素。

比如我们去超市买一盒铅笔,有那种铅笔顶部带一点橡皮擦的铅笔,那100枝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铅笔,就好比是100个领域的规律,而每个铅笔在顶部都有一块橡皮擦,那有“橡皮擦”这件事就是底层规律,即规律的规律。而从思维导图这件事上,我领悟到的底层规律(橡皮擦)就是:编码。

文化

通过编码,让事情更加模块化和流程化,从而提升效率。即,将任何一件事,梳理成一条流水线,然后拆分成一个个小模块,我们对每个模块采取某种方式,要么简化、要么增加复杂程度,赋予其特定内涵(编码过程),最终只要触发密码,就能使得整体效率得到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