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巨震!3万亿存款就这么没了

 伟思BANK 2017-11-06

小白导读

短短半年,就有3万亿存款从银行体系出逃!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很多银行经济利润已经为负数


一场残酷的竞争淘汰正在这个曾被称为最稳定、最赚钱的行业里悄然展开!


正文

01

3万亿存款出逃

央行数据显示,半年内全国银行体系存款(主要是活期存款)骤降3万多亿人民币!

今年1月总额为33.64万亿,而到了7月就只有30.52万亿。也就是说,半年时间有3.12万亿活期存款与现金“出逃”。

去年上半年,银行体系存款仅减少了1500亿,这意味着今年同一时期流失的存款,是去年的20.8倍!

伴随着存款大规模出逃的是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疯狂飙升。这两者直接终结了银行的好日子

02

开始“亏钱”的银行

今年11月1日,麦肯锡发布了《中国Top 40家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2017)》。报告称,今年中国银行业的总体经济利润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33%,13家银行经济利润为负(没有创造经济利润)

其中,利润下降幅度最大的是12家股份制银行,下滑80%;另外五大行及邮储银行经济利润下降超过24%、17家主要城商行下降60%;5家主要农商行下滑30%。数据真是触目惊心,有木有?

03

沉舟侧畔千帆过

在国有银行衰落的同时,民营银行正在加速崛起!

种种迹象显示,2014年开始试点的民营银行正在崛起。公开数据显示,腾讯微众银行与阿里网商银行去年营收均是2015年的10倍左右。也就是说,一年内收入增长了9倍。

04

银行赚钱的秘密

银行主要利润来自是贷款和存款的利息差。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的利率是央行确定的,而银行都是国家的。这种被政府定价的利差,当然有利于银行过上好日子。

直到2013年7月,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加码。利率市场化,让大量存款搬家到理财产品里,或者通过互联网金融“过桥”之后才重回银行,这大大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于是,银行的业绩开始大幅下滑、离职潮频现。

天阴偏逢屋漏雨,利率市场化“苦涩的后半程”开始的时候,恰恰是互联网金融崛起之日,也是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下行压力日益显著的时候,更是金融业被迫变得更加开放(向民企、向外资)之时。这四大因素交织在一起,终结了银行业“躺在床上挣钱的日子”。

05

银行颠覆者

2003年10月,支付宝正式面世,迅速占领支付市场。

2013年6月,余额宝横空出世,开始冲击银行的核心业务,银行存款开始急剧下降。截止今年第三季度,余额宝已达到1.56万亿元,远超摩根大通美国政府货币基金,跃居世界第钱到哪,大家都看到了吧)。

无论是在技术层面、企业层面,还是整个金融行业层面,余额宝都是21世纪最受人瞩目的一次金融创新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吃饭睡觉查余额宝收益,已经变成司空见惯的生活片段之一。这为彻底颠覆银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余额宝抢的大部分都是银行的蛋糕)。

06

穷则思变

今年3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率先打响了第一枪!正式宣布和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

6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宣布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6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宣布和百度达成战略合作!

9月12日,中国银行正式宣布和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至此,中国四大行已全部携手IT巨头,开始改革。他们到底会怎么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