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立冬 | 教你换季不生病的12个养生妙招

 江河行地劲草庐 2017-11-06


2017年立冬时间

11月7日13:37:45

农历九月十九星期二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明天将迎来立冬节气。“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前后,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身体经常要无条件接受“秉性无常”的天气“考验”,如果抵抗能力有限,无法更好地应变紧急的环境变化,小则感冒,严重的更会为各种慢性病埋下伏笔。

今天教大家12个立冬换季不生病的养生妙招,跟随健康知识君一起提升健康“应变力”,再无常的天气也不怕!

也提前祝所有新老朋友:立冬安康,快乐每天!

12个冬季养生妙招



1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立冬需预防5大疾病

①防呼吸系统疾病


1
“三字经”你做到了,可以说能预防所有疾病——勤洗手、常通风、强锻炼、多菜果、多喝水、睡好觉、心平静。


2
盐水漱口疗法。用一个罐头瓶子,里边加一勺盐,早晨漱口两次,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还治疗咽喉炎。


3
白萝卜或青萝卜,每天吃一两到二两,生吃慢慢嚼。


4
还有洋葱。生吃也没事,切碎拌点黄瓜,或者炒熟都可以。


5
每人每天喝五杯红茶,中午以前喝,四点以后不能喝茶。


6
吃菌类。


②防心脑血管病


温度下降,血管缩小,血液变粘稠,血压升20毫米汞柱,还更容易出现痉挛、心梗。所以天寒地冻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定要注意。


1、保暖。


2、晨起一杯水。

凌晨起床时间叫魔鬼时间,是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高发时期。所以一定注意清晨一杯水,稀释血液,活跃、冲洗一下胃肠道、排毒排尿。


③防消化系统疾病


1

暖。不能吃凉的。

2

软。不能吃硬。

3

素。

4

淡。吃咸容易得高血压,会加速老化。

5

鲜。尽可能水果新鲜点、蔬菜有应季的优先吃应季的。

④消除皮肤瘙痒
1

忌烟酒,忌辛辣的食品。

2

减少洗澡次数。

冬天越洗皮脂腺分泌越少,所以一周一个澡就够了。

3

洗澡的水温不要太烫。

越烫皮脂腺越受影响,适宜就行了。

4

洗完澡后,赶紧抹点油。

擦点含甘油多的,可以保护皮肤,这样减少皮肤干燥造成的皮肤发痒。

5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补充维生素C,也提高皮肤抵抗力。

6

多喝水,排毒养皮肤。



2
适当出汗


冬季属阴,所以养生关键就是要防止外来寒邪入侵到体内,一定要“祛寒就温”,但是暖并不是把空调温度调高,也不是穿的越多越暧。如果穿得过多则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出汗过多则更能泄气,所以在锻炼身体时要动静结合,所有运动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


3
护脚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众所周知,脚部神经丰富,更是三条阴经三条阳经的交接点,脚部一受凉,就会通过神经的反射作,引起感冒,关节炎甚至腰腿痛痛等。所以冬季鞋袜要勤洗勤换,每天晚上用温热水泡脚20——30分钟,如果能使用一些脚本生物科技的中药足浴粉,则能使气血循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多食温热,少食寒凉


传统养生学将食物分为寒凉、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平性三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保暖,应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保健知识,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养生保健知识、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等。



5


根据“秋冬养阴”的原则,要适当调整“生物钟”,做到早睡晚起,起居有时,劳逸适度。心脏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肾病、胃病患者莫要“贪黑”,切忌过劳。白天宜多开窗透气,夜间关好门窗,盖好棉被,室内可盆栽些花草,以调节空气湿度。



6


加强体育锻炼,多出户外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健身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初冬清晨往往多雾,雾粒中夹杂有多种有毒、有害物体,尽量避免清晨出行、锻炼。



7
身体养生口诀


头要常梳、面要常擦、目要常转、耳要常揉、齿要常叩、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动、足要常搓、肛要常提。


8
心理养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概念。因此,提倡民众用乐观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因为乐观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人高兴时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它能使人心情愉快,性格变得乐观、开朗,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9
皮肤干燥要滋阴润肺


注意洗脸、洗澡时的水温不可过高,尽量少用去油脂能力较强、碱性较大的浴液、香皂等。建议使用软性的、去油脂能力弱的硼酸皂、婴儿皂等。洗澡时用蒸汽熏,可减少水分散发。此外,每晚按摩面部皮肤、肌肉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使面部细胞分泌更多的胶质和油质。


平时还要多吃滋阴润肺之物,如芝麻、蜂蜜,尽量少吃葱、蒜等刺激性食物。


10
用淡盐水漱口

防风寒,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


11
戳耳朵眼养肾

方法:两食指伸直,分别插入两耳孔,旋转180°,往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会“叭叭”鸣响,可补肾养肾、促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的功效。一般拔3~6次。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耳朵上的很多穴位是主宰肾脏的,所以经常按摩耳朵,也能固肾养肾。


12
两则养生食谱推荐

黑芝麻粥

黑芝麻粥(《本草纲目》):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黑芝麻炒熟研末,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同煮,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本方补益肝肾,滋养五脏。适于中老年体质虚弱者选用,有预防早衰之功效。

虫草蒸老鸭

虫草蒸老鸭(《本草拾遗》):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老鸭放入锅中煮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加以上配料和水适量,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本方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菱角大补汤

食材:

菱角20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少量红糖


做法:

① 将菱角、红枣、花生洗净,菱角去壳备用;

② 将原料放入锅中,加水大火至开,转入小火慢熬,至菱角和花生烂熟后,放入红糖即可。


功效:

具有助消化、调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脾胃虚寒和贫血、气管炎人群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