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弈】5.大家好不是真的好

 49度灰灰 2017-11-06

博弈论
人生如棋


御书房的听官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博弈论重新制作的内容,我是开浩。


上节我们说了关于纳什均衡的通俗解释,简而言之,理想环境下,你的策略是基于自己最优的策略做出的决策,那么假设所有人都是按最优策略做出的决策,社会整体就会进入到一种纳什均衡的状态。但是我们之前有说过,均衡分为悲剧均衡和喜剧均衡,喜剧均衡自不必说,是皆大欢喜的情况,但是悲剧均衡就比较让人头疼了,我们生活中要极力避免这种糟糕的情况。


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基础论调,那就是人人追求自己的私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发挥出最佳结果,社会也会越来越好。而纳什均衡却告诉我们,当所有人做出最优策略的时候,其实未必是最好的情况。这无疑对于经济学的基础逻辑造成了严重的否定。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们来举几个现实生活里的极端的例子。


去年很多O2O产业进行了非常激烈的贴现大战,简而言之,就是为了迅速在短期以内获得更多的客户群体而进行的针对客户的补贴行为。事实上,在当时O2O产品纷杂的市场环境里,贴现获得客户无疑是迅速的占领市场的行为,我们可以把这种行为叫做最优策略,然而贴现获得的结果却是补贴方的多败俱伤。而对于用户来说,获得贴现成了他们最佳的决策,于是,贴现方并没有获得忠实的用户,而用户也只是在众多软件之中切换,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而为了获得用户的支持,贴现方还要不断提高贴现的成本,贴现大战打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烧的资本方无可奈何,用户也疲倦于更换软件,最终只得靠公司之间的合并草草收场。如今,在二线城市,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出租车上,还有放手机方便点击各种贴现软件的架子,但是如今很多架子上,也不再会放手机了。


如上所述,在市场环境内,每个人都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最有利的策略,而对应的,则是令人乍舌的结果。


再比如,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假如一个公共场合失火了,比如学校,如果每个学生都尽快逃离教学楼,事实上尽快逃离教学楼也是最优的策略,那么踩踏事件将很容易出现,与之相似的情况是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容易塞车,原因是因为每一个车主或者司机都想第一时间通过这个路口,难免会出现车卡在一起的情况。这些情况都是我们极力要避免的悲剧性均衡。


生活里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男女双方是友情已满,恋人未达的状况,通俗的来说,就是两个人感情基础很好,只是那层窗户纸一直没捅破,就会变得很糟糕,彼此都在考虑最优策略,也就是闭口不提。因为如果提出了,有可能连朋友也做不了,但是人都渴望美好的事情发生,于是相爱相杀的情况出现了,通常情况下,男女双方要么对对方的喜欢蒙蔽起来,要么转嫁在别人身上,从而刺激对方做出策略调整,于是那种尴尬的情景会不断上演,比如一方频繁更换女朋友,另一方则是一次又一次从绝望和希望之中切换。


如果你仔细观察,生活里纳什均衡这样的策略组合是在很多场合下都会发生的,误会一般情况下都是双方最优决策造成的。


比如你的朋友误会你的行为,事实上如果你解释了,其实是在掩盖对方的误会,有句话说的很好,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而如果不解释的话,误会会加深,其实是让你被误会的行为更加确凿。无论哪个最优策略,导致的结果都不太好,而误会你的人,本身来讲就是对你的不信任,如果坚持误会,还能保住自己的原则,但是如果放弃误会,则会丧失原则,从根本上来说,误会的双方都坚持了自己一方认为的最优策略。所以,悲剧均衡在所难免。


我们再回到一开始提出的问题,纳什均衡对于亚当·斯密的挑战也并非不能理解,亚当·斯密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看的,忽略了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意义,他的推论是基于社会总利益等于个人利益的加总,这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得出来的必然正确的逻辑。而纳什均衡,是从微观的角度考虑个体利益之间,存在着需要调和的矛盾冲突,所以不能说纳什在他的祖师爷脸上扇了个耳光,只能理解为,纳什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完善了一些微观问题。


那这样来说,博弈论岂不是更加正确了?当然不能这样理解,世界上怎么会有一种既能证明对,又能证明错的命题呢?所以,我们要认清楚博弈论的优势,也要明白博弈论自身也有缺陷的。


举个很著名的例子来解释一下,有一对父子正在赶路,突然从一户人家里跑出一只狗,冲着他们汪汪的叫,儿子吓得一激灵,父亲马上安慰儿子说:孩子别怕,没听说过会咬人的狗不叫这句话么?儿子打着哆嗦回答到:我听说过这句话,但问题是狗听说过这句话嘛?


当然,这是个笑话,逻辑也并非非常完善,但事实上,博弈论就在这个困境里,虽然博弈论重视研究如何让喜剧均衡上演,让悲剧均衡退场,但事实上博弈论本身也有困境存在,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理性人和资源的稀缺,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理性,或者让东西足够的稀缺。而且日常生活中涉及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实施博弈条件的环境也在千变万化,所以博弈论虽然能给到我们一点启发,但是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并非博弈论就能足够做到的。


在博弈论中,我们实施策略,需要有三个前提条件,一,对策略的推论要符合未来,也就是说,你要很明确的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二,未来的发展你要考虑的足够清楚,也就是说,你要知道明天真的会发生哪些事。三,你要真的知道自己的策略排序,也就是说,你要真的清楚,哪些策略真的是最优策略。以上三个条件,如果能做到其中一个,就已经是历史中可以称得上是高瞻远瞩的人了,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要如何理解这种高深的智慧呢?


在此声明,其实你也不用觉得开浩多神,能把案例剖析出来就能窥测未来,事实上这里存在一个事后效应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有当他发生了,我们才能看到其中的逻辑和原理,如果我们一直在事情的进行当中,是不可能准确的理解这些博弈现象的,这就是当局者迷嘛。


博弈论中还强调要理性,要足够理性,事实上冒险和冲动,或者怯懦,都是有其生物上的深层理性的,比如我们讨厌闻到的气味,实际上是我们保障自己身体健康的本能行为,比如腐坏的东西,变质的食物,都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我们逃避这些味道,是避免吃到不好的东西。我们冲动去做某些事,实际上是我们寻求更多生物进化的可能性,我们冒险做一些事情,也许是因为获得的利益已经超过了我们背负风险的好多倍,所以理解博弈论,还要站在很多其他的学科基础上去解读。


换而言之,男性都喜欢优秀女性,如果男人不懂的冒险,去博取女性的芳心,那么他基因存续的几率就会降低,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时候的男性太理性没有任何意义,为了人存续的基础需求,男人要适度冒险。家里哪里发出奇怪的气味,我们就要很小心的带好口罩去清理那些变质的食物,我们怯懦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我喜欢讲创业,如果我们真的确认自己能做一项创业项目,而这个项目的风险完全可控,所有的因素你都考虑在内了,八成这个项目已经不能做了。所以必要的冲动创业和对财富的不理性渴望,有可能是创业成功的诱发因素。


我接触过很多理科男,他们分析问题准确,逻辑严谨,判断未来也神乎其神的准确,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创业,没有享受爱情,不是说他们不应该这样,我也尝试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去创业,为什么不去追姑娘,他们能给我用论文的形式分析出来追求异性和创业的不确定因素,这很可怕,虽然足够理性。


所以呢,节目的最后我还是希望各位听众,除了让自己更加聪明一点,不要企图用博弈论去改变你的生活,博弈论我们应当作为启发来看,不要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我们生活里不仅有逻辑和理性,还有诗和远方,美好不一定是通过理性和逻辑来呈现的,虽然我们走向美好要具备这两种工具。


好了,本节的内容就播讲到这里,感谢大家宝贵的时间,我们下节再见。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